第50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丁字班前十名,小郎考秀才有了把握,族人也在觀望,看她家這一支會不會就此一蹶不振。 程卿和鄴王世子的交易,還有半個月期限。 她不想柳氏等人有期望又失望,為程知遠脫罪的事還是等塵埃落定了再說。 柳氏在棺柩前垂淚,程卿安慰: “我們都等了一年時間,不怕等更久,父親的棺柩一定能光明正大葬入祖墳?!?/br> 一家人相互攙扶著離開義莊,剛走到門口,一大群衙役小跑著過來。 兩頂官轎落地,一個是俞知府,另一個是李知縣。 “本官接到上諭,要協助大理寺調查河臺府賑災銀貪墨案,前江寧縣令程知遠乃此案關鍵人物,你等是程知遠家眷,也需配合調查,大理寺來調查的特使已在路上,他們到之前,你們只能待在家中,不得外出,不得與他人聯系?!?/br> 李知縣有異議:“大人,這一家婦孺能跑到哪里去,不如派人將程知遠棺柩守好,命人看著一家人的住所就行,至于程卿,學業不好落下——” 俞知府斷然拒絕: “本官知道你愛才,正因如此,在此案水落石出前,更要將程卿與外人隔離開。案子有一個小疙瘩解不開,將來都會影響程卿的名譽?!?/br> 李知縣無從反駁。 他有點懷疑俞知府是公報私仇,自己的兒子不能去書院了,干脆也把程卿困在家中。 不得外出,不能和外人聯系,那就是軟禁呀! 可俞知府并不像這般小氣的性格。 許是他誤會了,俞知府是真的想保護程卿。 就是挺可惜的,這孩子明年就能下場考試,一下不能去書院了,要落下多少課業??! 第76章 :二房的大喜事 大理寺要調查賑災銀貪墨案了! 鄴王世子果然說話算話,三個月不到就令案子有了轉機。 相比起來,暫時不去書院又有什么關系呢,愿意學習的人在哪里都能學,不愿意學習的人坐在教舍里都會走神。 李知縣為程卿惋惜,程卿自己不在意: “多謝兩位大人愛護,學生謹遵大人吩咐,自今日起就在楊柳巷足不出戶等待大理寺調查!” 俞知府見她面上一點勉強的表情都沒有,不禁點頭:“你懂得分清輕重,待你父親洗刷污名后,你再參加縣試是最好的?!?/br> 一切就要看大理寺的調查結果了。 程知遠若無罪,那就是被卷入此案無辜送命的可憐蟲,朝廷應會撫慰家屬,程卿自己有才學,未來前程可期。 程知遠若罪無可赦,那程卿都沒資格參加科考。 所以不必爭一時的長短,將程卿一家隔離起來等待大理寺調查結果是最好安排。 至于俞知府有沒有私心……程卿認為不重要。 俞知府也只是接到上諭協助大理寺調查而已,朝廷派人到地方查案,地方官員協助調查,是很正常的程序。 程卿一家人是由衙役送回楊柳巷的,她們家一走,義莊也被封了,任何人都不許靠近程知遠的棺柩。程卿一路上還安慰柳氏不要太擔心,大娘子若有所思: “小郎,你好像一點都不驚訝,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程卿坦然點頭,“我不意外,或早或晚,朝廷總要給災銀貪墨案一個論斷,來得晚不如來得早,我一直期盼著這天早點到來?!?/br> 朝廷想和稀泥草草結案,鄴王世子卻不允許,所以這案子再次被擺在了臺面上。 不同于欽差張大人的含糊,此次是真的要查個水落石出。 早查比晚查好,時間拖得越久,證據越難找! 柳氏不知程卿和鄴王世子的‘交易’,也不知此案牽連有多廣,她就是單純信任程知遠的品行,堅信程知遠不會貪墨災銀。 既然沒做過,那就不怕調查。 被限制在楊柳巷不許外出,門外有衙役看守也沒關系,一想到丈夫能洗清污名,柳氏覺得這樣的日子是能忍耐的。 程卿三個jiejie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一家人根本不害怕,反而期待大理寺的特使快點到南儀! …… 事發突然,俞知府怕走漏風聲,接到上諭后立刻趕到南儀,怕李知縣給南儀程氏通風報信,又將李知縣放在自己眼皮下面看著,所以程卿一家被隔離在楊柳巷后,南儀程氏這邊才收到消息。 “俞知府怎忽然帶人抓了卿哥一家?” 李氏聽到下人報信,急的上火。 最近家里的事一樁接一樁的,全是不太平。 先是齊家主動跑來退婚,雖被程卿反占了上風,到底也是讓程慧的婚事成了縣里的談資。 這事兒的影響還沒過去,更叫李氏窩火的是孟家那邊遲遲沒有接茬,兩家默契不再,孟懷謹上京前來過五房,也不知和五老爺談了什么,孟懷謹一走,五老爺就說兩家不必議親了,讓李氏盡快給程蓉另尋夫婿! 李氏氣個仰倒。 一句‘不議親’輕飄飄的說出來容易,程蓉兩年前就知自己要嫁孟懷謹,忽而又不嫁了,一時間讓程蓉怎么接受? 李氏忙著安慰女兒,發誓要給程蓉挑一個不遜色孟懷謹的夫婿。 可別說南儀,便是放眼整個宣都府,孟懷謹已是那一小撮鳳毛麟角的俊杰,匆忙間再想找第二個像孟懷謹那樣的,還得是沒成親沒定親的,哪有那么容易! 家里的事還沒處理好,又聽說程卿一家被衙役抓了,李氏頭昏腦漲的來尋五老爺拿主意。 “今天是知遠的周年吧,我還想晚些時候去上柱香,怎就出了這樣的事?” 程五老爺搖頭,“上香不必去了,俞知府親自帶著衙役把義莊都封了不許人進出,現在還不好說,雖有衙役守著不許卿哥一家離開楊柳巷,沒直接抓去牢里候審,我猜情況還不至于最壞?!?/br> 李氏提著的心稍微放松。 是啊,只是把人拘在楊柳巷,沒抓去牢里,就不是最壞的局面。 真要去牢里關著,程卿那單薄的身體肯定抗不過,還有柳氏和三個未嫁的小娘子,去大牢里關著,外人還不知會怎么胡說呢。 李氏讓五老爺快些派人打聽消息,該疏通的關系也要打點,五老爺卻給拒絕了: “糊涂,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不能插手!” 他沒接到消息,說明京城的六老爺對此事是不知情的。 朝廷忽有這種雷厲風行的舉措,不是南儀程氏從中使力,那就是鄴王府……孟懷謹和程卿都和鄴王府攪合到了一起,上船容易下船難,程五老爺不敢拉著南儀程氏一起下注。 這時候局勢不明,南儀程氏只能在岸上看著。 李氏慢慢坐在椅子上: “……府外的事都是你們男人在打拼,朝堂的事后宅婦人更不懂,為什么忽然又不讓蓉娘嫁孟懷謹了我也不問,你總歸是有自己的考慮。我是極喜歡卿哥那孩子的,你有自己的顧慮我不干涉,你也別干涉我給他們一家送衣食?!?/br> “送東西可以,不要傳遞什么消息,這種時候動不如靜?!?/br> 五老爺自己也心浮氣躁的,夫妻倆再無其他交流。 …… 五房都得不到確切消息,其他人更是亂傳了。 一時有人說知府大人把程知遠的棺柩都拖走了,又把程卿一家關進了牢里。 一時又說知府大人是要給程知遠翻案。 普通百姓哪里懂這些,程知遠的案子輪不到宣都知府來審,俞知府根本沒那個職權。 程氏二房今天闔府上下都喜氣洋洋,昨天朱老夫人接到家書,程知緒連跳兩階,從知州變知府,年后就要去上任。 一下子,程知緒就和俞知府平級了! 雖然在大魏朝做官要回避原籍,再怎么調任都回不了宣都府,但那也是四品知府啊。 前些天,朱老夫人在俞老太君面前還要矮上三分,轉眼自己兒子也升了知府,那她又比俞老太君差些什么呢? 朱老夫人的歡喜難以言表,闔府伺候的下人都多發了一個月的月錢,所以連下人都為程知緒升官而真心高興。 第77章 :早該吃點教訓了! 早上的時候,周嬤嬤看朱老夫人高興,就提醒說今天是程知遠的周年祭,問老夫人是不是要表示一下。 朱老夫人想到繼子死了一年不能下葬,親兒子卻升了四品官,只覺得是老天爺開眼。 “不用去祭拜,靠近年關了也不怕沾了晦氣!” 周嬤嬤暗暗憂心。 真不送點祭品去走個過場,外面那些好管閑事的又要指責老夫人不慈了。 等老夫人回過神來,肯定埋怨她辦事不利。 周嬤嬤正為難要不要偷偷送點祭品去糊弄下,聽人嚷嚷著程卿一家被抓了,寄放程知遠棺柩的義莊也被封了。周嬤嬤傻眼,難道真是老天爺都在幫二房,這下她是徹底不用為難了。 義莊都封了,誰還在乎二房送不送祭品! 三爺程知述匆匆回府,直奔上房。 “母親,二哥在信里可有提過此事,我們要如何應對?” 程知述沒有那么天真,俞知府帶衙役封了義莊,又帶走程卿一家,絕對不是因為程卿和俞三的矛盾,那點小事哪里值得俞知府興師動眾親自出面。 程知遠的棺柩停在義莊,封鎖義莊,只能是因為災銀貪墨案! 程知述急切想得到了些提示,這案子查來查去,不會牽連到二房身上吧? 程知遠可是早早分了家的,程卿扶靈回鄉,二房也沒許棺柩進門,按常理來說是和程知遠撇清了關系。 不過也說不好。 破家的知縣,滅門的知府,萬一別人想多榨點好處,二房照樣跑不掉啊。 朱老夫人也略有不安,轉而又想通了: “糊涂,你二哥剛升了官,可見朝廷并沒有將他和程知遠看成一體,我們受不了多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