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節
春妮抬頭看著她,“媽,你……真的不準備再婚嗎?我馬上要去念大學了,你不用考慮我的?!?/br> “不了,你蘇阿姨讓我明白,女人其實可以活的很精彩。我有你就夠了,可不想再折騰了。我可是也有夢想的?!?/br> 陳玉梅說的是真心話。 早年她帶著春妮活的艱苦的時候,也曾經有過軟弱的想法,找個合適的,成個家,一起撫養春妮。 后來她找到自己的夢想了,就沒這想法了。 靠人不如靠自己。 也許有一天,等自己退休了,春妮也成家立業了。她沒什么負擔了,會找一個同樣沒什么負擔的老伴,一起到處走走,瞧瞧。過完自己的余生。 至于再成家,陳玉梅表示,自己真的很忙。連春妮都沒辦法照顧,哪有時間再兼顧一個家庭??刹皇敲總€人都和蘇市長一樣幸運的。 “不說了,明天我一早還要帶隊去邊州呢?!?/br> 八號一早,邊州市的領導班子也都早早的來上班了。 蘇青玉也沒時間送孩子上學,還是讓林阿姨送的。她早早的收拾的整整齊齊的,就在辦公室里等著陳玉梅的考察團過來了。 這批考察團可是陳玉梅在全國各地發展的藥材商人,以及對藥材感興趣,準備發展副業的企業家。 總而言之,都是錢袋子。 蘇青玉雖然如今已經是市長了,也依然對錢袋子很重視。給出隆重的接待儀式。這可比接待省里領導還重視呢。 作者有話要說:么么噠 第480章 這次陳玉梅帶來的人可不少。足足兩輛大巴車的人。 這些人一方面是真的對中草藥有興趣, 一方面也是給蘇青玉一些面子,過來湊個人數。 甭管什么目的,蘇青玉都是熱情接待, 絲毫沒擺什么架子。一個個的握手表示歡迎。 好親自領著他們去參觀市里的中草藥批發市場。 面子不值錢,能夠讓這些人給邊州帶來實惠,那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蘇青玉這個態度擺出來了,這些本來合作意向也不是很高的人心里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也對這次考察更上心了。 等到了批發市場之后, 這些人看到琳瑯滿目的各種藥材, 就真把注意力放在藥材上面來了。 隨行的中草藥管理局的干部就清晰的給他們介紹著目前邊州盛產的一些藥材。 這次考察團里面大部分人對這個行業還是了解的,一看邊州這批發市場的規模,心里就有些想法了。 目前國內還真沒有這種大規模的批發市場出現呢。 這對于他們這些和中草藥打交道的人來說, 確實是一個好機會。這里品種多,選擇也多。 價格也很便宜。 中草藥管理局的干部又告訴他們, 不用去加工廠拿貨,只要達到一定量, 就直接拿出廠價。和他們去加工廠拿貨一個價格。而且還會給他們返現。比直接去加工廠還要實惠。 有參觀的藥材商人問道, “那批發市場這邊的藥商不就不賺錢了嗎?” “還是賺錢的, 只是不賺你們的錢, 他們賣出去了量, 政府會給他們補貼?!?/br> 實際上也叫做返利。 就是藥材加工場再從成本里面壓縮一部分利益讓給批發市場這邊。一部分利益給購買商那邊返現。 聽到這個政策, 其他人也圍過來仔細的打聽。 比如為什么不直接從藥材加工廠那邊購買返現,非得經過批發市場這個緩解。 邊州中草藥管理局就回答, 這個正常是為了扶持批發市場的, 政府寧愿讓大家多賺錢。 這也是這幾年的好政策,讓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機會。 大家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別看單個藥材讓利不多, 但是合在一起,量大了,那就是很大的一筆錢了。 能夠用更低的價格拿到好的藥材,誰心里不樂意? 一時間,這個考察活動熱鬧起來了。 蘇青玉和陳玉梅則站在一邊看著,陳玉梅笑道,“您可真大方?!?/br> 蘇市長還是那么會花錢啊。 蘇青玉笑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邊州交通不便,位置又偏僻,如果沒有實質的好處,怎么吸引人來這里?也就是用錢買個人氣了?!?/br> 陳玉梅道,“這以后可是有長久的好處,以后他們在這邊拿貨拿習慣了,慢慢的就認準邊州這地方了?!?/br> 蘇青玉也是這么打算的。 邊州要發展起來,還需要時間沉淀。這個沉淀的過程就需要他們邊州的領導班子們來推動。 她可真想早點看到未來發展好的邊州。 這次考察算是給邊州的批發市場帶來了第一批大生意。 好些商人在這天都開了單子。 光是一單生意,就能夠讓他們休息一個月了。各個都喜笑顏開的。 李學文耐心的帶著自己的學徒認識藥材,給他們熟悉藥材的價格和分類,“你們得學快點了。咱還是不能只靠著政府幫忙,自己得出去找生意才行?!?/br> “師父,以后咱們店子都能有這樣好的生意嗎?”小學徒興奮道。 “這可說不準,還是得靠咱自己。不能給政府添麻煩。不過我相信,只要咱們努力,就不愁沒生意?!崩顚W文自信道。 和李學文一樣想法的也有一批人。 他們都是從銷售員做起的,做出成績才走上藥材商人這條路的。 如今在這里有了自己的店子,也更用心來做這個行業。當然,能夠做成銷售,自然也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也都明白一個道理,靠人不如靠己。政府的扶持只是一時的,不可能一直幫助他們。這點從政府的政策一直在變化就可以看出來了。 政府與其說是扶持他們,不如說是在培養他們。 如果他們自己不成長起來,未來之會落后,然后被放棄。 自己當了老板之后,這些人考慮問題比之前也要更全面了。 看的也更遠了。 有些聰明的藥商就想著組成一個團隊,互幫互助。 比如互相賣的藥材品種不一樣,就可以互補。出去談生意的時候,就能順便幫人推銷一下。 也可以組團一起出去,這樣出去了有個照應,不擔心遇著麻煩事兒。 在市場生存條件的促進下,這些人壓根就不需要蘇青玉刻意去引導,就摸索出了適合自己走的路。 也因為這些人自身的努力,批發市場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就開始走上正軌了。 蘇青玉也一直很關注批發市場的成長,幾乎每兩天就要看看批發市場的銷售數據。 看到每天都有進賬,且一直在進步,心里也很是欣慰。 只要當地的老百姓自己肯努力,哪怕這里環境再艱難,她都有信心發展起來。 邊州批發市場的成功運營,讓整個邊州的經濟也開始走向發展。 比如邊州批發市場旁邊就多了許多的商販。賣吃喝的,賣用的。 因為這里人流量大,生意都比其他地方好做。一下子就聚集了很多人。 要說唯一讓蘇青玉不滿的,還是運輸問題。 之前政府統一組織運輸出去的時候,蘇青玉倒是還沒怎么考慮這個問題。畢竟考慮沒用,邊州就這個條件,修公路是修不起來的。 只能將就著老路。 可現在邊州批發市場發展之后,對運輸要求越發高了。 不管做什么生意,可都逃不過這個運輸成本啊。 她抱著地圖在辦公室里研究了好些天,頭發都差點抓亂了,愣是沒研究出個頭緒出來。 “要是再過幾年,市里肯定有錢能夠修路?!?/br> 可想著耽誤幾年,這心里總覺得不得勁兒。 八月,蘇青玉就接到了陳玉梅報喜的電話。 春妮還真的考上了首都大學了。 原本是準備試試水的,沒想到她成績是真的好,還真給考上了、 按著春妮的說法,學校用兩年時間將他們高中三年的課程都上完了,高三本身就是用來復習的時間。 她之前學的好,壓根就不用復習。所以提前考沒壓力。 蘇青玉聽到這個消息,滿心歡喜,“她真是爭氣?!?/br> “是啊,”電話這頭,陳玉梅眼含熱淚。 自己的女兒成為了大學生了,這么多年的培養終于有了好的結果。 蘇青玉心里也高興,因為上輩子的春妮是沒有念過書的。但是偏偏又是一個特別愛學習的人。 如今終于念了書,上了大學,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這比黑蛋同志考上大學還要讓人欣喜。畢竟黑蛋以前也是念過書,有文化,還當上村干的人呢。 為此蘇青玉還特意準備了禮物。鋼筆和筆記本。 八月底開會,蘇青玉就提前去市里開會,還拖家帶口的把從南方過來探親的元歸同志也帶上了。放假的元寶也跟上了。 準備一家子在陳玉梅家里吃頓飯,然后再在市里多留一天,逛逛街。 一家三口是開車過去的,一路顛簸,蘇青玉就更嫌棄這路了。 “這運輸真不容易。運輸將是限制邊州發展的一大阻礙?!?/br> 她和元歸嘆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