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節
“農業?!?/br> “沒錯,我們雖然說有工業區,有廠子,但是實際上,我們依托的也是農業資源。但是等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的農業資源的供應肯定是越來越跟不上了。我們需要源源不斷的資源來給廠子供血,適應工業發展的需求?!?/br> 她一一舉例,“比如,好山養殖,目前供應給市里農產品公司,廣地工業區,以及我們花崗食品廠……但是好山養殖范圍就那么大,潛力挖掘完了后,這些單位需要更多貨源,怎么辦?當然是挖掘新的貨源,與其去找其他陌生的地區,不如找云城的其他鄉鎮。都是一個市里的,配合方面更方便?!?/br> “而隨著養殖范圍越來越大,那些企業就會發現這個資源豐富的地區,那么他們相關產業投資,肯定也會優先選這樣的地區。而我們花崗本身就是走在前頭的,別人選擇的時候,肯定會優先選擇花崗。豐富的物資資源才能夠讓花崗源源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富裕?!?/br> 這就和未來人家開店,都喜歡扎堆開一樣。豐富的資源選擇,才能吸引來大量的顧客。 孤零零的一家店,反而很容易被人忽略。別人覺得沒選擇,都懶得進去看。 而如果在一群店子里脫穎而出的那家店,絕對會賺的滿盤缽。 江老書記聽完這些,激動的差點拍桌子。 然后覺得自己腦子可能算賬算多了,竟然沒算這些。 “青玉同志,你想的周到。想的深遠啊?!?/br> 蘇青玉笑道,“其實我也不是一下子想到的。上次去市里,趙書記也問過我云城的發展計劃,我當時答不出來,回來之后,偶爾空了也會想想。但是光我想不行啊,得大家都愿意才行。這次他們都來了之后,我的想法就越發的強烈了?!?/br> 江老書記笑道,“你能想到就很不錯了。你說換了別人,誰樂意管別人那一畝三分地,不過你覺得,這個好實現嗎?” 蘇青玉道,“也說不準,得看市里的發展方向。如果他們對其他區有規劃安排,那我們還很不好辦。但是也沒事兒,這事兒能做成,那是好事。做不成,暫時影響不大?!?/br> 因為蘇青玉這方想法,江老書記由勉勉強強的態度,變成現在積極促進合作的想法了。 他想讓其他幾個區變成花崗的后勤倉庫。 雖然不太地道,但是至少花崗吃rou的時候,他們還能喝上湯呢。 要有本事,他們也能自己吃上rou。各憑本事了。 另外一邊,周副市長親自回了一趟市里,和趙書記還有何市長匯報了這個情況。 趙書記正在考慮云城建設問題,聽到和匯報情況,眉頭挑起來了,然后笑了,“這花崗可真是閑不住啊,時不時的能弄出點動靜來。這次還要帶其他區發展?!?/br> 何市長笑道,“這是好事啊,要真能成了,就減少了我們的壓力了?!?/br> 趙書記喝了口茶,“我對花崗的期盼是很高的,所以我擔心這樣一來,花崗發展會受到影響。他們心情是好的,可是一拖三,不好搞?!?/br> 他問道,“小蘇那邊是個什么情況,她提出這想法是自己主動提的,沒勉強?” “我看她倒是提的很隨意的樣子,也不像是有壓力的樣子?!敝芨笔虚L道。 何市長笑道,“要不找小蘇談談,探探底?!?/br> 趙書記點點頭。 經過上次花崗建旅游區的事兒種種經歷之后,他們適應能力和接受能力越來越強大了。 第407章 第407章 蘇青玉接到通知, 立馬就趕往市里了。 趙書記和何市長他們都在辦公室里,秘書領著蘇青玉進去的時候,兩人還在談工作。 見蘇青玉來了, 何市長溫和的笑了,“小蘇來了,最近工作挺忙吧,你們花崗動作不斷啊?!?/br> 蘇青玉笑著和兩位領導打招呼,然后道, “何市長, 我們不敢辜負市里的信任,所以只能努力多做點工作,一時一刻都不敢懈怠?!?/br> 趙書記喝了口茶, 讓她坐下來談話,“今天找你過來, 就是為了因為老周回來說的那些事情,你們這個想法很突然, 我們也想弄清楚點你們花崗的想法。畢竟其他幾個區的情況, 確實比不上花崗。你們要真準備和其他幾個區合作, 以后壓力可不小?,F在云城城區帶他們, 都有些吃力了?!?/br> 蘇青玉立馬正襟危坐, 神色也嚴肅起來了, “書記,在回答您這個問題之前, 我能不能了解一下, 云城后續到底會往哪里發展?” 趙書記和何市長互相看了一眼。 趙書記問道,“你問這做什么?” 蘇青玉道,“書記, 因為只有了解清楚了,我才敢做下一步的計劃。要是云城以后要往其他區發展,有自己的規劃,那我們這些計劃不就影響到了云城主城區發展了嗎?” 聽到這話,趙書記嘆了口氣,“那我也實話和你說,云城暫時還沒有具體的計劃,云城主城區目前擴建余地還是有的,這附近的郊區都是可以建設起來的,不會往某個區發展?!?/br> 因為云城之前只是個縣城,所以城區范圍其實并不大,說白了,也就是幾條街的范圍而已。 成為了云城市之后,云城才開始擴建。這兩年也是擴大了不少范圍了。廠子就開了好幾家了,吸納了一批郊區老百姓城鎮化了。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去消化的。 蘇青玉聽到云城的這個計劃,就想起了她記憶中的云城縣城。范圍確實擴大了,周邊那些郊區后來都是城市的一角。 但是這并不是因為發展的好,而是因為時代發展的大潮流而已。 未來,農民種地已經實在無法維持生活了,所以大量農民進城,這才促使城市不斷建房擴張。 這并不是蘇青玉愿意看到的情況。 因為這個情況導致的結果是,農村的土地荒廢,房屋空蕩蕩的。 城區人很多,但是農村一片荒蕪。 而實際上進城的農民也過的很辛苦,買房的壓力,生存的壓力,讓大部分的農民工背井離鄉卻也過不上富足的生活。 這個時代的干部們并不是沒有能力,他們只是還在摸索。 云城這樣沒有資源,也沒有走在前面的小城市,在未來就是無數個縣城中的一份子。 “書記,既然云城沒有對其他區的計劃,那我想提提我的想法。請您和何市長給我好點指點。我畢竟工作經驗少,想法還有很多不足之處?!?/br> 何市長笑道,“小蘇就別謙虛了,有什么想法你就說。今天我和書記找你過來,就已經準備好耳朵聽著呢?!?/br> 蘇青玉吸了口氣,滿臉嚴肅的神情,“書記,我們花崗在致富的路上也一直在摸索,在思考。我發現了很多問題,老百姓要致富,最適合走的一條路,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除去個別的特殊的農民同志,大部分的農民同志,他們是不具備自己致富的能力的?!?/br> “文化,見識,還有他們的資源,讓他們沒有這個機會去接觸新事物。就拿去省城這個事兒來講,他們沒有單位證明,去了省城都不能過夜?!?/br> 蘇青玉還知道,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都還存在,要辦暫住證之類的,而且出門還要查。 因為她小時候,小嚴村就有人去省城,然后通知村子里的干部去領回來了。還交了罰款。 “所以花崗在致富的路上,一直都是以農業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輕工業建設。但是我這人一向喜歡cao心,我有時候就會考慮,未來的花崗還能怎么發展。農業資源就那么多,總不能就守著這點土地過日子了。這次,幾個兄弟區來我們這里學習,我也看出了他們的難處。我就有個想法,所謂獨木難支,我們花崗現在不謙虛的說法,一枝獨秀,可未來競爭有多大,誰也說不清。我越想,越覺得,應該整合資源,一起發展,才能夠在全國大范圍內有一定的競爭力?!?/br> 趙書記倒是沒想到,這年輕同志想的挺深遠的。 往遠的說,未來蘇青玉還在不在這里,都是另外一說呢。 但是她現在就開始為花崗的未來鋪路了。 趙書記都忍不住笑了,為自己之前想的太簡單而發笑。他之前還想著,蘇青玉這個同志是不是因為熱血,所以才會想出一拖三的計劃。 他笑道,“所以,你提出這個想法,其實也是為了花崗的發展?” 蘇青玉點頭,“為了花崗,也為了云城。我很擔心有一天,我們花崗的農民同志們為了生存,離鄉背井。這些好山好水最后都成了荒地?!?/br> 因為時代的局限性,趙書記和何市長想不到那么遠。加上現在農民進城不容易,所以他們也沒想到會出現蘇青玉說的這種情況。 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蘇青玉提出來了,他們也會考慮這個問題。 趙書記道,“那你說的這個整合資源,是怎么個整合法?你有初步的計劃?” 蘇青玉笑了,“我認為我們幾個區之間可以形成一個戰略關系。我們花崗負責在前面沖鋒陷陣,其他三個區在后面給我們提供充足的后勤補給。勝利之后,我們一起分享勝利的果實?!?/br> 她說著,從自己公文包里面拿出來一張云城地圖。手繪的,肯定沒那么精細,就是把幾個區的位置標注出來了。 蘇青玉就道,“這些區可以尋找出自己適合的農作物進行種植,或者搞養殖,這些資源,我們花崗的工業基礎可以幫他們源源不斷的消耗掉。他們只需要種,我們花崗則負責建工業區。我們花崗現在的基礎很好,只要有資源,我們就可以建工業。就算拉不到外面投資,我們花崗也可以自己投資?!?/br> 趙書記和何市長仔細的聽著,心思也隨著蘇青玉描述的這些而轉動。 后面蘇青玉又繼續道,“書記,在這個計劃里面,我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br> 她指著云城的城區的位置,“云城城區作為咱們云城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的中心,這地位是不會變的。您之前計劃擴大它的想法,也是正確的。但是擴大之后,咱云城還有別的擴建計劃嗎?” 趙書記樂了,“你對云城城區也有想法?” “不敢不敢,我就只管我這一畝三分地,”蘇青玉笑了起來,“我這不是想著,工業都到了我們花崗來了,云城不就顯得單薄了嗎,我們為何不合成一個完整的城區呢?就和省城一樣,省城也是好幾個區合并在一起的城區。我們花崗如今工業位置越來越穩固了。我認為一個城市要發展,一定要將區域分清楚。生活,教育,經濟以及工業都是要區分清楚的。您應該也看出來了,云城搞工業,它的地理位置是比不上花崗的。與其花時間再去擴建工業,不如專心搞其他建設,將搞工業的責任,分配給花崗。未來,我們云城其他同志集體來我們花崗上班,去云城消費,回自己所在的區生活。您覺得,怎么樣?” 趙書記和何市長互相看了看,兩人都沒吭聲。不得不說,這些想法是宏大的,宏大到他們之前都不敢這樣想。 這意味著,整個云城的規劃都要發生巨大的改變了。 而巨大的改變都是要伴隨著巨大地方風險的。 說實在的,要是沒有一般魄力的領導是不敢這么搞的。 趙書記是個有理想的干部,但是在這么大的想法面前,也有些顧慮?!澳氵@計劃……太大了。而且整個云城,想要做到這一步,很難。干部的素質,老百姓的想法……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很難開展下去了?!?/br> 蘇青玉見他們沒直接反對,笑道,“書記,雖然不容易實現,但是其實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不著急,我們完全可以先一個區一個區的合作。比如我們先帶上東山區,東山區發展之后,再帶上他們隔壁華陽區,一口一口的將這塊餅給吃下去。我相信,只要我們幾個區之間共同進退,親密合作,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當然,困難肯定有,且不少,但是一個個的克服,我們是很有信心的?!?/br> 趙書記算是看出來了,在蘇青玉這同志心里,什么事兒都不算事兒。 可能就是她這樣自信到極致的思想,所以才會有勇氣去嘗試各種想法。 她不怕輸,可能在她認知里,任何的困難只是一道坎,終會過去。 蘇青玉又笑道,“書記,別的區咱們不好說,這城區和我們花崗的發展,您這不就可以定了嗎?到時候你們擴建的時候往我們這邊建,我們也往云城城區建,這不遲早有遇到的時候嗎?” 趙書記聞言,頓時哭笑不得。 他之前還真想多了,這哪里是要一拖三啊,這是要四拖一呢。 第408章 第408章 蘇青玉說的這個計劃是很動人的, 但是作為云城的領導人,這種大事也不可能就是這一場談話能夠決定的。 不過趙書記也確實準備在這方面來考慮一下云城的發展。 另外整個云城的發展方向暫時不會定下來,但是如果花崗和區之間的合作, 他倒是也樂見其成。 “我還是那個那個意見,你們的想法是好的,方向也不算錯,但是還是要謹慎的往前走。目前花崗的形式來之不易,云城對你們花崗也是抱著很大的期望的。就和你說的一樣, 花崗的工業基礎未來肯定是影響云城工業發展的?!?/br> 趙書記耐心的叮囑道。 他現在就如同一個大家長一樣, 雖然知道孩子優秀,但是還是怕孩子出錯。 “至于你提的其他建議,我也會和其他領導們面談的。這也暫時不著急, 畢竟這個計劃要實施起來,也不是馬上就能辦的?!?/br> 蘇青玉倒是也沒想著自己幾句話就能影響市里的決策。 只要能夠起到一些提醒作用和推動作用, 她就很滿足的。 而且就和趙書記說的一樣,為時尚早, 倒是也不著急?,F在反而是先和其他區進行合作, 做出點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