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節
元歸微微一笑,“你之前不是說還早著嗎?現在就擔心了?” 蘇青玉嚴肅道,“這是再談正事兒,我這是假設!” 元歸連忙認真保證絕對不會,“沒關系,我們還很年輕,下一代不接班,我可以培養下下代?!?/br> 蘇青玉啥話都不說了。提下下代是真的太早。 晚飯還是飯店送過來的,蘇青玉道,“明天我們自己做飯,我給你煮魚頭蘿卜湯?!?/br> 元歸笑著給她挑刺,將魚rou夾到她碗里,“我們請個保姆吧,我不在這邊的時候,也可以照顧你的生活?!?/br> 蘇青玉趕緊擺手,“暫時不用,我吃飯在食堂吃,都是好菜好飯,吃完還不用我洗碗。你安排個人在家里也沒什么事兒,反而影響不好,特別是我這種職務,要是請個不靠譜的人,我這邊基本上都沒啥秘密了。我先物色著,等遇到合適的,然后有了孩子再請?!?/br> 元歸想著,鎮上的人沒經過培訓,做飯肯定也夠精致。還是準備從南方或者首都那邊請人來。工資給的多點就行了。也就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了。 晚上兩人睡得早。 新婚以來,基本上每天都睡得早。 只不過真正睡著基本上是在后半夜了。 蘇青玉瞇著眼睛,“元歸同志,以后每天下班我們都去散步吧。說好的度蜜月,我們多轉轉?!?/br> 元歸親親她,“好?!?/br> 接下來幾天,家里每天都有些變化,蘇青玉越發的覺得這不再是一個宿舍,而是一個家了。 每天回家都有熱乎乎的飯菜吃。元先生的手藝雖然不好,但是比飯店里更有家的味道。 蘇青玉挺虧心的,感覺自己有點欺負人了。在元歸離開前一天,特地去買了一堆菜,給元歸做小型全魚宴。 元歸吃著都不想回去了,不過還得走,元華和政府合資的通訊公司總部在南方,他有些工作還需要接洽,另外還得去首都準備首都的婚宴。 臨走之前,他還不放心的叮囑,要是哪里不舒服了,一定要通知他。 說實話,他現在心里挺緊張的。就怕青玉懷孕了,他不在身邊。 蘇青玉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數的?!?/br> 她還特地去找了區里醫院的婦產科大夫問了一些癥狀的。既然備孕,她當然也不會犯糊涂。她本身就是做事兒有計劃,有成算的人,在懷孩子這種大事兒上面更是面面俱到了。 就是突然送走了人,心里空落落的。感覺家里都空下來了。 為了不讓自己想亂七八糟的,她趕緊兒去了辦公室,讓自己投入忙碌的工作中。 花崗現在到處都在搞建設,蘇青玉光是巡視這些建設的地方,都花了不少的時間。 大的方向倒是沒問題,都是按著區里的計劃搞建設的。 蘇青玉暫時也不準備增加項目了,總要分階段性發展,總不能一口吃個胖子。 比如廣地的工業區建設需要時間,清泉酒的推廣也要時間,好山的養殖更需要生長周期了。 這個空出來的時間,蘇青玉也不準備閑著,除了之前想的簡化工作流程,節省時間,提高效率之外,她準備在區里搞衛生健康活動。 區里的醫院也在建設中,醫務人員也在招聘了。但是農村地方的老百姓有小病小痛的也不愛去醫院,所以醫院建設好了之后,來醫院的人也不會太多,蘇青玉就想做一個衛生宣傳,給這些老百姓做巡回體檢,傳播健康知識。順便把區里醫院也宣傳一下。 花崗的經濟已經開始起來了,這些重要的部分也要跟上。 第381章 第381章 目前農村的醫療衛生的意識很薄弱, 甚至還有在家里生孩子的。身上受了傷,也不去醫院消毒的,以至于感染破傷風。 小孩子衛生就更不用說了, 直接喝水缸里面的生水,不洗手就吃東西。所以這會兒,很多孩子還在吃打蟲藥。 甚至現在都還有喝符水的。 只是要改變這些陳舊的習慣,也不是很容易,現在她帶動了這里的經濟發展了, 好歹在老百姓心里有點兒地位了, 正好可以隨著經濟發展的腳步來推廣這些。 蘇青玉特意把負責管理衛生醫療的胡副區長叫過來商量這事兒。 胡副區長一聽,就道,“這得花不少時間。這么多村子。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流動, 那需要很多時間的?!?/br> “不管多長時間,這事兒都要做。讓各個鎮上衛生所配合, 這個事兒問題不大?!?/br> 蘇青玉說完,又笑道, “如果這事兒做得好, 未來花崗的醫療衛生這一塊兒, 我準備投入大筆的資金。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保障?!?/br> 聽到這話, 胡副區長立馬來勁兒了。任何困難在資金面前, 那都不算困難了。趕緊兒按著蘇青玉的計劃, 去聯系各個鎮醫療衛生這一塊的負責人,以及花崗醫院的負責人, 準備把這事兒推廣起來。 在蘇青玉長期高效率壓迫狀態下, 花崗的干部們都不知不覺的養成了雷厲風行的習慣,一說要開展什么工作,立馬就開始了。 加上蘇青玉強調要高效率完成各項流程, 他們也都專門開會,各思己見,將流程最簡便化。 由區里安排人,區里人不夠,就從市里借。爭取給每個鎮支援兩個正式大夫,由大夫帶隊分頭去村里進行宣傳。 胡副區長意氣風飛道,“這是我們醫療衛生這一塊難得的表現機會。咱們不能讓書記和區長失望了。今年區里錢這么緊張,都批了這么多錢來建設醫院,還要建高中。我們要是不做出一點成績出來,對不起領導?!?/br> “一個月?!?/br> 他說著伸出手指頭,“最多一個月,完成這項工作,要具體到村,具體到每個村民的身上。要宣傳衛生醫療的重要。都別給我打馬虎眼,這是蘇區長很重視的事兒,你們該知道她的作風的,哪天親自跑村里去檢查都是很有可能的。出了問題,別怪我處分?!?/br> 這話可真把這些人給震住了。 蘇區長確實是個沒法糊弄的人,而且還精益求精。 這邊安排好了,各個鎮上負責這事兒的人立馬就動起來了。 很快,區里下來的醫療隊就開始進行下鄉宣傳活動了。 今年花崗的老百姓們都在忙著賺錢,忙著致富,對于區里的工作也很關注。 畢竟區里干啥都是帶大家一起往好的方面走的。 這次醫療隊下鄉,村干部們就提前宣傳了,“這是區里領導安排的,領導重視大家的健康問題,希望大伙兒有健康的身體致富。這次下鄉給大家檢查身體,全部都免費,大家該去看就去看,有啥毛病趕緊兒治療?,F在咱們也開始富裕了,不差那些錢,別舍不得?!?/br> 有村民就道,“檢查啥啊,咱這也沒啥毛病???” 村干部就不高興了,“這是大夫說了算的,不是咱說了算,都來檢查!這是蘇區長安排的,蘇區長為你們好,你們還不領情。她能害你們?不要錢給你們檢查身體,你們到哪里去找這么好的事兒!” 早說嘛! 村民們想著,早說是蘇區長安排的,咱不就不說啥了嗎?就是沒毛病也去試試看。 在村干部的組織下,每家每戶,基本上所有的村村民都排隊來檢查身體了。 特別是老人和孩子。 這一檢查不得了,孩子普遍肚子里有蟲,營養不良。頭上長了賴利的不少。 老人就更不用說了,風濕一大把。 年輕和中年階段的情況好些,但是也沒號多少。普遍的也是營養不良,特別是女同志,婦科病的比較多。還有產后后遺癥的。 這可把這些村民給嚇到了。 不止村民嚇到了,村干部也嚇到了。 村支書親自跑去找醫療隊帶隊的人問了,“我們以前也是這么過過來的啊,也沒見出什么事兒,怎么這么多毛病呢?” 帶隊的都是區里找來的醫生,高薪聘請的。好多都是退休老大夫。聽到這話就很嚴肅道,“以前不是沒出事兒,是出事兒了你們也不知道。比如有些人本來可以活一百歲,但是因為這些小毛病,只能活九十九,你說你知不知道?” 村支書:“……不知道?!?/br> “另外小病拖成大病的也很多。還有孩子,肚子里長蟲,容易營養不良,也會影響各方面發育。不止影響健康,平時念書也會受到影響。本來這個孩子可以考上大學,但是因為肚子里長蟲了,考不上,你說影響大不大?” 村支書:“……大?!?/br> “還有瘌痢頭,別看是小毛病,長了也是苦不堪言的。還要被人歧視。影響健康,影響生活。治好也不貴,幾貼藥的事兒,為什么不治療呢?你們總羨慕城里人體面,其實是你們自己不重視這些小毛病?!?/br> 帶隊的老大夫說完之后又氣憤道,“我剛還聽婦女同志說在家里生孩子的……這問題很嚴肅的。在家里生孩子是非常年危險的事情!沒出事那是運氣好,出事了后悔都沒用?!?/br> 村支書:“……” 以前,以前都這么過過來的啊。 蘇青玉雖然把事情交代給胡副區長去辦的,但是她自己本人也挺關注的。除了自己每天和區里各部門負責人開會,討論簡化流程事兒之外,也會抽空問問辦理的情況。 林楠知道她重視這個工作,沒等她安排,就每天都在跟進了,還將一些問題給做了總結。蘇青玉問起來的時候,她就直接匯報了。 “這方面,主要是干部們也不重視,覺得以前也是這樣的?,F在都在發展經濟,大家都不太重視這個問題?!?/br> “不重視?”蘇青玉滿臉嚴肅,直接拿起桌上電話給胡副區長,“我聽說,關于醫療衛生的工作,基層人員不是很配合啊?!?/br> 胡副區長道,“我們現在還主要是檢查宣傳階段,后續整改工作還沒做?!?/br> 蘇青玉道,“既然要整改,那力度就要大。你和下面那些同志說一聲。我們花崗是要在各方面向城鎮標準靠攏的,誰要是還停留在過去,拖了整個區里的后腿,誰就退休得了?!?/br> 胡副區長:“……這是不是太嚴重啊?!边@要搞多少人下去啊。太嚇人了。 蘇青玉道,“今年工業區招人標準你知道嗎?健康首要的,任何傳染病都被拒收。另外影響形象的也拒收,比如瘌痢頭。特別是清泉酒廠,還有一些和食品相關的單位,那是非常嚴格的。以后來這邊開發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連健康的工人都提供不了了,怎么搞發展?” “……”胡副區長無言以對,覺得十分有道理。 “這事兒得抓緊,馬上工業區建立好了,大批工人要入駐。清泉酒推廣之后,也需要更多工人。這問題幸好我們及時發現了,現在也不算晚,大家抓緊,給村民做好思想工作?!?/br> 掛了電話之后,胡副區長深深呼吸了好幾下,才拿起桌上電話,讓下面的負責人過來開會。 就在他的辦公室里,四個鎮負責醫療衛生的負責人碰頭了。 胡副區長拍著桌子將蘇青玉對他說的那番話,又添油加醋的給這些人說了一通。 “誰要是說干不了,誰就趕緊退。沒有理由可以講?!?/br> 花崗的鄭副鎮長咳了咳,“可別不當真,我當初就是這樣退下去的?!?/br> 其他副鎮長:“……” 這事兒上面重視,下面自然也更加重視了。 特別是基層。 畢竟上面領導說了,做不出成績,自己辭職。 以前辭職還好說,工資也不高,還挺累。 可現在不一樣,花崗區發展的這么好,每個村的村干部們只要好好干,就能干出成績來。就算崗位不提升,也能夠提升福利待遇。 而且作為干部,他們也是有便利的,比如說好的福利政策,他們就能先知道了。就說這次投資的事兒,其他人還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們就讓家里人投一大筆錢了。 現在讓退休,那是絕對不能退休的。 下面已經參與衛生檢查的村立馬組織給村里人做思想工作了,讓有病治病,沒病也要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