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節
    “姑,我雖然是首都回來的,但是我知道的也不多。部隊的事兒,那都是機密,不會往外傳的?!?/br>    “我知道,我知道,就是一點信兒都聽不到嗎?”    蘇青玉安慰道,“沒信兒才是好事,說明啥事也沒有呢。部隊有時候也會集訓之類的,這時候就聯系不上了,軍人的情況就是這樣。對了,我哥是什么職位?”    “是個班長?!碧K大姑驕傲道。    班長雖然不是大干部,但是對于蘇大姑來說,自己一個普通農民,能夠養出一個當干部的兒子,已經很不錯了。    蘇青玉就道,“班長那也是干部,干部培訓學習任務更多了,你也別打聽了。要不然泄露什么,給他帶來麻煩就不好了?!?/br>    “還是這樣嗎?”蘇大姑緊張了?!澳俏也粏柫?,就讓他自己寫信回來?!?/br>    蘇青玉點頭,“部隊的事兒是大事兒,甭管啥事兒,咱做軍屬的都等消息?!?/br>    “嗯?!碧K大姑點頭。    事兒搞完了,蘇奶奶也勸了蘇大姑一番,又和她說起蘇家屯如今多好。    又可惜蘇大姑沒趕上好時候,要是當年蘇家屯有這么好,也不用嫁的那么遠了。    蘇大姑道,“這都是命?,F在過的也好,孩子們都長大了?!?/br>    在家里吃了飯,蘇大姑就走了,臨走的時候,蘇奶奶給她塞了錢,還拿了rou,裝了一些好吃的。    蘇青玉也讓她放寬心,然后給她留了蘇家屯的電話如果有啥事,直接打這電話回來就是了。不用再大老遠的趕過來。    蘇奶奶豪氣道,“打,打電話,別跑這么遠了。電話費我給你報銷。我現在養豬了,有錢。對了,你養豬沒,回去也養,買飼料吃,豬長得好?!?/br>    蘇大姑道,“養了,沒舍得買,今年我也回去買飼料去?!?/br>    蘇奶奶道,“那可不,多買點,隊里的生意,咱也多照顧點?!?/br>    為了證明飼料好,蘇奶奶又給蘇大姑裝了一包飼料。    蘇青玉安排了拖拉機送她去縣里坐車,當然也是給了車費的。蘇衛民也跟著過去送姑回家去。    等蘇大姑走了,蘇奶奶才感慨,說蘇大姑是個苦命的。    為啥蘇大姑會這么擔心老二,因為蘇大姑的丈夫,也就是大姑父先頭也有媳婦,年紀輕輕難產沒了,蘇大姑嫁過去之后幫著養大了孩子,但是孩子越長越大,越發不孝順蘇大姑了。只有老二李建軍是她生的,是個出出息的孩子。    說來說去,還是當初家里窮,條件差。    作為長工和丫鬟出生的蘇爺爺和蘇奶奶,兩人結婚那會兒一窮二白,并沒有什么家底。蘇家屯雖然都姓蘇,蘇爺爺雖然也有兄弟,但是卻也不會提供什么物質幫助    一磚一瓦,一針一線,都是自己掙的。    “我就和你爺爺總是感慨,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啊?!?/br>    蘇奶奶又問青玉,“青玉啊,你說你建軍哥真不會出事兒吧,可千萬別出事,我這心里聽你姑說的,都有些怕了。那可是你姑的命?!?/br>    蘇青玉心里都緊張著呢,“奶,咱擔心也沒用啊,只能等消息了,過幾天我回首都看能不能聽到點信息?!?/br>    “哎?!?/br>    蘇奶奶立馬應了。    蘇青玉系心里知道,會有戰爭。    她的親爺爺就是這次戰爭之后因傷退伍的軍人,后來分配到小嚴村大隊去當干部,連帶著還有她奶奶,以及她親爸。    她親爸這會兒,也就才**歲的年紀吧。也是這次她家里人才去了小嚴村安家落戶。    蘇青玉沒經歷過戰爭,也沒見過爺爺。但是聽隊里老人講,說爺爺講過戰場的殘酷。爺爺那個班最后就爺爺一個人活下來,但是也傷了身體,留下了病根。在小嚴村連十年都沒過,就沒了。    想著那些情況,蘇青玉是希望這個時空不一樣,希望沒有戰爭,哪怕再也見不到親人。    這事兒多少讓這個年味減輕了幾分。    過了初二,蘇青玉有領著蘇衛民他們出去工作。    先是去了一趟縣里機械廠下訂單。當初縣里機械廠好歹也是幫了蘇家屯大忙的,在蘇家屯一窮二白的時候,給了蘇家屯很大的幫助。如今當然也要回報一下。    已經轉了正的李廠長看到蘇青玉,簡直和看到財神一樣?!?nbsp;你們定的貨都早就開工了,放心,我們這個年都沒休息,大年三十都在加班加點呢。你信任我們,我們當然也不能讓你們失望?!?/br>    以前李廠長在蘇青玉面前,還有點兒縣里大廠領導的感覺,現在完全沒了。    小紅旗一飛沖天,直接越過他們了。    而且小紅旗還和他們下了很多訂單,讓原本有些蕭條的機械廠又紅火了一把,可讓李廠長神清氣爽了。    蘇青玉道,“機械廠我還是信得過的,要不然也不會放棄其他更好的選擇?!?/br>    李廠長眉開眼笑。帶蘇青玉去參觀了他們的廠房,表示上半年就準備給蘇家屯生產機器了。    蘇青玉看著機械廠的車床,說實話,已經很老舊了。    機械廠的生意也不是很好。    孫書記當初幫助縣里幾家輕工業企業找到了靠山,但是機械廠不好找。    因為機械廠這個攤子不好接,接了就得換車床,車床可不便宜。和那些縫紉機之類的機器是不能比的。    另外就是機械廠也壓根不需要分廠,他們不像服裝之類的輕工業需要搶占市場,作為重工業,只要他們產品好,別人再遠也要過來買。    所以也看不上寧安縣。    機械廠后來也是多靠著蘇青玉當初幫他們出的注意,搞的那個機械服務公司賺錢了。雖然不夠整個廠用,但是到底能補貼一下。    這也是李廠長能從副廠長轉正的原因。    這個情況一看,蘇青玉就有想法了。    “李廠長,我們這單生意過了之后,你們還有其他訂單嗎,效益怎么樣?”    李廠長有些尷尬,“也還行?!?/br>    沒辦法,機械廠靠的就是機械產品,之前搞農用機械也賺了一筆,但是后續因為沒有技術員繼續改良產品,這些農用機械落后了,也不好賣。    蘇青玉覺得,如果自己來管理這個機械廠,至少是要割rou了,至少得挖技術員過來,然后換車床。    但是說實話,就算割rou,也割不到什么。    “李廠長,我這有個建議,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br>    李廠長一聽,立馬道,“蘇書記說的話,那當然是有興趣聽的?!?/br>    蘇青玉嚴肅道,“現在我們小紅旗的勢頭起來了,李廠長你也看到了,未來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是我們的包裝之類的需求就更大了,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廠子,為我們長期的,穩定的提供包裝用品?!?/br>    李廠長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法將機械廠轉型呢,制造機械的一部分也保留著,但是再分一片部分出來專門為我們小紅旗做包裝用品。而且,我的想法是,為了穩定,這一部分能夠和小紅旗合并?!?/br>    李廠長:“……”    蘇青玉道,“我可不是和你搶權利,而是為了規范管理。包裝實在太重要了,我們必須嚴格要求?!?/br>    也就是她對目前管理還不夠好的機械廠并不太信任。    蘇青玉道,“李廠長,你可以考慮一下,實際上我們也是打算自己組建的,但是我考慮到時間問題,以及正好可以給機械廠帶來效益,所以才會有這個提議。與其機械廠這樣消沉,不如破釜沉舟,大刀闊斧的改革,也許能夠拯救起來。說是合并,但是收益還是你們的,我們只是需要監督和管理權益而已。未來咱們的需求量可不小,足以盤活一家小廠了?!?/br>    李看著車間工人干活的樣子,沉默了一下,“我,我和廠委開會商量?!?/br>    蘇青玉點點頭,“行,我在隊里還會待幾天,希望走之前能夠定好?!?/br>    她也不著急,就和她剛說的一樣,小紅旗自己也可以建,這是時間的問題。    但是她還是不想看到這些人力物力的浪費。    機械廠消沉就會導致各種人力物力得不到有效利用,這么多工作經驗的工人也無法發揮最大的作用。    這都是浪費啊。與其她自己重新建立加工部門,招一批新人培訓,不如直接接手。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明天見。    第223章    李廠長心里是糾結的。    一方面想獨攬大權, 管理整個機械廠, 另外一方面也知道, 機械廠確實效益不行了。    和大廠壓根沒啥競爭力。    這幾年也就是縣里下的單子找他們維持一下。他們從之前生產各種機械, 到現在都要開始生產各種螺絲了。    李廠長在辦公室想了老久,又在縣里轉悠了一番, 看著服裝廠,紡織廠之類的輕工業發展的紅紅火火,貨車往外一車車的拉貨,這心里就羨慕。    誰不想自己的廠子紅火,天天出不完的貨,收不完的錢呢。    廠里福利效益好, 工人年節才有東西拿。走出去也有面子。    現在人出個對象, 那也要問是哪個廠里的,效益咋樣。    作為廠長,李廠長身上擔子也重。    走了一圈,他才決定回去開大會去。    至于蘇青玉就沒這方面的糾結了, 她也是給機械廠一個機會,給機械廠的工人一個機會。    當然,能給小紅旗添磚加瓦, 那是最好的。    蘇青玉又去和縣里運輸公司談。    運輸公司有幾輛車, 平時幫著各單位拉貨。這些單位其實自己也有車, 但是不夠用,或者路程比較遠,就會找運輸公司。    她一口氣定下了五兩貨車的全年使用, 連司機也承包下來了,價錢按著這些車子每年平均收入給的。    這可把運輸公司的負責人高興壞了。    運輸公司也不如以前紅火了,因為國家發展之后,貨車也多了起來,單位自己找門路買了車子,為了方便,也寧愿用自己廠里的車子,不找運輸公司。運輸公司就沒以前紅火了。    這下子有了小紅旗的承包,這一年的收入就不錯了,要是以后一直承包,運輸公司以后可以賺不少了。    結果蘇青玉話鋒一轉,“先暫時用著,廠里以后自己定新車了,就不麻煩你們了?!?/br>    一聽這話,運輸公司負責人臉就垮了,“自己買車成本還高,用運輸公司的車還是方便,我們服務也周到,”    蘇青玉搖頭,“我們需求量大,以后這幾輛車還不夠,而且用自己的車還是方便一些,隨叫隨到,成本也好控制,用你們的車,到底不是自己的,不方便?!?/br>    運輸公司負責人心里有些不甘心。    這好不容易來了財主,要是只能賺一年,那可真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