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節
上次還給他們學校捐了一百萬呢。 不過他這學生也敢想。 “這么大的動作……你能做的下來嗎?” “老師,那廠子本來就是我們一群知青建立起來的,我們有豐富的辦廠經驗,而且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糧油站了,也有辦糧油站的經驗,絕對沒問題?!?/br> “好,那就好?!备咝iL也高興啊,為自己的學生驕傲,也為那些能夠回來的知青高興。 “現在你來找我是為了糧食部的事情?” 蘇青玉不好意思的點頭,“是啊,我不認識糧食部門同志,而且這件事兒,必須和領導談,他們才能做主。要不然我們沒有通行證,后面計劃就得放緩了?!?/br> 高校長立馬道,“這沒問題,我馬上去找金校長,他認識糧食部的同志?!?/br> 對于這件事情,高校長是準備幫到底了。 不說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就說這蘇青玉是他們京大的學生這一點,那就得支持。事情做成了,京大也是有臉面的。 總不能光學生努力,京大白得了這好名聲了,這該做的還是得做點。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八點見。 寫事業,說全是事業很單調沒得意思,寫男主,說不想看男主。寫極品,說不想看極品,看著煩,寫國家政策變革,說水。我,我先頂著鍋蓋了。 第215章 金校長也對這件事情很上心。 知青問題到現在已經很明顯了, 上層的領導們都知道, 再這樣下去, 肯定是不行的。下鄉的知青肯定是要回城的。 但是回城之后的工作問題確實也是一大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甚至國家還允許做小買賣了,也就是個體戶。 但是個體戶也不是誰都能做好的, 特別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對于單位的崗位以及個體戶之間的差異,會對個體戶看不起,不愿意做這個。 如果真能給這些年輕人增加一些工作崗位,那也是做了好事。 給了那些下鄉的孩子們一些希望了。 金校長對蘇青玉連連夸贊,說她年紀輕輕的,已經開始憂國憂民了。而且還有勇氣去做這些事情, 實在難得。 蘇青玉道, “我以前也是知青,也是基層干部,現在也是京大的學生,多重的經歷讓我覺得自己應該這樣做?!?/br> 金校長笑著點頭認可, “之前聽說你拒絕了出國留學,我還以為你比較固執,現在看來, 你是個有自己想法的人, 我相信你留在國內學習, 也能成長的更優秀。這件事情,我幫你聯系糧食部?!?/br> 蘇青玉滿臉感激,“多謝校長支持?!?/br> 金校長擺手, “這也是為了國家事業,作為華國一份子,義不容辭?!?/br> 有了金校長幫忙,蘇青玉很快就獲得了和糧食部領導見面的機會了。 周五下午沒課,蘇青玉就領著元歸,跟著金校長一起去見這位姓梁的副部長。 金校長路上也對元歸大加贊賞。 元歸客氣道,“都是蘇老師的計劃,我們只是綿盡薄力?!?/br> 蘇青玉道,“不不不,還是因為有了元先生幫忙,我們才能邁著步子往前走?!?/br> 金校長笑道,“看著你們年輕人一起為國家建設出力,我們這老一輩的也算放心了,后繼有人啊?!?/br> 元歸和蘇青玉都笑了起來。 三人到了糧食部,直接見到了梁副部長。 這位梁副部長已經從金校長這里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對蘇青玉的這種行為由衷的贊賞。 特別是她還這么年輕。還是個學生,就能夠為華國事業做貢獻了??烧媸怯⑿鄢錾倌臧?。 雙方互相介紹之后,蘇青玉就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證件。她出來上學,個人身份證明那都是帶著的。 梁副部長簡單看了一下,倒是也不會懷疑她作假。 京大學生,還寫過文章,大小是個名人。而且也沒人敢這么騙組織。 “這件事情問題倒是不大,” 一個糧油站,對當地的經濟不會造成什么混亂的局面。梁副部長覺得可以干,他就是好奇,“小紅旗有這么大的供應量嗎?” 蘇青玉道,“有的,我們在公社已經有了自己的糧油原材料種植基地了,后面我們還會在寧安縣繼續擴大這個種植基地。也會在當地設置收糧部門。而且我們主要的目的還是提供工作崗位,供應糧食,也有當地原本的糧油站分擔,壓力不大?!?/br> 梁副部長微微點頭,“想法還是很好的,步子也是一步步的走的,很穩當。但是,有足夠的人來做這些事情嗎?” 蘇青玉道,“有的,”她看向元歸,“元華集團前期會幫我們進行建設工作,陸續人員招聘到位了,就穩了?!?/br> 梁副部長可知道這個歸國的愛國企業家的,他還通過元華,從國外弄了一批農作物種子回來了。笑著道,“元先生可真是及時雨啊,哪里需要,總能看到元先生的影子?!?/br> 元歸道,“正巧碰上了,蘇老師是我的華文老師?!?/br> “原來還有這個緣分?!绷焊辈块L恍然,“既然有了元華幫忙,那建設工作應該是沒問題了?!?/br> 人力物力都沒問題了,梁副部長也沒什么好擔心的了。 這些糧油站都是受糧食部監管的,也不會出現大亂子。 “那這樣,我會給下面各省下個文件,讓他們支持小紅旗糧油站的建立工作,這就沒什么問題了?!?/br> 蘇青玉一臉欣喜。 金校長道,“我就說了,國家對于利國利民的事情,都是支持的?!?/br> “謝謝梁部長,謝謝組織對我們的信任?!?/br> 梁副部長道,“好好干,干出成績來,以后爭取為知青們提供更多的崗位,讓孩子們都能回城?!?/br> 蘇青玉連連點頭,然后問道,“梁部長,那這事兒可以宣傳一下嗎,希望更多的單位能夠看到,也許他們也能有想通的舉措,后期也能提供一些崗位。另外就是也給知青同志們看到,大家都是惦記著他們的。讓他們對組織有信心?!?/br> “這個當然,我們糧油部會宣傳的?!?/br> 梁副部長笑著道。 這種事兒當然得宣傳。 好事必須傳遍全國。 宣傳工作,還是組織上做的更周到。蘇青玉他們還原本是通過全國報宣傳一下的,結果糧食部還想宣傳的更到位,特意和蘇青玉他們擺拍了一個簽約儀式,還有和糧食部門領導握手的照片。 糧食部專門寫宣傳稿的同志看圖說話寫稿子。 寫了為了給廣大知青同志提供工作崗位,小紅旗糧油廠向愛國企業元華集團借款,并且得到了巨額款項的支持,在全國范圍內建設糧油站,此舉得到了糧食部的大力支持…… 隨后又單獨介紹了小紅旗糧油廠的來歷,說它就是一家由下鄉知青幫助當地生產隊建立的企業……把糧油廠與知青關系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后面也把元華介紹了一下,說元華屬于什么企業,在華國有什么投資,為華國的年輕人提供了多少工作崗位…… 反正三方都夸進去了。 糧食部的領導們顯然也考慮的很周全,他們認為,多做宣傳,夸獎小紅旗糧油廠,是讓更多的企業能夠主動站出來,分擔一下壓力??滟澰A,也是希望其他歸國的企業家能夠學習元華這樣的精神。 最重要的是,不能讓英雄寒了心。做了好事,就必須讓人知道。這種正能量的事情,當然得多宣傳。 等糧油站做好了,這不也是糧食部的一份成績嗎?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這文章和配圖,隨后在全國報,以及政府內刊上面都刊登了。 這消息可在全國都掀起水花了。 畢竟每個城市都有下鄉的年輕人。雖然通過高考回來一部分,但是高考錄取率不高啊,回來的只不過是一小部分,更多的還留在農村。 有些地區,到現在還在安排人下鄉呢。 所以這和知青有關的消息,簡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看著消息,好些人欣喜不已。雖然糧站崗位不會多,頂多也就幾個人,不會超過十個人,但是最起碼是有希望了。 而且有了這件事情,也給大家提供了信心,說明國家也是重視知青問題的。 也在認真解決。自家孩子肯定很快就能回家了。 一時間,到處都在談論這事兒。 京大的學生們也是通過報紙,才知道學生會的蘇主席這冷不丁的又上報紙了,而且還做了個大事兒。 看著報紙上,蘇主席意氣風發的和人握手,簽字,拍照的樣子,一個個崇拜不已。 這些大學生們很多都是知青下鄉考回來的,他們考上大學之后,心里也惦記著曾經一起下鄉的知青同志。 前陣子鬧出事情之后,他們也一直很關注知青回城的事情。 沒想到他們只是在關心,而蘇主席卻已經動手在做這件事了。這怎么不讓他們心生敬佩。 這事情的結果是,蘇青玉甭管是在宿舍,還是在班上,亦或者在學生會里,都受到熱切的目光。 搞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就做了點事兒,大可不必這樣,” 面對這種單純的目光,蘇青玉心里多少有些心虛。 她雖然也是解決了知青的一點就業問題,但是實際上她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小紅旗能夠走出來。 只是借準了這個時機而已。沒有大家想的這么偉大。 高前進由衷道,“蘇主席,你真是我輩之人楷模?!?/br> 蘇青玉干脆也厚著臉皮了,道,“在其位謀其政,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不過如果大家要像我學習,我也是歡迎的?!?/br> 學生會成員都笑了起來。 跟著這樣的學生會主席,他們都覺得學生干部生涯更有意義,也更有干勁兒了。 蘇青玉一想,突然道,“對了,你們對這事兒感興趣嗎?” 大家都看向她。 蘇青玉道,“我們這個工作剛剛開展,雖然有元華集團幫忙,但是如果有更多人幫忙,這件事情完成的就比較快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幫我們一起建糧站,也不需要你們在外地,就放寒假的時候,在你們當地幫忙就行了?!?/br> 這可讓所有學生干部們感興趣了。 與其寒假在家里沒有意義的待著,不如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