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節
第203章 蘇青玉將稿子修改好了之后, 還拿去給了陳教授看過。 畢竟陳教授有留洋經歷, 對國外也很了解。 陳教授看完文章之后, 心情激動?!斑@就是, 我們當初那一批留洋出去同學們,最后選擇回國的原因。再好, 也不是我們的祖國。你知道嗎,我們回國的時候,國家滿目瘡痍啊,侵略者的炮火,毀滅了我們的家園。但是我們出去的幾十個同學,沒有一個留在國外。 我們見證過祖國被侵略的歷史, 知道一個國家如果不強大, 人民會過上怎樣悲慘的生活,如同人間地獄一樣。連我們在國外也要受到歧視,東亞病夫,黃皮猴子……你也不要因為個別的人的選擇, 感到失望。比如我們也曾經受到不公的待遇,但是我們依然選擇為國家培養人才。因為我們知道,那只是小部分人造成的錯誤, 我們的祖國是無辜的。只要她還需要我們, 我們就不會放棄她。青玉, 你能有這樣的覺悟和思想,我真高興,也心安。我們祖國的下一代, 依然還是優秀的?!?/br> 蘇青玉聽的雙眼發熱。 為祖國的不容易,也為這些老一輩的前輩們寬容無私的心。 也許很多人會說他們傻,但是正因為有這樣多的傻子,才有了后來華國的騰飛。 而她之所以如今能有這樣的思想和決心,也是因為她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結果。知道未來的祖國繁榮富強,所以她能這樣堅定的告訴大家,國家未來會強大,一定會。 而給這樣等結果,也是這些無私奉獻的老前輩創造的。 蘇青玉鄭重的朝著陳教授鞠躬,“老師,謝謝你們,以后我們也會努力,讓你們少cao心了。等我們成長起來了,就該接過這擔子了?!?/br> 陳老師笑道,“你們揭過去了,我們也歇不了。老吳說了,只要腦子還明白,就得思考。不過,我真想看到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繁榮富強啊?!?/br> 蘇青玉道,“會的,一定會有這么一天的?!?/br> 確定這篇文章沒問題之后,蘇青玉就直接投稿了。投到了學校的內刊。 學校也會在自己的內刊上登上優秀的文章,以及學校的一些動向。 蘇青玉這篇文章被負責內刊篩選稿子的于老師看到之后,立馬就受到重視了。 因為蘇青玉這篇文章的中心,與目前京大遇到的問題可真是遇到一起來了。 之前林佳華的離開,不止讓京大名聲有些影響,也對學生們產生了影響。 這些年輕的學生們原本心無旁騖的學習,可是發生了這么個事情之后,他們就開始好奇了,好奇國外的生活到底有多好,能讓人放棄一切的離開。 林佳華為了出國,可謂是做到了極致。拋棄丈夫和家人,背負罵名,變賣家產。國外有那么美嗎? 學生們表面上沒宣揚,背地里肯定會議論,時間長了,思想上肯定會有影響。 老師們也不能閉著眼睛說話。 人家確實別強大。 現在這篇文章來的太及時了。 于老師自己仔細的看了這篇長長的文章??赐曛?,眼睛有些濕潤。 他們這些當老師的當然知道國外好了,他們吃rou不要票,穿衣服不要票,工資還高。他們還能買得起小汽車。穿的衣服也沒打補丁。西裝革履,面色白里透紅,走路都挺直了腰桿。 可是,再好,那也是外國啊。 自己去了國外,過上了再好的生活。別人說起華國不好的時候,自己也吃不下東西,渾身不自在。就感覺自己吃的滿肚子油水,自己的老娘還在挨餓受凍一樣。 心里難受。 “好啊,這文章寫的真好。再好,他不是華國,也不是我們的母親?;ㄙM心思去建設別的國家,倒不如好好的建設自己的國家?!?/br> 于老師立馬就把文章給定了版面,要登在第一頁,而且要在封面上寫上這個文章的標題。 兩天后,文章就出現在??厦?nbsp;。 這位于老師還很風趣的配了一張圖,也就是蘇青玉舉例子的那個故事。一方滿園春色,華服美食,賓客滿屋,一邊滿是補丁,揮灑汗水,重新種樹?!?/br> 直面的表達了如今華國的貧窮,國外的富裕。 但是體現出來的精神是不一樣的。 你可以選擇和大家一種樹,等待春暖花開,也可以直接去享受別人的果實,但是你永遠是客人,而不是參與者。 文章內刊本來主要是給老師們看的,然后放在班上傳閱。 學校的老師們看完之后,立馬拿到班上去朗讀了這篇文章。 “同學們,我可以告訴你們,國外確實富裕,咱們能比嗎,他們發展多少年,咱們發展多少年?他們的發展,是靠著多少國家的人才一起建設的? 也許未來,你們也會做出選擇,是去為他國金碧輝煌的宮殿添上一筆顏色,還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建設,添磚加瓦。我希望,你們的選擇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從各方面考慮,而不要單獨的,只為了追求口腹之欲,追求華服美衣。因為你永遠也無法對別人說一句,你是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你永遠都是華國人、華人、華裔……只有華國發展好了,你才能驕傲的告訴別人,你是一名華國人!” 下面的學生們聽著久久沉默。 然后熱烈的鼓起掌來。 在學校里,很多的班上,輔導員還專門拿出一節課的時間,為大家朗讀這篇文章,和他們討論這個問題。 經濟學一班,李老師眼睛含著淚光,“知道我為什么對你們嚴厲嗎,我和你們沒仇,我為什么要這么嚴厲,因為我想讓你們成長的好點。是,我以前是一名工農兵大學生,我也知道你們為什么瞧不起工農兵,覺得我們是受到推薦的,很多人沒啥文化水平,我都承認! 我知道,工農兵里也有很多人才,為國家做出了貢獻,比如說我,但是也確實有一批人,他們學問不夠,學的不夠好,因為他們上大學之前,可能只有小學文化,中學文化,來了大學之后,也沒有好的學習氛圍。以至于他們走上崗位了,連專業知識都不懂。就是因為這些,我才要讓你們好好學,我們已經落后了,要抓緊時間,才能跟上?!?/br> 有之前和他頂嘴的男學生道,“李老師,你也別傷心了,我們這不是也都很努力嗎?” “誰傷心了,我那是不放心你們。不過現在好了,我放心了,好歹蘇青玉同學是我帶出來的學生?!?/br> 班上同學:“……” “以后班長要好好帶這個班級,把你的思想傳遞給他們,讓他們好好學習,別整天想這想那的。特別是男生,是個漢子就好好的學,做個有本事的人,別以后讓自己的媳婦吃糠喝??!” 班上男同學:“……” 下課之后,李老師就眼睛紅紅的走了,可能蘇青玉這篇文章給他帶來了很多感觸,為自己曾經逝去的青春。 班上的同學則聚在一起看蘇青玉的那篇文章。 看的熱熱鬧鬧的。 最后,班上的那些準備搞辯論,支持在學校處對象的男生直接不辯論了,認輸了。 高高大大的體育委員紅著臉道,“最起碼,我要建起高樓,然后帶著我對象去高樓上看月亮,或者我們一起喝喝咖啡,坐著舒適的火車,去旅行,那種氛圍比較合適?!?/br> 女同學們捂著嘴笑了起來。 蘇青玉笑著道,“也不是不處,換個方式處。寫情書的時候,討論一下經濟學論文,逛街的時候,談談要怎么做,才能搞好經濟發展,讓未來的下一代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處對象不是錯,只要方式正確了,也能有助于進步,要不然,怎么會有革命戰友呢?當然,這就比較考慮咱們的情商了,因為如果太生硬了,這個對象處著沒什么意思,得把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起來,這就看各位同學們的智商和情商高不高了?!?/br> 處了對象的男女學生們都臉紅的笑了起來。 又有人提醒道,“班長,你現在可是老李的得意門生啊,你這么說,給他拆臺了,回頭他得讓你去掃廁所?!?/br> “掃就掃了,只要你們能在處對象中進步了,那我這個廁所就掃的值得了?!?/br> “班長,不要怕,老李真讓你掃廁所,讓那些處對象的都給你幫忙,不能又處對象,又不干活?!?/br> “對了,誰處對象的,趕緊報個名,回頭別跑了?!?/br> 那些發展地下戀情的學生們偷偷的互相看了眼,然后露出羞澀的笑容。 蘇青玉這篇文章不止在各個系里的學生之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讓學校的領導們很重視。 金校長決定把這文章給投到報紙上面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特別是學生們。 因為這次林佳華這個學生的行為,也讓他有了危機感。如今才剛打開了一個國門,就出現這樣的問題,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首長家的兒媳婦。這要是未來徹底打開國門呢? 他可知道,中央最近已經在往這方面發展了。過不了幾個月的事情了。 作為教育界的人,都比較重視年輕人思想教育方面的問題。 國家要培養人才,也是想留住人才啊。 要不然,自家的好苗子培養出來了,離開了,這是多么大的損失啊。 于是金校長決定將這篇文章宣傳出去。 一方面為京大正名,京大并不是都是如同林佳華那樣崇洋媚外的學生,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讓更多的學生看到這篇文章,看懂上面的思想。 他很想告訴這些年輕學生們,“孩子們,國外好不好,和你們沒關系,可國內好不好,取決你們的決定啊?!?/br> 有京大這邊負責投稿人,再加上文章的立意與如今的社會環境有些關系,國家也確實要宣傳愛國思想,也要防止開放之后出現的各種情況,所以這稿子很快就登上了全國報。并且給的版面還很不錯。 京大,經濟學系,經濟學一班蘇青玉的名字,也傳遍了全國。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十點半見。 第204章 這文章在社會也帶了點水花。 年紀大的, 對國家十分有歸宿感的老一輩們看著報紙, 哼哼兩聲, “外國有什么好的, 以前洋鬼子在咱們國家不把我們當人看了,還大搞租界, 一個個和大爺一樣。好不容易送走了,咱還上趕著去找氣受?咱現在可都當家做主了,”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老話還是不錯的?!?/br> “反正我家孩子以后肯定不能出國,我養的孩子, 可不是給外國人培養的。送他念書干啥啊, 那不也是為了有出息嗎?你有出息跑國外去了,那不是白搭嗎?” “大學生包分配,以后吃商品糧,捧著鐵飯碗, 坐辦公室,還有啥不滿的。聽說國外人可瞧不起在哪,沒準去了外面也坐不上辦公室?!?/br> “坐不坐辦公室的咱也不知道, 就怕去了外面受人欺負了, 也沒個地方講理。人家在我們國家都不平等對待, 去了人家地盤還有什么指望?” 至于年輕人們,也引起了一點思考。 出國對于他們來說,還是很遙遠的, 甚至從來都沒想過的事情。 蘇青玉這篇文章出來之前,倒是也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出國。 出來之后呢,他們倒是開始想象了,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有選擇,到底是會選擇在國內生活,還是在國外生活。 他們發現,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啊。 因為這基本上代表著要拋棄自己在國內的一切了。親人朋友,學業事業。 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從頭開始。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拋棄這一切去國外,有必要嗎?和這文章里說的一樣,建設好了,那也不是咱自己的祖國啊。咱犧牲這么大,辛辛苦苦白跑一趟,結果給別人做嫁衣了。人家這些國家發展好了,回頭可能還要因此瞧不起他們這些華國人。 頂多是吃得好點,喝的好點,可能住的也好點。 可這也不是十分重要。 胃口也就那么大,個頭也就那么高,吃不了幾口rou,也穿不了幾尺布。至于住房,自己都是大學生了,包分配單位了,還怕沒地方???國外也不是白給房子吧,那不都一樣嗎? 與其如此,還不如好好的在國內奮斗,自己多少出一份力。做得好了,單位也會給分房,漲工資,rou票也會多發點。自己吃不完,還可以給家里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