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節
孔部長笑著和各位握手, 然后介紹了招手讓蘇青玉他們這些臨時翻譯過來,一一指派。 其實這些海外企業家自己也是帶了翻譯的。 畢竟是會談這種大事兒,當然不會只聽華國這邊安排翻譯人員。雙方都是要有翻譯的。 不過蘇青玉他們的存在也是很有必要。畢竟海外來的翻譯對國內生活環境不了解,萬一出行什么的,就不方便了。蘇青玉他們就可以在生活中為他們提供一些便利。 等正式會談的時候,蘇青玉也要作為華國這方的翻譯, 為外貿部負責商談的同志進行翻譯工作。 孔部長笑道, “都是我們選出來的優秀人才,希望能夠讓各位在華期間的生活更加便利?!?/br> 大家都客氣的笑著應了。 后面就是各自坐上政府安排的公務車。都是小車,前往外貿部安排的交流會會場。 為了體現出對華國政府安排的尊重,這些企業家們都選著將外貿部安排的翻譯帶上車, 自己的翻譯則坐其他車輛去會場。 蘇青玉作為隨行翻譯,也坐上了小汽車,坐在駕駛座旁邊的位置。 蘇青玉負責的這位康萊集團也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士。他身邊還跟著一個混血模樣的年輕人, 看樣子也就二十多歲。 中年人的華語說的倒是還可以, 日常交流沒問題, 就是口音帶著外腔。 混血年輕人就不行,說的磕磕巴巴的。這一看就是老父親帶著兒子來見世面的。 這混血小康先生對華國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坐在車里也不安分, 一直看著窗外,看到兩邊的房屋,街道行人,不停的發出感慨。用外語和自己的父親訴說著這里的貧窮和落后。 “爹地,難以想象,這里竟然是一個國家的首都。他們出行方式竟然大部分都是自行車。天啊,簡直不敢想象。他們穿的衣服也很……嗯,沒有藝術感?!?/br> 康老先生微微點著頭,沒說什么。 蘇青玉微笑道,“康先生,您不覺得我們這這樣很環保嗎?沒有大量的汽車尾氣,空氣清新。等晚上的時候,您可以看看我們的星空,十分美麗?!?/br> 不管以后的首都空氣質量怎么樣,這會兒可是不錯的。比不了科技,咱先比空氣。 混血的小康先生這才想到副駕駛還坐著一位華國翻譯呢,察覺到自己失言了,他也道,“是的,我昨天看到了?!?/br> 不過和美麗的風景相比,他可能更喜歡聞汽車尾氣的味道。 最起碼出行方便。 他難以想象出行沒有小汽車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自行車,他們不累嗎? 而且他們的自行車看起來也不是很好用。 小康先生閑不住,又找她問話,問華國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是這樣。 蘇青玉笑著道,“當然不是,我們華國幅員遼闊,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特色,風景也各有千秋。如果康先生在會后有興趣,可以在國內進行一場旅游。我可以為康先生制定一個旅游路線,保證您玩的開心?!?/br> 小康先生:“……也許,我可以做一場這種計劃?!?/br> 不,他不會留在這里旅游的,這么貧窮的地方能有什么好玩的? 康老先生安靜的看了看自己的兒子,然后輕輕嘆氣。 也不知道是不是隨了自己的那位洋□□子了,他這兒子性子實在太過跳脫了。 而且不怎么精明。 這也是他為什么想參與這次回國會談的原因。 一方面也是想回到祖國參與建設。當然,更大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個市場比較單一,不像美國資本建的競爭太過激烈。在這里開荒之后,留下更穩固的根基,就不用擔心自己兒子在自己百年之后守不住基業了。 這位小康先生幾次沒能在蘇青玉這里得到想要的回答之后,也失去了和她交流的興趣了。 他覺得華國的女郎有些沒意思。 一點也不像父親所說的,溫柔,美麗,貼心。 一路上其他反應也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好在都順順利利的到了會場。 大家都各自從車上下來。 宋抗美看著對著蘇青玉眨了眨眼睛,眼里露出笑容。 其他人也都是一臉輕松。 唯獨林佳華臉色有些不大好,似乎有些緊張。 她負責的元歸先生從車上下來之后,禮貌的對她笑了笑,就和前來迎接的外貿部的領導們寒暄。 等進了會場之后,他帶著的助理就道,“先生,你看我和他們去談談,換一個男同志怎么樣?” “男士?不,換女士?!痹獨w搖頭。 “萬一……” 助理小章有些擔心。 他在美國的時候并不是最受到重用的助理,更有用的是那幾位外籍助理,但是這次元先生回國選擇帶他,讓他很驚喜也很意外,所以很想把工作做好。 元歸小聲道,“我聽說華國現在對女性很尊重,他們有一句話,女人是半邊天。如果換成男性,他們會覺得我們看不起女性。這樣很不好。你隨便找個借口把人換掉就行了?!?/br> 小章趕緊點頭。 他實在很郁悶,剛剛那位林翻譯也不是不好。恰恰相反,她形象美麗,富有才華,一舉一動都很有氣質。 小章一開始對她是有好感的。甚至還很紳士的為她開了車門。 可是上車之后,一切就超乎想象了。 元先生禮貌的和她打招呼,問她在哪里念書。 她就說自己在京大念書,學的是外語系,因為她希望以后可以出國留學。然后又說自己的家里實際上曾經也是資本家,她的祖母曾經也是留學生,她對國外了解很多。所以她從小就對海外的世界很好奇?!?/br> 她說完之后輕輕的撥弄了一下頭發,微微的笑了笑。 當時元先生是面無表情的聽完的。然后一臉驚訝的問道,“資本家?國內的資本家原來還可以過得和林女士這樣精致嗎?可能我在國外得到的信息太片面了。早知如此,該早日回國。我待會應該多像接待的工作人員了解華國的政策?!?/br> 當時林女士臉色就有些僵了。 聽完之后,很抱歉道,“我很遺憾,如果我們元華還在海外,我一定會聘用你這樣的人才,可惜我們已經舉家回國,恐怕無法在這方面幫助你。不過,我可以為你換一位企業家,他們也許可以幫助你完成心愿?!?/br> 小章想著當時林女士那個臉色,這會兒都覺得尷尬。 當然,他并不像林先生想的那樣,僅僅覺得林女士想要一份海外工作。他更相信林女士是看上元先生了。 所以為了避免再出現這些情況,他是準備找一位男翻譯的??稍壬謬诟辣仨毷桥?。 他只好去和外貿負責人員溝通。 倒是也沒說林女士哪里不好,只是因為她對國內很多情況都不了解。元先生此次回來辦廠,也是想了解一下國內民間的情況,好做投資計劃。如果有了解這些方面的翻譯,他們就能更便利。 “這樣呀……”外貿部的同志有些犯難?!敖裉鞎簳r只能這樣了,明天再重新安排可以嗎?” 如果當天更換人員,會太過顯眼,容易引起誤會。 小章立馬禮貌的道謝,“隨您安排,我們先生說給您添麻煩了?!?/br> “不必客氣,是我們安排的不夠妥當?!焙么跞思乙彩强腿?。 會場里,關于此次的交流會也開始了。 來的除了外貿部的同志之外,還有一些大型國企單位的領導。也想從他們這邊引進一些技術設備。要是能有所合作,那就更好了。 先是負責這次事情的孔部長進行發言,和他們談了國內對于廣福兩省對外特殊政策情況,也表達了對這些海外企業家此次來華投資的歡迎。 談完之后,這些企業家就開始發言了。 這時候他們用的是自己自帶的翻譯,蘇青玉他們就坐在后面聽著,負責記錄。 蘇青玉總結下來,美國來人提的問題都是關于華國進口問題的。他們并不想在這里搞建設,而是看中這個廣大的市場了。 而華人企業家更關心的是國內建廠情況。 比如這位元華集團,一直提的問題都是關于建廠的問題。 “我想更詳細的了解這兩地的情況,比如民生和就業問題,以及經濟發展水平。這樣我就能根據這些進行投資。當然,在政府允許范圍內,我希望能夠進行最大面積的投資。盡量的解決他們所有人的就業問題?!?/br> 聽聽,這就是愛國企業家的發言,口口聲聲是建設,字字句句為民生。 蘇青玉琢磨著,要是寧安縣有這待遇,立馬就能變成輕工業大縣了。不過這也就是個夢。廣福兩省畢竟是目前開放政策試行的地方,他們才是重中之重,她也是知道輕重的。所以這次就算和這些人取得聯系了,她也不會急著讓他們去寧安縣搞發展。 對于元華集團的提問,外貿部們的同志也沒直接答應,而是表示要再詳細商議投資問題。不過聽得出來,外貿部的領導對這個情況是滿意的。 要是真能讓沿海地區建立大量工廠,確實能夠解決很大的就業問題。 他們可知道的,目前國內知青下鄉政策越來越難以實施了,十多年的知青政策,讓很多知青在鄉下待不住了。都盼著能回城。 所以現在都在想辦法一步步的解決問題。 會議結束之后,國內國營單位的領導們就開始和這些企業家們接觸了,各自找個位置坐下喝茶聊天,聊合作,聊進出口。 蘇青玉他們就派上用場了,為這些國企領導們進行翻譯。 面對這種情況,蘇青玉興奮不已。 果然在大舞臺里才能學到更多東西。 在這里,她連進出口渠道都了解了一些了。以后可都是用得上的。 一場會議結束,蘇青玉才意猶未盡的跟著這些人去吃工作餐。 他們吃的是員工工作餐,和這些外賓們不是一起的。不過也終于能松口氣了。 宋抗美興奮的找到蘇青玉,和她說今天的事情。 “你知道嗎,他們竟然問我的名字抗美是什么意思?” 蘇青玉吃著飯,聽到這話差點噎到了,“你怎么回答的?” “我當然不能說實話,人家畢竟還是美籍華人。我說,我的父母希望我抵抗住美麗的誘惑?!?/br> 她說著又嘆氣,“我能感覺到,他們對我們并不算看重。他們說覺得我們落后,貧窮。說和美國至少相隔了半個世紀的差距?!?/br> “夸張,” 宋抗美激動點頭,剛要附和,就聽蘇青玉道,“半個世紀沒有,二三十年差不多?!?/br> “……差距這么大?”她皺著眉頭,不知道怎么說了。 蘇青玉道,“有差距不可怕,我們現在確實是這么個情況,我們正視我們的問題,并且努力去改變它。我們建國時間都不一樣,總不能用一個孩子去和一個成年人比力量。因為孩子總會長大,成年人總會衰老?!?/br> 宋抗美道,“你說,我們要多少年才能發展好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