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節
和李青還是一個班的,見到李青了,就過來打招呼,“咱們班上有人找了幾本會計專業書籍回來,我們準備待會兒在班上一起看看,你要不要一起?” 李青聞言立馬道,“要,我待會過去?!?/br> 蘇衛民聽著她們講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他這種沒啥學歷的,果然和人家念書的有差距。 李青這會兒沒時間好他說話了,趕著去學習了?!澳俏胰ド险n了,等考完試我就趕緊回廠里?!?/br> 蘇衛民點點頭,轉身就走了。 等人走了,李青也趕緊去學校。 她想多學點財務知識,然后把廠里的幾個財務部的同志好好的培訓一下。這些同志都是半道出家,跟著蘇大寶同志學了點。但是和人家正兒八經的會計還是差了點。他們又沒有其他學習的機會,只能她自己在學校里多學點,然后回去教他們??赡芩龑W的還不夠好,最好是能找人抄筆記。沒準辦公室那些同志比她學的好。 進了學校里,剛剛那個男生還在等她,踐她來了,就問道,“剛剛那個同志是你對象?” 李青臉一熱,“不是,別亂說?!?/br> “我看他經常來找你啊?!?/br> “我單位同志。過來談工作的?!?/br> 男生若有所思,點頭,“哦……那你準備找對象嗎?你覺得多一個人一起學習,怎么樣?” 李青:“……沒怎么樣,工作最重要。別的暫時不想提?!?/br> 她反應過來,斷然拒絕道。 男同學頓時有些尷尬,然后轉身走了。他本來想著李青這個同學挺踏實,長得也一般,不會有很多人競爭,當對象挺合適,沒想到竟然被拒絕了。 李青也覺得挺尷尬,她也沒想到有人找她表白,她長的也普普通通,學習成績也不算優秀……這也是為什么她這么看重糧油廠的工作了,因為這是她長這么大,唯一做好的一件事兒。 如果找對象,她肯定要找一個談得來的吧。 莫名的,她腦子里就想起了蘇衛民,然后有些不好意思了。拍了拍自己的腦袋瓜子,覺得自己把工作的事兒想到處對象上來,很不正經。而且蘇衛民長的好,人也很聰明。廠里好些外隊來的女工都看上他 。這樣的男同志估計也要找個好看的。 蘇衛民倒是不知道自己喜歡的人心里也惦記著他,這會兒路過報停的時候,掏出錢買了一堆報紙。 他琢磨著自己不喜歡去看課本,多看點報紙也行。 青玉說了,報紙上的知識也是很有用的。特別是當廠領導的,多看報紙絕對是沒錯的。他也覺得有用,有次在和一個廠領導聊天時候,他隨口說了個報紙消息,就和人接上話了。人家還說他學識淵博。要不是他臉皮厚,當時就得鬧個大紅臉了。 他覺得自己都看看,看多了報紙,沒準哪天也成為文化人了。他琢磨著再單等等,等自己成為文化人了,就說清楚。 要是青玉在家里就好了,能給他當個中間人。 可她去干大事兒去了…… 因為身負重任,現在估摸著肯定被隊里人傳開了,蘇青玉覺得自己要是真沒考核通過,到時候還真挺不好意思了。 得了,這下子休息時間又少了。 看看桌上的日歷,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蘇青玉趕緊收拾收拾,在宿舍里開始練習口語了。 這會兒她挺慶幸自己和林佳華一個宿舍的。因為自從搬進宿舍之后就離開了,人也不知道去哪里了。不過這倒是便宜了自己了,不用另外找學習的地方,一個人在宿舍想怎么學就怎么學。 過了兩天,蘇衛華所在的理工大學物理系也放假了。 蘇衛華原本是打算和蘇青玉一起回老家的,結果蘇青玉不回去了。 知道蘇青玉是要參與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之后,他有些羨慕,“我們學校沒這樣的機會。聽說以前學校有學術交流,可我們還是第一學期,老師也不會帶我們?!?/br> 蘇青玉道,“所以你要保證自己學業優秀,這樣等以后有機會了,老師才會帶你參加那些學術研究?!?/br> “嗯,姐,我也挺想留在這里學習的??山衲甑谝荒攴偶?,我還是得回去看看家里。等下次我可能就不回家了。我也要想辦法留在學校里。下學期我們可以進實驗室了,學習機會很寶貴?!?/br> “你想的很對,咱們現在身邊的人都太優秀了,咱們要比別人更努力,更用心,才有可能不落后?!?/br> 這話說的挺沒底氣,因為在這個地方在學業上脫穎而出真的挺難。 蘇衛華也凝重的點頭,但是隨即又很興奮,“這樣也挺好的??偙纫郧拔以诳h里高中念書,每次考第一,總覺得沒奔頭了?!?/br> 蘇青玉笑了,這可真是學霸才說的出來的話。 送蘇衛華上了去車站的公交車之后沒多久,蘇青玉就接到了學校的通知了,參與考核的學生以后要安排一個小時學習外交方面的禮儀。 京大對于這次的事兒也挺重視。 畢竟是高考恢復之后,第一次安排學生參與這種外貿級別的工作,也是希望能夠做好。 表現的好,以后這樣的機會就能留在學校了。能給更多的優秀學生創造機會。 為了辦好這事兒,京大還特意安排了老師,組織這些準備參加考核的學生外交方面的禮儀。 蘇青玉一聽果然要培訓禮儀,頓時慶幸自己提前了解許多,不用在這上面耽誤更多時間了。 可能因為要學禮儀了,林佳華晚上又回來了。 和蘇青玉也是互相一個眼神都沒有,當做對方不存在一般。第二天一早,就各走各的去上禮儀課。 班上蘇青玉還遇到了好些外語社團的同志,宋抗美也在。 大伙兒互相之間傳遞了一下眼神,笑了一下。但是沒敢說話,因為老師已經在教室了,看起來還挺嚴肅。 負責教導禮儀的老師四十多歲了,是一位女士,姓沈,聽說是從外貿部請過來的。 沈老師看起來挺嚴肅。 來教室第一句話就是,讓大家不要嘻嘻哈哈的。 對于任何對外事務都要保持嚴肅。 哪怕不是外交上的事兒,這是一次外貿交易會談,也要注意。咱們不要讓外人覺得咱們不嚴謹。外面總有些人等著挑咱們的錯,可能一點失誤,他們都能擴大其詞。所以盡量不要讓人挑出錯處來。 所有人立馬笑都不敢笑了,心里也把這次考核看的更加嚴肅。不止是爭取一次機會,更要慎重對待這件工作,不能丟臉。 頭一天都是理論知識人,大家都做好了筆記,接下來一個星期每天都會進行實際cao作之類的訓練。 蘇青玉心道就算這次沒選上,有這樣的學習機會也是很難得啊。 以后改革開放了,這種場合多的是,總會用的上的。 與此同時,外貿部的所有人也在忙活。 這次的事情是外貿部全權負責的。而這次的和外來資本進行會談,也是上層直接安排的。 這是一次試探性的接觸。目前雖然廣福兩省已經開始了特殊性的對外貿易政策,但是因為時間很短,還沒看出大的成效。這次會談也是想再進一步的肯定這兩個地區外資進入之后的規劃。 他們拿著這次需要接待的名單反復確認。 一共有十二家企業家都要來。其中有五家是華人同胞,都是戰亂時期甚至更早的時期出國的,雖然人在國外,但是戰亂時期也對國內進行過支援。所以這次對外開放,就邀請了他們,其中一部分人也十分積極的響應了。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拒絕了。 最后能來的這物價,外貿部還是很看重的。 畢竟是自己的同胞,總比真正的外人要好說話一點。 負責這次接待工作的副部長道,“這些就安排學生翻譯,其他從外交部請來的正式翻譯主要是對外商?!?/br> “這些華人同胞也要安排嗎?” “安排上吧,有些人出去的早,這次回來的大多數都是他們的后輩,這些人在國外出生長大,華語不一定說的比外語好?!?/br> 五家,總共就需要五個翻譯了。 好在這次京大參選人挺多,總能選出來合適的。 也幸好去年恢復高考了。能找到有用之人啊。 如今還遠在國外的這些企業家們也都在大力的準備這次帶回去的資料,以及打聽各家各戶準備拿出什么樣的投資。好參考一下。畢竟華國這個市場關閉的太久了,對于國外來說,就是一塊還沒有開發的肥沃土地。 特別是華人們,心里比較復雜,他們一方面想回去建設祖國,一方面也想在這個廣大的市場里面發展。但是吧,對國內的政策又帶著幾分不確定。 所以干脆坐在一起開會商量,各自露底。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八點半見。 今天男主要出來了。別罵別罵別罵,罵我我先跪下了。他就是個工具人,將近八十萬字才出現的工具人。 第191章 因為華人在國外的艱難地位, 所以互相之間都認識的, 不管平時怎么競爭, 遇到事情了, 他們也會互相拉一把。要不然在外面很難生存。 在這次要歸國的五家里面,元家是最早出來的??梢宰匪莸角宄┢?。 當清朝的大門被列強的大炮轟開之后, 眼看著那么多的錢被搶走了,做生意的元老爺子心疼死了。 當時元家當家人想的很直接。既然他們把咱們的白銀給搶走了 ,那咱就去他們國家賺錢去。打仗打不過,咱做生意就沒輸過。為了表示決心,重金聘洋老師教授外語,學了個七七八八之后, 一家老小遠渡重洋。 結果到了國外之后, 因為水土不服,元老爺子直接就沒了。 剩下兩個兒子四十多的兒子當家。因為人生地不熟,做生意還真輸了,吃了很多虧。加上當時對外戰爭基本都輸了, 他們在外面也被人歧視,生活的十分艱難,要不是老爺子留下遺愿, 兩兄弟還真想立馬打道回國。 好在磕磕碰碰的, 還是在英國站穩了腳跟。 然后經過不斷積累, 也確實賺了錢。人在外面久了,就想回國了。賺了錢不回國如同錦衣夜行。 本來也打算收拾收拾回去,結果發生二戰了。 到處都打起來了, 他們一想,回去生意也做不成了,得了,換個地方繼續做生意吧,還能給國內寄點錢。于是又舉家搬到美國了。 而且因為戰爭波及英國本土,為此也損失了不少產業。元氣大傷。 美國更不好混,他們被歧視的很嚴重?;撕眯┠暝诿绹痉€腳跟之后,二戰結束了,但是這剛站穩就搬家,又得大傷元氣,總感覺這些年白過了。于是準備再多賺點再回去。而且那會兒美國經濟是真好,真舍不得這地兒。結果過了十幾年,回不去了。國家大門關上了,全世界還搞起了冷戰。 元家老一輩的又走了,就留下遺愿,一定要回國,回國,回國!錢不賺了也得回國! 如今元家的當家老爺子都把這當執念了。為此還給孫子取名元歸,希望他不要忘記歸國之志。 這不,終于等到機會回國了。 元老爺子覺得這名字果然取的好啊。 唯一可惜的就是這孫子配不上這名字。他倒是想回國,但是他滿心滿眼的就是回去賺錢的。一點也沒有繼承到老元家愛國的思想。 這會兒幾家坐在一起開會,元歸就坐在老爺子邊上發言,“當然得回去,華國正值舉國建設之際,正是我輩之人出力的時候,我們元家準備舉家歸國,領取華國國籍,當然,這次太過突然,還要再多做安排。為表決心,我們元華集團董事長這次回國留在華國養老?!?/br> 元老爺子聽了,頓時想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