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
看著大家這種精神,蘇青玉倒是沒有不放心了。 回去之后,也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過陣子就走。 蘇奶奶見她收拾東西了,挺舍不得的。但是也高興,還偷偷往她包里塞錢,還不少,足足百來塊。都是老太太今年賣大肥豬的錢。吃飼料的豬長的肥,今年老太太也大賺了。這錢還沒捂熱呢,就給孫女送來了。 蘇青玉嚇一跳,“奶,這是干啥啊,我有錢?!?/br> “你拿著,放在我這里,我也舍不得用啊。給你我就舍得。拿著,衛華那小子也有,可沒你多。誰讓你孝順呢,我就多給你錢?!?/br> 蘇奶奶理直氣壯道。 蘇青玉也沒拒絕,收了下來。她知道老人的一片心意,你拒絕了她反而要難過。接受了,以后再加倍的回報。 “謝謝奶奶,我會拿去買學習用品的?!?/br> “也多買新衣服穿,你看葉子還不是大學生呢,都知道傳穿衣服。你雖然有工資,可給家里買東西也花不少。還有啥錢啊?!?/br> “好,我買裙子穿?!碧K青玉笑道。 蘇奶奶琢磨了一下又問道,“和海城那邊說了這事兒沒有啊?!?/br> 蘇青玉搖搖頭,“忙忘了?!?/br> 蘇奶奶猶豫著道,“這以后……這是大事兒,你不說了?” “奶奶希望我說嗎?”蘇青玉笑著反問道。 “那可不關我的事情。我就是想讓你爸知道你多出息,讓他后悔。他瞧不起咱們這些窮親戚,咱也瞧不起他?!?/br> 蘇青玉笑道,“好,那我找機會和他們說一聲,氣一氣他們?!?/br> 蘇青玉是準備著等去了學校之后,再和海城那邊說一聲的。 她其實是不準備和海城來往了,也不想和他們理論什么。為了這事兒去一趟海城,她也覺得沒必要。 但是吧,她還沒來得及去上學呢,這事兒傳到海城那邊去了。 這還是因為縣里之前來的那次采訪。 孫書記覺得該給縣里宣傳一下,就上報到地區了。地區領導覺得這是個很好的事情,又宣傳到省里了。 省里一看,好家伙,三分之一的考上了。而且還是在農村大隊呢。 就算是在城里的單位里面也沒有這樣的錄取率啊。而且一看,人家那隊里還發展不錯。 這就是知識分子建設農村,農村幫助知識分子學習,互助互愛的好事跡,而且還為國家培養了這么多大學生。必須宣傳。而且還特意去查了這些人的分數。就意外的發現了,這蘇家屯里竟然出了三個省里前十名。分別一個省里文科第二名,第六名,理科第三名。 優秀的成績,美好的精神,值得宣揚。 這不,直接就往上面報了。最后蘇家屯就作為高考相關的事跡發布到了全國報上面了。 蘇家屯那張大學生拿著錄取通知書的合照也占了一個大版面。 站在c位的蘇青玉最顯眼 。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明天見。 第175章 蘇青玉雖然戴了眼鏡, 但是熟悉的人還是認得出來的。 海城蘇家人自己都沒來得及看報紙呢, 大院里的就找蘇家恭喜了。 蘇家之前因為蘇少華的老丈人家出事了, 在大院里低調了一段時間, 大家也不敢和他們家來往,生怕后面有什么事情受到牽連。 結果這都一年多了, 都沒事兒,大家也慢慢的看開了,上面可能不會因為這點親戚關系就處分蘇家,就又和以前一樣打招呼了。 蘇青玉考了個好大學,這可是在風光不過的事情了,西區的區長媳婦就和出門上班的徐美芳道喜?!澳慵仪嘤窨烧嬗斜臼掳? 去下鄉那么艱苦的環境, 還能考上大學,還是首都大學呢,可真是太優秀了?!?/br> 徐美芳一聽,立馬道, “我家青玉考上大學了?” “是啊,她沒和你們說嗎?這通知書都早拿手里了吧。年前就拿手里了?!眳^長媳婦狐疑的看著她。這要是自家孩子,早八百年就該打電話回來報喜了。這可是大喜事, 哪里會瞞著家里人。 徐美芳愣住了, 她還真沒收到信息。 如果是年輕拿到手里的, 就算寫信這會兒也該到了啊。 不過面對外人,她還是很穩得住,笑道, “說了,當然說了,打電話和他爸說的,就是她人沒回來,咱們也不急著cao辦,等人回來了,還準備擺一桌,請大家熱鬧熱鬧的?!?/br> “那是該熱鬧,這么好的大學,以后出來了,肯定是部里蹲啊。少說也是個干部了?!?/br> 徐美芳笑著點頭。 好不容易把人打發走了,她整個人就凌亂了。完全想不通為什么閨女不給他們打電話或者捎個信回來,哪怕發個電報也行啊。 這都上報紙了啊。 她趕緊出門去報停去找報紙。還真的給找到了。因為高考是大事兒,所以和高考有關的信息都是放在最上面的。蘇青玉的那個大合照就直接鋪在第一頁,路過的人都能看到。 徐美芳再三確認,確實是她的閨女蘇青玉。 而且這報紙為了夸贊知青對農村的貢獻,還把蘇青玉是下鄉知青的身份也點了出來,說她作為知青,在蘇家屯干出了成績。得到了當地老百姓和干部的支持,成為了蘇家屯的大隊書記。她在任期間建學校建廠,修路,用科學的方式種田施肥,帶領著同樣下鄉的一群知青同志們大搞發展,讓原本貧瘠的蘇家屯生產大隊漸漸富裕起來,農民同志們也得到大隊的補貼,住上了新建的房子。 在這一片欣欣向榮的環境里面,蘇家屯的社員也是知恩圖報,投桃報李,在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之后,積極的幫著這些年輕知識分子們分擔工作,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最后才取得了這樣亮眼的成績。 這文章內容,是個人看著都要覺得熱血沸騰,心情激動,大家贊揚。連報停的工作人員都道,“還是咱們海城去的知青呢,可真了不起。咱海城的娃子就是這么出息?!?/br> 徐美芳看完也覺得激動和驕傲,自豪。這是她生的閨女啊。但是過了一會兒,她就意識到不對勁兒了。 閨女在鄉下干了這么多的事情,他們竟然一點都不知道。頓時一顆心變得拔涼拔涼的。 同樣心境的還有蘇軍強。 他這會兒也在辦公室發著呆呢。怎么想也想不通,怎么閨女就沒給家里打電話報喜呢。 明明以前有事兒就往辦公室打電話的。 仔細想想,他閨女都有多久沒往家里打過電話了。 這么大的事情啊,在鄉下干了這么多事情。難道她不會想著給家里報喜嗎,讓家里人為他驕傲嗎? 這要是換做別人家的孩子,只怕見天兒的要和家里人報喜了。他們武裝部的副部長的小兒子在農場得了個獎狀,都宣傳的到處都知道了。 他家青玉干了這么多事情,怎么就不知道往家里說一聲呢。 蘇軍強心里意識到這其中的不對勁兒了,甚至心里開始有些猜測了。 聯系到上次遇到閨女,她也不回家。 他心里頓時突然有些明白了。 只是這種猜測讓他有些難以接受。,明明走的時候,她說的話那樣感人肺腑。替他去盡孝,為這個家做貢獻的…… 作為一個父親,蘇軍強實在難以接受這個想法。 他寧愿選擇相信,自己閨女只不過是想給他們一個驚喜而已。 也許過幾天她就要回來報喜了。 蘇家屯生產大隊,蘇青玉也收到了公社吳主任送過來的報紙。 吳主任滿臉喜意的告訴大家,這報紙是全國報,全國各地都能看到,這會兒估計所有單位里的人都看到了。也就是說,蘇家屯這次全國聞名了。連帶著紅旗公社也沾了光,露了臉。 為了獎勵蘇家屯大隊,公社決定今年多給他們批點化肥,讓蘇家屯好搞發展。 蘇家屯的干部和圍觀的社員們知道這事兒之后,都高興的咧著嘴笑。笑容淳樸又熱情。 一個個的談論著自己這會兒被全國人民都看到了呢。 那可是全國啊,多大的地兒,多少人啊。 蘇家人也很驕傲。 蘇奶奶還說要把報紙拿回家里表起來。其他考上大學的蘇家屯人也想弄一份,準備當做全家最光榮的獎狀一樣,貼在自家堂屋的墻上,讓所有來家里的人都看看。還塞錢給吳主任,讓吳主任幫著買一份。 這也是喜事,吳主任高高興興的應了,表示回去就讓通訊員去縣里買,買回來了就送過來。 臨走的時候,吳主任又問蘇青玉準備什么時候走。 “何書記說你走之前去一趟公社,和公社干部們一起吃個飯,道個別?!?/br> 蘇青玉道,“就不這么講究了吧,我以后逢年過節放假了,肯定還得回來啊?!?/br> “回這里?”吳主任詫異道。他可知道,蘇青玉的家是在海城啊。之前說是留這里好好工作才轉戶口的??杉胰诉€是在海城呢。 蘇青玉笑道,“這里可是我的家,我的工作也在這里,當然得回這里?!?/br> 吳主任也想不明白為啥,不過想著是人家家里的私事,也就沒多問?!安还芑啬睦?,還是要去吃頓飯的。讓你們隊里的干部也去,大家一起熱鬧熱鬧。順便談談你們隊里未來的發展計劃。何書記說了,以后你們隊里是公社重點扶持地區,先把你們扶起來,然后帶動周邊發展?!?/br> “為了工作,那我肯定去的。也就這幾天吧,我準備出發之前給你們打電話?!?/br> “好嘞?!?/br> 打發走了吳主任,蘇家人就高高興興的回家慶祝這事兒了。 還有好多鄰居鄉親們來家里串門子看這唯一的一份報紙,讓蘇衛華他們反復讀里面的內容。 讀到蘇家屯的社員同志多么淳樸熱情,多么知恩圖報,一個個的樂的合不攏嘴。已經給自己洗腦了,沒錯,他們就是這樣好。 一直到中午要吃飯,這些人才回家了,蘇家這才親近下來。 蘇奶奶樂呵呵的讓蘇衛國把這報紙給貼在堂屋里面。蘇爺爺阻止了,“這么貼著容易壞掉了,等我下午做個框,再裝一塊玻璃。建筑隊就有花劃玻璃的工具。好做?!?/br> “對,要做個框?!碧K奶奶覺得自家老伴兒聰明極了。 “咱家爺爺可真厲害啊?!碧K衛華高興道。 其他人都笑了起來。 和其他人完全高興不一樣,蘇青玉這會兒有些沉默,她想到了海城那邊也得到消息了。 本來是想到了學校之后,在打個電話和海城說一聲的。但是現在信息出來了,估計那邊也看到了。 她左思右想的,決定還是提前出發,先去海城,和那邊說清楚了,再出發去首都。 當初她和海城那邊虛與委蛇,一方面是因為人生地不熟的,只能把那邊當靠山,所以要穩住。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下鄉也算是替海城蘇家下鄉,那當然得讓他們給自己解決問題,缺錢給錢,需要人脈就給人脈。算是自己下鄉的工資了。 現在她都已經考上大學了,以后也不算是給他們家下鄉了,自然也不需要找他們家要什么。而且去了首都,她會認識更多的同學和老師。海城蘇家也用不上了。 實在不必再多做糾纏。 至于和他們和好,就像蘇家屯蘇家一樣處著,那也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