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節
他覺得蘇青玉這個同志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 有些廠子眼看著越來越不行了,都要死不活的了。這個時候要還硬撐著,那就會成為縣里的拖累。 他當了書記之后,全面了解縣里的情況,也覺得不可思議。 很多老百姓們還舍不得買成衣穿,寧愿扯布自己做衣服。但是縣里服裝廠的倉庫里面竟然要積壓了一大批成衣。 這什么概念,這說明這樣下去很不幸。得改,必須改。 他甚至覺得不止服裝廠,別的越活越回去的廠子,也是可以找個依靠的。 不能這么成為縣里的拖累。 他喊外面的秘書進來,給他安排了工作,“首先通知下去,讓下面各個養殖單位都開始試用一批飼料,如果效果好,要堅持試用,好好的發展養殖事業?!?/br> 秘書趕緊記下來了。 “再就是通知大家開個會,對了,把服裝廠的同志也找過來。沒了,就這些,你趕緊去辦?!?/br> 秘書趕緊拿著小本本去打電話發通知。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明天見。 第157章 孫書記也是個行動派, 想通了之后, 他就決定把這事情辦成。 要是換做幾年前, 他可能還要猶豫, 怕動作太大不好。 現在可不一樣了,從很多文件上傳達的思想上就可以看出來, 國家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都在尋求發展之路。 他辦不來大事兒,但是得為寧安縣老百姓多找點出路。 本來單位就不多,要是連這些單位都無法生存,還需要縣里拿錢支援,那以后遲早要拖垮下去的。 在會議上提出來之后,縣里領導還沒來得及說啥, 服裝廠領導嚷嚷開了。 堅決不同意這么干。 “咱也不能送過去給人當小的, 書記,咱們這樣做那也太憋屈了。以后總廠要是有什么想法,我們很被動啊。而且工人同志們也不能同意的?!?/br> 孫書記直接拍桌子,“服裝廠效益越來越差了, 工人福利也不如從前了吧,去年過年還從縣里拿了一筆款子支援過年福利,再這么下去, 明年后年你們怎么辦?這事情我已經決定了, 沒什么可談的, 你們回去自己做好準備?!?/br> 大領導都拍桌子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說話。 倒是林縣長道,“孫書記, 要是反而弄巧成拙,縣里服裝廠支撐不下去了怎么辦?” “問我怎么辦?當初我打仗敢沖在前面,我就不怕承擔責任。要真是有什么損失,我承擔責任,行了吧!” 其他人都不說話了。大領導連自己承擔責任這話都說出來了,那說明這決心還挺大啊。 服裝廠的領導們臉青青白白的,欲哭無淚。 他們就想不通了,怎么就突然變了呢。 之前孫書記說要主抓服裝方面,他們還挺高興的,想著縣里多關注,以后扶持的肯定多。 結果這一眨眼,沒給他們支援,反而給他們頭上找了個爹。 孫書記其實心里也不舒服,要是能獨立搞發展,誰又愿意去求人呢。 可縣里這情況,可以說是百廢待興。他也是去年才上來的,一籌莫展。這陣子到處碰壁他也知道了,自己不是干這方面的料子,所以干脆找懂的人來做。 他不懂服裝廠,他就找外面大廠來管。只要經濟發展好了,工人生活好了,不給縣里拖后腿就行。 蘇青玉從縣里回去第二天,就接到了來自縣里各個養殖場的電話了。 都說要訂飼料回去用。 每個養殖場要的量也不算大,第一批都是定的五百多到一千斤。 不過養殖場多,加起來也是一萬多件了。 量不算大,但是對蘇青玉來說是個好事兒。畢竟養豬場可和老百姓不一樣,這些公家單位不會計較花不花錢,他們喂豬也是用的米糠麥麩之類的,也是拿錢買的。所以拿錢買飼料也很正常。只要他們覺得好,以后絕對是可勁兒買。 所有的養豬場用上之后,社員們這邊的普及就更簡單。 飼料廠一直在生產,沒有停工,倉庫里面的貨可不少,各個都高興不已。蘇青玉讓他們別停工,抓緊生產飼料。這些都是消耗品,不怕堆貨。 而且這批貨送出去之后,估計要不了多久,訂單就會越來越多了。 蘇青玉看著這些出貨單,心里感慨,果然組織一句話,比她說破嘴皮子都管用。還是要緊緊的抱著組織的大腿不動搖。 蘇衛民也趁著這股東風,讓自己的下線們到處搞宣傳,連之前在黑市的那批人都動員起來了,讓他們從自己這邊拿貨,可以便宜一點,他們這些人就可以在中間賺個差價。 黑市的光頭老大道,“衛民兄弟,這東西真好?” 蘇衛民道,“絕對好,你想想,十來個月才出欄的豬,半年就出了,這得節省多少時間,多賺多少錢???咱都長時間合作了,不可能騙你們的。要不然這生意以后還怎么做?你們還不知道吧,縣里都下通知了,各個養殖場都要用這個。要是不好,政府那些當領導的能推廣?人家不比咱們聰明?我琢磨著再過不久,這東西得比豬rou還稀缺。咱這整個寧安縣可就一套機器生產呢?!?/br> 光頭老大立馬一拍巴掌,“行,咱定個兩千斤?!?/br> 蘇衛民翻白眼,覺得他們不夠大氣。 “咱這手里暫時沒那么多錢,等咱有錢了再加?!焙谑薪M織負責管賬的人道。 “行,好歹合作這么久了?!?/br> 蘇衛民又打聽他們準備賣哪里去。 黑市的人是不準備說的,但是見蘇衛民不高興了,想著長期合作,和這些單位合作機會多,總不能得罪人,就和蘇衛民透露了點兒。 原來在寧安縣里面不止公社大隊養殖場,其實還有一些養殖場藏在深山當中。這些養殖場都是幾個人合伙開起來的。直白點說,能稱得上一句資本家了。 這些人養豬可賺錢了,要是運氣好,豬沒生病,這一年能賺大幾千呢。 聽到這數目,蘇衛民當時的眼睛都直了。 原來自己做生意,這么掙錢啊。 回去之后,他就立馬找蘇青玉說了這事兒。 蘇青玉倒是沒稀奇,這事兒她以前也聽過,膽子大的人,啥時候都能做生意。當然風險也更大而已。 見蘇衛民魂不守舍,她道,“你不會想去吧?!?/br> 蘇衛民咳了咳,“沒,我也沒啥本錢,就覺得人家比咱們正經上班的掙得多?!?/br> 蘇青玉道,“二哥,不是我潑冷水,這做生意不說合不合法,但是風險也大,你只說人家養豬一年賺大幾千,你咋不說人家要是遇著豬生病了,虧多少錢呢?你像做生意我不攔著你,但你得有足夠多的見識。在廠里是賺的不如別人多,可你學習機會多。等你成長好了,你要去做生意,我不攔著你?!?/br> 蘇衛民清醒了點兒,又摸了摸腦子,“那我走了,咱們隊里廠子咋辦???” 蘇青玉笑道,“離了張屠戶咱也不吃帶毛的豬啊。你要是有理想,我還能攔著你?” 她雖然想培養蘇衛民,但是也不會說蘇衛民走了之后這廠子就沒其他人了?,F在她就在單位實行的一帶一,師帶徒和干部培訓制度,就是為了以后培養管理干部做打算的。等以后她走了,只要制度還在,這廠子就會不斷的運行下去。 蘇衛民心里放松了點,看著蘇青玉道,“妹兒,其實你比我聰明,你以后去做生意,肯定掙錢?!?/br> 蘇青玉擺手,“我不喜歡掙錢,我只想做點有意義的事兒。錢這東西夠用就行?!?/br> 蘇衛民突然不知道說啥了??傆X得自己和青玉說這些賺錢的事兒,挺沒臉的。 兩人正說著話,蘇青玉桌上電話響了起來。 她接起來一聽,眉眼都亮了。 電話是公社何書記打過來的,說縣里已經決定了,想試試蘇青玉說的那個方案。具體事宜,得蘇青玉過去和專門負責這事兒的人溝通,然后從中牽個線。 蘇青玉道,“保證完成任務?!?/br> 掛了電話,她立馬起身要去找大隊干部們交代工作。 蘇衛民道,“你去干啥???” “發財去?!碧K青玉笑著拎包就走。 蘇衛民:“……” 大隊干部們現在工作基本上不用蘇青玉cao心了。各個干勁十足,每天忙里忙外的都沒閑著。 所以也不用蘇青玉多費心,只交代一句,讓把修路建房子的工作,以及飼料廠廠房建設工作做好就行。 “還有咱們油料基地,麥子基地,都多去關心關心。好歹是給咱們種的?!?/br> 干部們知道她這是要出去辦重要的事兒,都認認真真的應了。 蘇衛國拍著心口表示他一定看好隊里,不會出任何問題。 交代好了,蘇青玉就坐著拖拉機去了公社,給何書記說了一聲之后,才去了縣里報到。 縣里為了服裝廠改革的事情,還成立了一個小組。孫書記直接擔任小組組長。 蘇青玉聽說的時候還挺詫異,就一個服裝廠整改,怎么也不至于讓孫書記擔任組長啊,他老人家多忙啊。 還是孫書記秘書偷偷和蘇青玉說了會議上孫書記力排眾議,一力承擔責任的壯舉。 “蘇青玉同志,這件事情,你可真要好好辦啊。孫書記可真是頂著壓力來做的。除了你這邊之外,孫書記自己本人也是和省城服裝廠,還有之前老朋友們介紹的單位在聯系。這些廠子都沒表態,說要考慮?!?/br> 蘇青玉頓時肅然起敬。 每一位勇于為了老百姓生活承擔壓力的干部都值得尊敬。 本來她也只是想給縣里一些回報而已,現在孫書記這么干,她還真是要下十二萬分的力氣把這事兒辦成了。要不然虧心啊。 在辦公室里見了孫書記,他正在和小組成員統計服裝廠的資產明細,看看目前服裝廠的具體情況。 他眉頭緊皺,一看就情況不大好。 縫紉機都很老舊了,勉強能用。但是這效率肯定不如新機器的。另外就是那些堆積的服裝,以及布料,都讓人頭疼。還欠著外債。 蘇青玉喊了一聲,他這才發現蘇青玉他們來了。趕緊讓他們坐下來商量。 “小蘇啊,這次的事情你應該清楚了。這些明細你也看看。你看看和那些大廠能不能談,能談的幾率有多少?” 蘇青玉看了一遍,了解之后,將資料放下,“這些資產成功率百分之三十?!?/br> 孫書記:“……” 蘇青玉道,“但是加上我們縣里領導的重視,能往上加百分之二十。另外我們的地理位置,能加個百分之十。所以我們有一大半的幾率可以成功?!?/br> 孫書記詫異道,“我們地理位置也能增加?” 蘇青玉點頭,“當然,我們雖然是小縣城,但是我們只要掛上大廠的名字和招牌,誰知道生產地是哪里?所以偏僻不偏僻這不重要。但是我們這邊去各大城市的路也是很方便的,運到省城,然后進行分流。比從海城直接分流要方便很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