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節
蘇奶奶小心的拿下來,“這個老貴了吧?!?/br> “不貴,有票就好買呢,你們放心吧?!?/br> 話是這么說,蘇奶奶還是不信的,知道青玉這是在敷衍她。 她心里就覺得開心,還酸酸的。 這么多娃子,最后還是一個不是她養大的孫女最孝順呢。以后她養肥豬賣的錢,都存著,給青玉當嫁妝。 兩孩子也拿著餅干高興的吃著,邊吃邊鼓著腮幫子說著謝謝姑。 等陳愛蘭端著雞蛋面條出來了,蘇青玉又把蘇葉的手表給了她,讓她等蘇葉放假回來的時候給蘇葉用。 看著手表,陳愛蘭都有些手足無措了。 這東西可貴了。 蘇奶奶道,“買這干啥啊,這么好的東西自己留著?!?/br> 蘇青玉笑道,“葉姐都二十多的人了,該一塊手表了,在縣里也讓人高看一眼?!?/br> 而且幾十塊錢雖然多,可她也負擔得起。 陳愛蘭感激的都不知道怎么說了。 就覺得青玉這是把心窩子都掏給自家了。連手表都給葉子買了。 “青玉啊,嬸兒謝謝你,嬸兒沒別的本事,以后要是有人欺負你,你喊我去,我幫你拼命。還有你叔,你哥他們都得拼命?!?/br> 蘇青玉笑道,“就一塊表,拼啥命啊。主要還是葉姐進步大,我看著她的改變,心里高興。她要是不好,我也不能給她買啊?!?/br> “那也是你教得好?!标悙厶m笑道。 蘇奶奶寶貝一樣的戴著自己的老花鏡,“你知道就好,以后給我們家青玉走飯的時候,多放油放rou。別扣扣索索的就行?!?/br> 陳愛蘭:“……”這老太太就喜歡攪渾水。 她不好和老太爭,就對著自家三個兒子罵道,“你們看青玉對葉子多好,你們也學著點,平時也給meimei們買點東西?!?/br> 最小的蘇愛華捧著書道,“等我賺錢了,我一定給青玉姐和葉姐買好看的衣服?!?/br> 蘇衛國:“……”他一個大老爺們去哪里買東西? 蘇衛民捏了捏耳朵,“她們比我們有錢多了?!碧K葉雖然是售貨員,可她也是有獎金的。人家每來換一斤油,她都有一分錢獎勵。青玉就更不用說了,他的工資都是青玉發的呢。 陳愛蘭只覺得這兒子不會來事兒,伸手就對他后腦勺一巴掌。 蘇青玉邊吃著雞蛋,邊看著他們笑。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明天見。 見到親們問男主啥時候出現。 我得說一聲,男主還要一陣子呢,不著急。要等蘇青玉念大學之后了。他現在也在自己的領域里努力著呢,要是他不能成功,就憑著他的三觀理念,可能都見不到青玉,就算見到了,青玉也不會給他一個眼神。 另外這文會比較長,很多建設的細節我也寫的很清楚,所以節奏會比較慢。因為不想一下子就寫蘇家屯辦了幾家廠,修了幾條路什么的,我想寫這個建設的過程。一步步的走出來的那個過程。 第145章 鄉下生活當然比不上城里, 但是這些老工人第一天也休息的很好, 最起碼沒有他們想象中那么難受。這會讓六月中旬了, 但是隊里竟然給他們配備了蚊帳。所以一晚上睡的挺好。 起來就一起去食堂吃的早飯。吃的是白面饅頭和稀粥咸菜。 老工人們偷偷嘀咕, “這農村日子過的也不錯嘛?!?/br> 給他們加咸菜的牛嬸兒喊道,“啥不錯啊, 以前可不這樣呢。以前我們老隊長不頂事兒,過得又苦又窮。你們要是那會兒來,得吃黑面饅頭?!?/br> 旁邊正在收拾鍋碗瓢盆的蘇有福媳婦頓時鬧了個紅臉。 周先梅好奇問道,“那現在怎么過這么好了?” 牛嬸兒就來勁兒了,“當然是我們換了好領導唄。咱書記和隊長,帶著我們隊里的知青娃娃們, 年輕娃娃們一點點的做起來的?!?/br> “就是你們那蘇書記?” 有人問道。 牛嬸兒笑道, “那可不,就我們蘇書記。別看她年紀小,可有本事了。一來就給咱們隊里辦廠,給咱們隊里找出路。建廠, 教咱們養豬,建學校教娃娃們念書,這不, 這來了也就快兩年時間吧, 咱們隊里路也修了, 新房子也修了,還建了廠?!?/br> 這些老工人們滿臉驚訝的互相對視。 似乎想不到,昨天見到的那位年輕書記, 還有這樣大的本事。 牛嬸兒又感慨道,“有沒有本事咱就不多說了,關鍵是人也特別好。那真是賺一分錢就給咱花一分錢啊。隊里的豬仔便宜賣給咱們,油也讓咱們能換著吃,還補貼咱建房子。你們說說,這么好的人,哪里去找?!?/br> 這些老工人們心里都升起了一股敬佩。 他們又想起這次這位書記說的,建廠子就是給為了生產飼料給隊里社員養豬。 這是多么偉大而無私的想法啊。 他們作為這件事情的參與者,也感到很光榮。 吃完飯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要去參與工作了。 聽說機器沒回來,就提出先安排工人學習點理論知識,他們雖然是普通工人,但是都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的。 蘇青玉則是一早跟著隊里的貨車去縣里提貨。 等到中午,才將一整套的生產設備給拉回隊里了。 每次新設備回隊里,隊里的社員們都要放個鞭炮,寓意著以后紅紅火火。 特別是看到機器進了廠房里面,各個都高興的歪了嘴。 不止是因為又多了工作崗位,以后能賺錢了,還因為這廠子是為了隊里養豬才辦的。 現在家家戶戶的基本上都養了豬了,這可和大家緊密相關的。 好多老爺們老大娘們就聊起來了。 “豬吃了這個真能長的更胖嗎?” “肯定啊,聽說比豬草胖,就是rou沒之前那好吃?!?/br> “沒聽人家城里來的顧問說嗎,吃豬草的叫土豬rou。好吃。吃飼料的長得胖,但是啥口感不行?!?/br> “那吃飼料的就是洋豬rou?還別說了,洋人哪有咱們自己人好,洋豬肯定也比不上咱們土豬rou好吃?!?/br> “……不都是rou嗎,要我說啊,還是樂意吃洋豬rou。洋人的東西不吃白不吃?!?/br> “那不也是你自己養的嗎?” “……” 蘇青玉出去這幾天,進修班是早就把飼料廠的人選好了的。安排了二十個人,到時候只選十個人當工人,剩下的十人走位預備役,等以后廠子擴大了,再直接安排上去。 所以這次在廠里學習的還是二十人。 蘇青玉的意思是,讓他們輪流在每個崗位上面都學一陣子。這三個月下來,一定要把每個崗位的工作流程都吃透了。等以后甭管誰離開廠子了,這廠子都有人頂著。 學校里的老師們和這些年輕人們說了,這些顧問可都是花錢從大城市請來的。要是不好好學,這就是浪費隊里的財產,是阻礙隊里發展的罪人。 可把這二十個年輕人給嚇壞了。沒誰敢不認真學的。 連家里的老人們都在念叨,“也就是你們趕著好時候了,在家門口就辦廠,隊里還把人家顧問請咱隊里來教你們。這要是在舊社會啊,你去當學徒,都得先給人白干三年才能學本事的?!?/br> 所以哪怕才剛開工,這些年輕工人們也都勤勤懇懇的跟著師傅學,等師傅們休息之后,他們還自己加班加點的研究。 連周先梅他們這些老工人都念叨,“這些年輕人可真有那股沖勁,有我們年輕那會兒的精神?!?/br> 其他老工人們都笑了。 這還真是,他們年輕那會兒多認真工作啊。為了趕生產,各個都累趴下了也不樂意下生產線。 后來就不行了,年輕人們可不如他們那一代了,學會磨洋工了。 沒想到這些鄉下年輕人們倒還是很能吃苦的。 安排好了飼料廠的工作之后,蘇青玉又忙著去重新調整隊里的加米廠和小紅旗糧油廠的關系。督促生產工作,這畢竟關系到后續的欠飼料廠的尾款問題。 之前加米廠就是為大伙兒服務的?,F在并入了小紅旗糧油廠了,成為了小紅旗糧油廠里面的糧食部門,之前負責管理加米廠的李聰現在也是糧食部門的主任。 蘇青玉來檢查工作的時候,他就保證道,“領導,你放心吧,我們加米廠保證保質保量?!?/br> 李聰是當初和蘇青玉一起下鄉的,身材瘦小,但是他是第一個緊緊抱著蘇青玉大腿的男知青。 之前被稱為狗腿子,至今還在被男知青稱為書記的頭號跟班。 蘇青玉也挺滿意他的工作態度,笑著道,“這批糧食和油都是要拿去海城抵債的,可不能搞砸了。人家支持咱們搞建設,咱們不能讓那些單位寒了心?!?/br> 李聰感動道,“是啊,我心里一想到我們搞建設,四面八方都支持,心里就特別感動。這批米面我們保證質量一定好。在各個大隊收購的工作我們也是很認真的,社員同志們也很淳樸,給的都是家里的好糧。個別社員同志雖然有小心思,都被我們明亮的眼睛給找出來了?!?/br> 蘇青玉笑道,“等這批債還完了,年底能賺錢了,給你們放假回去過個好年?!?/br> 李聰高興極了,“真回去啊?!?/br> “回去,還給你們發米發面發油?!?/br> “我保證完成任務?!?/br> 蘇青玉笑著點頭,心道我可沒騙人,今年高考之后,還真要放年假,準備上大學了。 米面部門的知青們知道干得好,過年能放長假回去過年,都高興的不得了,干活都有勁兒了。 蘇青玉琢磨著等飼料廠出貨了,她還得去推廣一下飼料。畢竟機器花了那么多錢,以后肯定是要賺回來的。 今年加上米面,這錢就差不多還清了。明天開始,蘇家屯就真的是不斷進賬了。 到時候她就算去外地上學也能安心了。 蘇青玉他們回來第三天,蘇家屯飼料產第一批飼料就出來了。 朱琳高興的過來喊蘇青玉過去看。 蘇青玉到的時候,好多干部都來看新鮮了。連張明這個養豬場的場長也來了。都在圍著一袋飼料研究。 一粒一粒的飼料,仔細聞,還帶著一股糧食的香味。 蘇衛國也過來抓了一把看,“咋覺得豬吃的比咱們人吃的還好啊。你瞅瞅,咱自己吃的東西都不用這么麻煩呢?!?/br> 蘇青玉也抓了一把聞了聞,笑道,“那能一樣嗎?誰讓你得靠它們賺錢呢?做了貢獻,還不許人家吃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