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蘇青玉勵志建設新農村,她當然也知道要搞規劃啊??伤欢趺匆巹澮粋€村子。 這太專業了,所以她不敢隨便指手畫腳,現在也找不到搞新農村規劃的人才,只能指望以后時代發展了,下次村子再建設的時候,從外面請專業人士來搞這個。沒想到隊里就有人才啊。 她就說了,這些老教授們都是寶藏啊。 蘇青玉高興道,“張老師,那咱們村子該咋規劃???” 張教授一臉認真嚴肅,“我得知道你們未來的大概發展規劃。生活區,種植區,辦公區,廠區……這都是要通過未來發展計劃來規劃?!?/br> 太好了。蘇青玉立馬道,“計劃咱們有,我帶您去了解一下?!?/br> 蘇青玉這會兒特別慶幸自己做啥都是有計劃的。 她領著張教授在隊里走了一圈,說了自己的發展想法。 比如說以后要有專門的種植區種植油料支持榨油廠,榨油廠發展規模大概會有多大。還有除了榨油廠之外,還要留土地蓋別的廠子。 張教授聽完之后,心里驚訝,又很感慨,“沒想到你的理想也很大,這可不容易……不過也許有可能。要真是能發展成這樣,那這里的老百姓生活的可不比城里差?!?/br> 蘇青玉道,“有土地有房子,咱差的就是賺錢和生活的便利。以后城里人有啥,咱也要弄啥?!?/br> 張教授激動道,“真想早點看到那一天,你放心,三天時間,我就能把規劃圖做出來。我在這里這么久了,對這里都很了解,沒問題的?!?/br> 有了張教授的加入,這建房的計劃又要改一改了。 最起碼房子肯定不會在原本的宅地基上面蓋了。 因為現在大隊的房子就是蓋的亂糟糟的,這里一棟,那里一棟的。 蘇青玉又找隊里人干部們開會商量這事兒。 蘇衛國覺得這事兒有點難度,“社員們在老地方都住慣了……” 蘇青玉道,“愿意的一家再多補貼三十塊。算是精神補償吧?!狈凑齻嗖怀盍?。而且她這也相當于拆遷了,要是按著以前的算,那補貼的錢可不止這些。也就是現在社員不懂拆遷這回事,一心只知道住新房是好事兒。 蘇衛國:“……” 蘇大寶咳了咳,“真要搬啊?!?/br> “搬,要不然以后廠里的車子進廠子,出大路都不方便。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隊里的路也能規劃一下,咋樣也要留一條路通車。誰知道啥時候車子就得進隊里呢?到時候總不能拆房子是不是?而且如果在老宅上面蓋房子,他們那房子都得拆,到時候修新房子的時候他們也沒地方住。還不如現在在別的地方蓋房子,新房子修著,老房子借他們住著?!?/br> 對隊里發展好,大家當然得多考慮了。 按著青玉那規劃,這以后隊里要建的東西還挺多的。是得好好規劃。 張主任平時就是做思想工作的,她提議道,“那就先和社員們說說,看看他們的反應?!?/br>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十點見。 第108章 做思想工作的事情, 蘇青玉就交給各個大隊干部們了, 給他們分了任務, 負責做哪些戶的人家。 和社員們說的時候也別只顧著說啥支持建設之類的。社員們目前還沒有那么長遠的目光和格局, 得站在社員的角度說。 說是隊里考慮到了蓋新房期間天太冷了,不好找地兒。又說以后隊里往那邊發展, 住的離那邊近,以后生活更便利了。 另外隊里還給大伙兒補貼錢呢。 你說你啥也不損失,就多給三十塊錢,那不是白給的? 干部們統一了口徑,才去各自負責的小隊開會。 各家各戶的還在為是否要蓋房子激烈討論呢,隊里又出這新的規定了。 一聽要搬, 社員們都還挺著急。 特別是老年人。想著到底是祖上留下來的地基呢。 大隊干部們就勸他們了, “這祖上的地基,那不也是以前分的嗎,咱蘇家屯也是幾百年前才搬過來呢,老祖宗們不是說搬就搬了?咱隊里榨油廠那還是老祖宗們開會的地兒呢, 還不是成了廠房?現在是為大家好。你要蓋房子,這大冷天的住哪里???住隊里車子都進不來,磚塊怎么來啊, 還得人一點點的背, 大家不干活了?最重要的是, 這三十塊你不要了?隊長和書記家里都同意搬了呢,跟著干部家里走,還能吃虧?” 當然, 事實上蘇爺爺和蘇奶奶也是不想搬的,可為了自家孫子和孫女,也就只能咬著牙搬了。反正搬哪里,不都在蘇家屯嗎,也就往旁邊挪一挪,先挪的還能挑個好地方呢。 關于挪地方的事兒一共鬧了好幾天,才算是定下來了。 最終還是那三十塊錢的補貼誘惑大,想著就挪個位置,就能住上新房,還能省下不少錢。日子過的太苦了,住的地方漏風漏雨的,那點兒啥精神層面的追求也就沒法追求了。好歹還留在蘇家屯呢,又不是去了不認識的地方。想想當初為了支持別的地方的建設,從附近大隊也搬走了好些戶人家呢,人家那是真的離開老家了。這么一比較,自家這算啥??? 好些人就同意了,有人帶頭后面就不難了。甭管需不需要蓋房子的,反正都在同意書上簽字按手印了。 這會兒張教授的規劃圖也畫好了。 根據蘇青玉之前提供的規劃信息,張教授一共給蘇家屯劃分了幾個區,種植區、養殖區、教育區、住宅區、休閑娛樂醫療衛生區、工業區。 每個區之間都連同著一條大道。到處都是通的。 而光是住宅區,張教授就花了很多心思,將住宅分布也規劃了,每家每戶門前都有一條路可以通車,考慮到農民同志喜歡種東西,還給規劃了后院。 經過這么一規劃,原本凌亂不堪的住宅就顯得錯落有致了。 蘇青玉看著住宅圖紙,情不自禁的感慨,“新農村啊?!?/br> 她曾經也想把自己的故鄉改造成這樣,只不過平房變成小洋房,泥土地變成水泥瀝青地,村子里裝著漂亮的小路燈。種著好看的花花草草。 這些對于現在的她來說,還差好大的距離啊。 大的規劃做好了,蘇青玉就得去公社搞定磚塊的事兒了。 這還是她上任之后第一次來公社匯報工作。 吳主任見著她了,笑著連連道喜,“蘇書記來啦?!?/br> 蘇青玉笑著道,“您可別千萬別這么喊我,我聽則咋不習慣呢?!?/br> 吳主任道,“多聽著就習慣了。正好你過來了,把你黨費交了?!?/br> 蘇青玉:“……” 這年頭入黨的預備期是已經取消的,組織上批準就是黨員了。 蘇青玉要當大隊書記,她當了積極分子滿一年了,組織上就直接給她批了。 叫了黨費拿了證書,蘇青玉就和吳主任談事兒了。 “你現在作為一個大隊書記,你不去找何書記匯報工作,找我談?” 蘇青玉道,“吳主任你不是管著磚瓦廠嗎,這事兒必須得和你談好才行?!?/br> 說起磚瓦廠,吳主任還挺高興,油廠給他們搞宣傳之后,縣里好些單位來找他們拉磚塊了。愣是多了一筆收入。 吳主任就笑道,“怎么,又給我們增加效益來了?” 蘇青玉彎著嘴一笑,點著頭道,“您還真是說中了,即使送效益過來了。我想著吧,靠縣里扶持磚瓦廠,還是不大可行,還是靠咱自家人。這不,我就呼吁我們對于社員都蓋新房子了。大家都很積極參與。讓我過來和隊里磚瓦廠談磚塊的事情呢。這要是蓋下來,咱公社最起碼一年的活都沒問題了?!?/br> “啥,等等,你剛剛說啥?”吳主任手里的搪瓷杯子都差點摔了。 蘇青玉一字一句道,“我們大隊要建新房。舊房換新房?!?/br> “都建?” “對,都建?!?/br> 吳主任將搪瓷杯子一放,“你不是騙我的吧,你們隊里社員這么富?”他一臉不信任道,“我承認你們是發展的比較不錯,但是……時間也不長,你們社員應該也沒這么多錢吧?!?/br> 蘇青玉道,“是啊,他們錢肯定不夠,所以我們大隊承擔三分之一的費用?!?/br> “……” 吳主任這下子真的拿不穩杯子了,“你知道這是多少錢嗎,你們蘇家屯少說也有兩百多戶吧?!?/br> 蘇青玉認真道,“剛統計過了,除掉那些絕戶空房,還剩下兩百八十八戶。不過以后可能會建設房子的也就只有兩百五十三戶,其余都是孤寡老人,他們不用修新房子,回頭隊里給他們修單間住?!?/br> “……你知道這得花多少錢嗎?你們拿得出來嗎?” 蘇青玉笑道,“所以我這不是來找公社求助嗎,磚瓦給咱算便宜點?!?/br> 吳主任激動道,“我就是再便宜,我也得收成本價吧,那也不少啊。你一家一戶的就算貼一百,你也得貼兩萬多塊,你們隊里有錢嗎?” 蘇青玉連連點頭,“有有有,咱隊里這不是有廠子嗎,一直要賺的。我的意思是這樣的,咱房子修好了之后,每年年底和你們結算一次,行不行?” 吳主任見她還堅持,差點激動的心都要跳出來了,“我一年結算一次,你們就能拿得出錢來?” “當然能,您得相信我們。我們這個計劃也不是說馬上就完成,是每年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隊里都算過了,沒啥壓力?!?/br> 吳主任知道他們這是決定好了。 他直接道,“你說你這是圖啥啊,剛當上書記你就給自己找這么大事兒做……” 說實在的,蘇青玉這同志真是他碰到的,魄力最大的一個大隊干部了。 不,應該是說目前為止碰到的魄力最大的干部了,連縣里領導都不敢這么干吧。 蘇青玉笑道,“還不是圖大家過的好。要不然我當個書記不白當了嗎?” “行吧,我這邊沒問題,你去和何書記說,他同意了,我二話不說?!眳侵魅胃纱喟咽聝和平o何書記了。 蘇青玉立馬站起來,“行,有您這句話就沒問題了?!?/br> 何書記和吳主任的反應是一樣的,喝到嘴里的茶都給噴了。 這要換個人來說這事兒,他得把茶杯都給扔人家腦袋上面去。這不是胡扯嗎? 但是蘇青玉好歹做出成績了,他就沒急著扔茶杯。 “考慮清楚了,大隊干部們都有信心?” “有信心,十分有信心。我們算了這筆賬,因為大家都要蓋房子,所以家家戶戶互相幫忙,省下建筑工人的費用,然后磚塊咱自己公社燒的,成本肯定低。咱一年結算一次,一年的時間賺錢,還是很有把握 ?!?/br> 蘇青玉真誠道,“何書記,我們蘇家屯如今發展計劃很明確,提高社員的幸福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我們才能夠發展起來。我們蘇家屯也很愿意做第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人,真正的起到模范作用?!?/br> 何書記也很真誠道,“那我得先露個底兒,咱公社到時候是沒錢補貼你們的?!?/br> 意思是搞砸了自己擔著。 蘇青玉笑道,“咱不要補貼,咱只要公社的磚塊賒給咱們用用?!?/br> 何書記長出一口氣,“行吧,你去和老吳說說,看看怎么辦。然后就是步子別邁太大,一次別建太多房子?!?/br> 蘇青玉聽他答應了,高興不已,“您放心,咱一定摸著石頭慢慢走,爭取不摔河里,給大伙兒走一條道出來?!?/br> 自己公社的磚瓦廠,那就好辦了,手續也不復雜,讓他們到時候拉的多少磚塊就打欠條就好。 等蘇青玉走了,吳主任就去找何書記,“何書記,你說蘇家屯這事情能辦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