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其他人都感慨的笑了笑。 以前在農場的時候,還會盼著哪一天能夠回家,回到曾經的崗位去。 現在倒是也沒那么期盼了。 反正在哪里, 不都是教育學生嗎? 只是想著以前的那些老同志們,心里還是有些唏噓。 不止學校老師們花費心思,各家各戶的家長也很重視。 自從隊里有了機械沒那么忙碌之后,學校里面每周一次的家長會可不少。不知不覺的,他們都已經開始把叮囑孩子寫作業這事兒當成了一件重要事兒了。 來蘇衛國這個當大隊長的也不例外,回家第一件事兒就是檢查孩子學習。 “你們爸我可是大隊長,你們要是考不好,我多沒臉面啊?!?/br> 蘇衛國嚴肅的教育孩子?!疤貏e是狗蛋。你是男娃,你責任重大!” 蘇狗蛋抗議道,“我有大名了,別總是喊我的小名字。我叫蘇明磊,我青玉姑給我取的大名,光明磊落!” 蘇衛國:“……甭管叫啥名字,反正你要學習?!?/br> 蘇狗蛋道,“爸,你說我,你連我的題都不會做呢?!?/br> 蘇衛國頓時憋紅了臉,“你個小兔崽子。那不是我從來沒見過嗎,誰讓你們老師出那么怪的題目的?!?/br> 蘇狗蛋道,“我們沈老師說了,聰明人都會做這題目的?!?/br> 家里人頓時都笑了起來。蘇衛民道,“哥,不是我說你,也該好好學了,沒準我啥時候就趕上你了?!?/br> 蘇衛國道,“我這不是工作忙嗎?” 蘇奶奶不給面子,“借口,青玉不比你忙?你瞅瞅她現在也每天上課呢?!?/br> 蘇衛國:“……我也學,忙完我就找書看?!?/br> 晚上蘇衛國回到家里,就看見自家媳婦趴在小桌子上寫寫畫畫的?!案缮赌??”他背著手湊過去看。發現自家媳婦竟然在寫記錄。 要知道,他媳婦可是沒念過書的。 劉巧巧頭也沒抬,“別打擾我,我在做記錄呢,今天我又從我們張場長那學著點東西了。我得記錄好?!?/br> “你啥時候學會寫字了?” “早就在學了,學校每天都開班,我空了就去上課啊?!眲⑶汕勺孕诺?。 蘇衛國:“你學幾年級了?” “我不學那些,我學實用的,就學識字和算數就成了。哎呀,你別打擾我了,我這待會兒忘了?!?/br> 說著也不理他了。 蘇衛國:“……” 一晚上,蘇衛國都沒咋睡好。他突然發現,這全家人里面,自己竟然開始慢慢的落后了。 以前除了衛華,他就是最有文化的,現在別說衛民和葉子了,就連他文盲媳婦都開始嫌棄他了。 第二天一早,他就提出要去上學了。 沒有得到意料之中的表揚,只有陳愛蘭說了一句,“是該追求上進的?!?/br> 蘇青玉也笑了笑。 她也沒勸衛國學習過,畢竟都把人扶上大隊長的位置了,她不可能一直扶著蘇衛國,要他自己學會成長,學會改變思想。 要不然他咋撐得起一個大隊? 現在蘇衛國自己能看清楚自己的狀況,說明他又進步了,知道認識自己的不足了。 八月份中旬的聯考,蘇家屯的紅旗公社附屬學校還挺重視的,還特意拉了個橫幅,讓孩子們更很有儀式感。 加上中學的考試,整個聯考的時間也就兩天。 老師們多,所以批改試卷也快。 基本上才三天時間,就把各班的成績都總結出來了。 這次考試成績還算不錯,比蘇青玉想的要好。 畢竟這些孩子之前都是沒怎么念書的,也就是重新復習而已。 這次考試,及格人數占大部分,其中八十分以上的占了百分之三十。九十分以上的,占了百分之十。 學校還專門搞了個頒獎儀式,給獲獎的孩子們頒發了獎狀和獎金。 得獎的孩子們個個笑的小臉開花的,驕傲的挺著小胸脯。 但是考的不怎么樣的孩子卻個個愁眉苦臉的。 老師一問咋了,就說擔心回去挨打。 這些老師們還真怕孩子回去挨打,就和蘇青玉說了這事兒。 蘇青玉笑道,“沒事兒,不會挨打的。他們心情好著呢?!?/br> 蘇家屯的社員們心情確實好。 因為地里的莊稼長得好啊。 不,應該說是那大片的開荒出來的土地上的莊稼,真的比他們往年種的莊稼長得好。 而且因為沒報計劃,所以這第一茬莊稼,都是屬于隊里的。他們又能多分一些糧食了。 這種的還是黃豆呢,到時候分到手里了,都拿去榨油廠換油吃,年底又能換成錢。 一個個笑的牙不見眼的,見面就議論這事兒,倒還真把孩子考試這事兒扔一邊了。 等孩子回來老老實實交代沒考好了,也沒多生氣,反而還笑瞇瞇道,“沒事兒,下次努力就成。今年咱家多吃油,把腦子好好養養?!?/br> 準備挨打的孩子:“……” 第二天,孩子們個個挽著袖子主動去田地里幫忙搶收了。嘴里念叨著感謝大豐收。 學校里也和之前蘇青玉安排的一樣,考的好的老師直接放假了回城里了。 差不多一半的知青都能回去。隊里給開了證明,拖拉機手蘇小山特意送他們去縣城車站坐車回家。 蘇青玉和蘇衛國站在榨油廠門口,看著那些知青們坐上拖拉機離開的樣子,和旁邊的蘇衛國道,“哥你看到沒?” “啥”蘇衛國不解。 “咱們隊里還是缺人才啊。他們一走,你看一下子少了多少知識分子啊。誰能保證,他們能一輩子待在這里呢?!?/br> 蘇衛國一個激靈,心里慶幸,幸好隊里建了學校,現在孩子們都在接受教育。隊里的年輕人也在接受再教育。 要不然這些人一走,隊里還真不行。 “妹兒,你說以前咱咋就不早點把這些人用起來呢,哎……” 蘇青玉笑著道,“也不晚,以后咱隊里學校開夜課,讓年輕人每天學習機會更多。不止如此,我還要讓隊里年輕人都學會開拖拉機。都學個一技之長,不會要用人的時候,沒人用?!?/br> 蘇衛國這會兒已經覺得隊里缺人才了,聽到蘇青玉要大力培養本地人才,自然全力支持,“行!” 對于知青們的離開,最沒有感覺的就是蘇家屯的社員們了。 因為今年大隊壓根就不缺勞動力。 除了隊里本就有的機械之外,蘇青玉還從機械廠也定了機器幫忙搶收。 幾臺收割機一起行動,地里收割的活壓根就不是事兒。 幾天的時間,就收割了一大片了。他們先把試驗田的大豆和玉米給搶收了。 大伙兒高高興興的一稱重。 蘇大寶最后再一算賬,發現這試驗田的大豆平均畝產竟然一百零幾公斤了。 這產量可不低啊。 要知道,之前他們也種過,畝產也就七十多公斤。 雖然這豆子還沒曬,但是后期曬一曬,也肯定有九十多斤。 這可是足足多了二十公斤的差距啊。 大伙兒再一換算成油水,更不得了了。 二十斤豆子能換好幾斤的油呢。省著吃能吃大半年了。 “這大城市的種子,就是不一樣啊?!?/br> “這要是以后都種這個,咱真是有吃不完的油了?!?/br> 隊里社員們各個高興的議論紛紛的。 大隊干部們也高興啊。 這可都是今年多出來的收成。另外還有玉米沒算呢。 “今年這個秋收啊,咱隊里糧倉都要塞滿啦?!?/br>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明天見。今天沒法寫第三章 啦。 啊啊,不好意思,我單位寫錯了。是公斤 第97章 蘇家屯大隊的試驗田, 連公社也很重視。 何書記還特別安排時間過來看他們搶收。本來還說安排隊里民兵團同志過來幫忙的, 結果都收完了?,F在蘇家屯的人已經在收其他的糧食了。按著這個速度, 基本上能夠全部收完。 再一看那畝產的數量, 高興的合不攏嘴,“好啊, 這樣好啊,這說明咱們這試驗田成功了?” 蘇青玉道,“我們還沒和海城聯系,不知道其他試驗田的情況,但是咱們這確實比往年收的多了?!?/br> “以前就是豆子畝產太低,這才沒種多少。要是能夠一直收這么多, 那可就好了?!焙螘浻行└锌?。 他們搞基層工作的, 最看重的就是糧食。 只要老百姓不餓肚子,能吃飽喝足,那就是最大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