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蘇青玉推著公社的自行車也來荒地看熱鬧,聽到大伙兒說欠債的事兒,就笑道,“欠債怕啥啊,又不是還不起。我們馬上就能開榨油廠了,另外縣里機械廠還要免費給我們提供幾年的機械用。幾年的時間,我們隊里還不能共同富裕起來?那也太小瞧了咱們蘇家屯的老鄉和知識青年們了,是不是?” 這信息量可就大。 因為之前事兒沒談好,所以免費使用機器的事兒都沒往外說呢。 聽到蘇青玉這話,好多人就問他了,“青玉,這機器就和咱現在用的一樣嗎?” 蘇青玉將自行車靠一邊,搓了搓有些發麻的手掌,笑道,“那可不一樣,都是新的。而且是三套!你們說說,咱以后能多種多少糧食???” 其他人頓時哈哈笑了起來。喜氣洋洋的。感覺啥美事兒都輪到咱蘇家屯了,都夸蘇青玉有本事。 蘇青玉笑道,“主要還是咱們所有人的努力才得來的好結果。要是大家懶惰,機械廠對咱們沒有信心,也不可能這樣照顧咱們。當然,這和我也沒多少關系,主要原因,還是在咱隊里下放的邢老師他們幫的忙。他們說咱隊里對他們照顧,他們感激,就想幫大伙兒做點啥,這不,就花了好多精力去研究那個機器,畫了圖,我把圖拿給機械廠看,人家當寶貝一樣的。啥都同意了。啥榨油機器啊,農用機械啊,都不算事兒?!?/br> 聽到蘇青玉說的這些話,社員們都吃驚不已。 這其中還有那些臭老九……啊不是,是老知識分子的貢獻啊。 其他大隊干部也和身邊的社員們說了這個事兒。 他們之前也是知道的,只是事兒沒成,沒往外說。連家里人都沒念叨。 現在見蘇青玉說了,也就沒瞞著了。 社員們一方面感慨這些來勞改的老同志竟然還有這個本事和覺悟,另外一方面很好奇,“學知識就這么能干?” 蘇青玉笑道,“學好了就能這么能干?!?/br> 好些社員們琢磨起來了。 這學知識原來這么厲害啊。要是自家娃子也能有這個本事,以后該有多大的出息啊,隨便畫個圖啥的,就能讓人家廠里當寶貝,那要去給廠里當工人,不就很容易嗎? 蘇青玉又當著大伙兒面提出讓老知識分子們去食堂吃飯,給他們多節約時間畫圖,沒準以后還能給隊里創造更多貢獻。 能給隊里帶來貢獻的人,在社員們心里就不一樣了。 這好處是集體的,也能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做了貢獻了,就能得到好的待遇,這也是公認的道理。 加上他們還嘀咕著以后想讓自己孩子們也跟著這些知識分子學本事,所以沒人提出反對意見。 蘇青玉笑道,“那就這么定了,對了,還有個事兒忘了說了,咱隊里以后要裝電話了,以后你們要是和外面的親戚們聯系,可就比以前方便多了?!?/br> 大隊干部和社員們:“……”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十點見。 第85章 裝電話的事兒又讓社員們多了聊天的談資了。 最近隊里好事太多, 他們發現每天談的事兒都能不重樣了。特別是這次電話的事兒, 看讓大伙兒稀奇了。 電燈電話, 樓上樓下。 這就是曾經流傳的傳說。 電是前兩年剛通的, 那會兒也是轟動了好久。這次更加神秘的電話,更讓社員們向往了。 都議論著這電話的神奇之處, “老遠都能說話,就是沒見過?!?/br> “咱整個公社也就公社辦公室有呢,聽說都是大干部們用的。我一次都沒用過?!?/br> “你用個屁,你城里也沒親戚啊?!?/br> “那不也能打到別的公社嗎?以后有啥事兒了,也不用走老遠的路了?!?/br> “聽說很貴?!?/br> “貴也要用一次。這輩子總得多點見識。你們說那些臭……咳咳,老師們會不會做電話???要是能教會咱隊里娃子們學會做電話就好了, 以后咱隊里就光做電話, 那日子也不會差?!?/br> “肯定不會,那多難啊。不過能做機器就很厲害了?!?/br> 在隊員們議論紛紛的時候,蘇青玉也在和大隊的社員們開會。 現在啥事兒都安排好了,隊里的工作要重新安排了。 開荒的監工的事兒, 就交給大隊記分員蘇小六來管。 安排人播種的時候,蘇青玉幾提議把老知識分子中的廖老師也加進去?!八菍I農學的。這批種子畢竟是新品種,他比我們更懂。這是最好的安排?!?/br> 經過之前邢教授他們改造機器帶來的好處, 隊里已經不排斥這些老知識分子們了。也不在用臭老九這個稱呼。 現在聽到蘇青玉安排這些人監督種地, 也再沒之前那樣反對了。 蘇青玉笑道, “開荒種良種的事兒安排好了,我得提另外一件事兒了。榨油廠之前也就一直說說,現在機器也定了, 我就準備先把人給招起來了?!?/br> “……” 大隊干部們沉默了一下,“這么快?” “不快了,人不到位,油廠開不起來。好些工作我們要提前安排?,F在干啥都需要做計劃,特別是油廠,咱沒計劃,都不知道要產多少油才行。所以我準備先接單子,按照單子做計劃產油?!?/br> 大隊干部們沒開過場,不懂這些彎彎道道的。 他們就擔心一件事兒,招工的話,隊里勞動力又少了。本來弄機械回來就是為了多種地,現在開了廠子,又要招工了。這不就影響了之前的計劃嗎? 他們現在能站在這個角度考慮問題,一方面是自家人也安排了,再有崗位也不可能再占更多的了。也沒那個臉面。二是現在也盼著大隊發展好了,以后大家日子能過的更好。 蘇青玉突然道,“油廠第一批工人,我準備從外面招知青同志?!?/br> “……其他大隊的知青?” 大隊干部被她這決定弄蒙了。 雖然說他們覺得用自己隊里人影響種地計劃,但是聽到請外人,還是有些抵觸。 蘇青玉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農村開廠可不容易。咱之前開加米廠和養豬場,那是因為農民同志需要,這是生活根本,需要用到的人工人也不多,所以好批準??砷_了榨油廠那性質就不一樣了,屬于給集體盈利的單位,根據政策,農民同志和工人同志分工明確,農村開廠審核也嚴格的。咱們隊里要是一直開廠用自己隊里的人,這廠子就不好批了。我琢磨著先把廠子開起來,以后再慢慢調整吧?!?/br> 大隊干部們覺得蘇青玉這分析有道理。這么多人當了老師了,再去弄一批人當榨油廠工人,到時候真要出事兒了。 蘇青玉道,“等廠子開起來了,這些知青用處也比咱隊里年輕人用處大。你們想想,這廠子開起來了,咱把油賣給誰?直接賣給公社,公社一下子能拿出錢來嗎,到時候只能一步步的往上面交。啥時候結錢都說不準。但是用知青就不同了,他們都是城里來的同志,對城里熟悉,找單位買咱們的油,就容易多了。到時候咱自己賣了錢,再給公社那邊交公糧,主動權就咱們自己手里了?!?/br> 一個盈利性的廠子,咋能沒有專門的銷售呢??偛荒苁裁炊际撬ジ?,那她還用忙別的工作嗎? 毫無疑問的,城里來的知青比本地年輕人更適合。 讓他們去城里,他們最起碼敢找人敢說話。實在不行還能找他們爹媽單位。油可不缺買家,缺的是將這個信息送出去的人。 蘇青玉時候的理由,大伙兒也沒法反駁。 別說是隊里的社員們了,就是他們自己,去了城里都不知道邁哪條腿呢。 蘇青玉道,“最主要的事兒,這是咱難得的和其他大隊要人的好機會。咱要放開眼光,看重整個大隊的發展。幾個廠里職位干啥?說句實在話,甭管知青還是社員,那不都是為了大隊做貢獻嗎?” 蘇衛國連連點頭。 張主任笑道,“青玉你安排挺好的,咱剛才就是一時想差了??傁胫约宏犂锶?。以后咱得改,咱得看長遠點,看全面點?!?/br> 其他人也跟著表態?!熬桶凑涨嘤癜才诺膩碜霭?,咱都沒意見?!?/br> 蘇青玉笑道,“既然這樣,那咱就分配任務了,除了小六哥管著大隊開荒,小隊長們管著各個隊里干活的事兒,其他人就去附近大隊宣傳這事兒。讓其他大隊的知青報名。我也會去一趟公社,把該跑的手續給跑了?!?/br> “好,就這么辦,咱沒意見?!?/br> 大隊干部們意見統一道。 隊里要開榨油廠,還得從其他隊里找知青當工人的事兒很快就坐了公告了。 啥矛盾都提前告知社員們,省得后面他們知道了來鬧也麻煩。 社員們倒是沒鬧,就是對這個安排很不理解。 一般大隊有啥機會,肯定都考慮自己隊里。學校那是沒辦法,公社要求的??蛇@榨油廠…… 好在他們現在思想覺悟也和以前不一樣了,知道大隊現在靠得住,任何決策也不是害人的,都是為了隊里好。 所以只是找了大隊干部打聽。 其他大隊干部們都出去忙活了,就剩下蘇小六知道的事兒多。 蘇小六聽到他們問,就道,“倒是想用咱自己人,可用不了啊?!?/br> 蘇小六就把農村開廠子的難處說了一遍。不等社員們說別的,他又道,“再說了,就算讓咱隊里人干這活,咱隊里人也干不了。別說你們了,大隊干部都干不了?!?/br> “為啥???” 連大隊干部都干不了,多難的活啊。 “要去城里找單位買油,誰能做?” “……” 別說去找單位了,就是去城里,好些人都別扭。 蘇家屯的人連縣里都很少去,需要啥東西都是去公社供銷社買。 “那知青們就能干這活?” 蘇小六道,“所以要選啊,能干的就來干。反正甭管咋樣人家肯定比咱們合適。他們本來就是大城市來的?!?/br> 這會兒大伙兒就發現自己和知青們的區別了。 以前覺得這些知青們在這里沒親人,就和沒根一樣的。干活也不咋樣。 現在看看,人家這教書的教書,當工人的當工人。 屯里年輕人干不了的事兒,也只有他們能干。 “你說咱們的娃子啥時候能和他們一樣出息啊?!?/br> 蘇小六道,“會好的,這不都在念書嗎,有了知識就懂的多了。咱隊里以后有錢了,讓娃子們也多去逛城里大百貨去,想見識啥都成?!?/br> 這話說的社員們笑哈哈的。 覺得蘇小六這話中聽,但是也和做夢一樣不真實。 逛大百貨?多美的夢呢。 “小六啊,你這嘴越來越會說啦?!?/br> “嘿嘿,我都和青玉學的。這有本事的人說話都好聽。咱還不得多學著?” 他二堂叔拍他的腦袋,“可別光學這架子了,把青玉的本事也學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