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游戲養了三個反派、我是大科學家、我搶了男主的五個兄弟、龍傲天的金手指是我前任、我成了冥界的團寵、蛛網暗結(短篇h合集)、被討厭的我(1v2)、死也不在戀愛綜藝動心、晨昏不寐(古言骨科1v2)、一睡成癮(高H 1V1)
對此,蕭儀是百分百贊成的,從前,大周的鄰居頗不老實,但經過幾代帝王的休養生息,大周的國力已漸漸強盛起來,前些年征北之戰后,已徹底解決了北蠻這個心腹大患,大周的兵強馬壯也給了周邊小國一個強有力的震撼與威懾,因為與北蠻這場仗打得太過漂亮,不但狠狠震懾了周邊鄰國,甚至給了大周,自己軍隊兵強馬壯,戰無不勝的錯覺,當年,二十萬大軍出兵交趾初次遇阻,雖然表面上看來,是由于英國公李明遠的暴斃有關,可不得不承認的是,當時大周的軍隊里是存著著很大問題的。 否則,就不會有明明李明遠麾下猛將無數,卻需要唐慎這一介書生來力挽狂瀾了。 若父皇真的在軍中每年辦一場,并弄出一個嚴格的獎懲制度來,對于提高將士們的積極性,絕對會是一大助力。 聽到陛下要舉行演武大比的消息后,禁衛軍中有的人很高興,也有人對此不屑一顧。 在禁衛軍中,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像唐慎這種,由自身立功或是憑借層層選拔比試選進來的,另一類,便是出身勛貴世家,來禁衛軍只為了混口飯吃,每日只是應個卯,基本上都不怎么露面的紈绔子弟。 這次演武大比,最高興的便是唐慎這種人了,他們沒有對方的家世背景,在禁衛軍中,能靠的,能拼的,唯有自己這一條命而已,可此時已沒有戰爭,禁衛軍也很難在陛下面前立功,這次的大比,無疑是一個天大的機會。 周帝本身就在軍營里呆過不短的時間,對于軍營里這一套知之甚詳,更知道該如何挑動起士兵的好生心與積極性。 對于這次演武大比,唐慎十分重視,禁衛軍中那些從底層升起來的侍衛,對他尤其推崇,他將人聚攏起來,分成幾個隊伍,不同隊伍里的人進行對戰,最終獲勝的人則是選出參加此次演武大選的人。 唐慎這邊的人忙得熱火朝天,那些成日里混日子的紈绔子弟則將這些事當成笑話來看,在他們看來,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簡直是瘋了,去什么演武大比,每天舒舒服服的過日子不好么? 可這幫子紈绔子弟對演武大比不敢興趣,可架不住家里的的長輩們給力啊,這樣能在陛下面前露臉好機會,那可不是什么時候都有的,若這樣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都把握不住,還不如揍死呢! 于是乎,在家中長輩們的督促之下,這些紈绔子弟們,一個個的,別管愿意不愿意,都哭爹喊娘的□□練起來了。 唐慎的一身精力都放到cao練士兵身上,根本沒在意這些二世祖們如何,而且,若論實力,他也根本不相信這群二世祖們能在自己手下的兵走過三招。 經過了層層篩選后,唐慎最終選出了十五人參加演武大比,只是,在最后報名時,才被告知,他的手上只有五個名額。 “這是怎么回事?”唐慎眉頭皺的死緊:“不是說好了十五個名額嗎?怎么突然就減到五人了,兄弟們為了這次的演武大比,已經快半個月沒合眼了,結果現在突然告訴我,名額被人砍掉了一半,我根本沒法和底下的人交代?!?/br> 聞言,小內侍皮笑rou不笑的道:“喲,我說唐大人,這次演武大比可不光你們禁衛軍,京師之地駐扎的軍隊,天地二十六衛都會參加,唐大人你要照顧自己手下的兄弟,可咱們這些人也總要都顧忌到不是,不然,這最后不是就得罪人了嗎?唐大人,這事我們也難辦的很,我就是一個小嘍啰,您就別為難我了不是……” 唐慎知道今日跟這小內侍是說不通了的,于是冷下臉來,道:“那將掌管名額的主事之人叫來,我親自與他說?!?/br> 小內侍嘿嘿兩聲道:“唐大人,這馮公公他老人家平日里忙得很,這種小事怎么能勞煩他老人家到場呢,馮公公不在,您要是想找人的話,還請改日再來吧?!?/br> 如今的唐慎,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狂生了,他知道,若想在這宮里順利的當差,最不能得罪的,就是這些閹人,有道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一個不慎得罪了這些分外記仇的人,就很有可能在關鍵時候被壞事,想到這,他努力壓下心中的火氣回了營地。 到是那個小內侍,見狀后輕嗤一聲,撇撇嘴,眉眼中透露著一股子不屑。 不就是在禁衛軍當個頭頭嗎,有什么可牛氣的! 第102章 唐慎并非什么都不懂的愣頭青, 在等了幾次都見不到馮公公之后,他便知道自己這是遭人針對了,再一查, 便很一目了然,是自己那些紈绔同僚們的家里打了招呼, 將那名額給分了十個過去, 看到這么個結果,他也唯有苦笑而已, 他應該感謝這些人, 還十分給面子的給他剩了十個名額,而不是全部搜刮干凈了么? 對于這個結果, 唐慎明白, 他是接受也得接受, 不接受也得接受, 對方都是些簪纓之家的世襲貴族, 彼此的關系盤根錯節,跟本不他一個小小的禁衛軍首領能斗得過的,現在, 對方還顧忌著他的面子, 給他剩下了五個名額, 若他繼續再鬧下去, 恐怕連這五個名額都沒有了。 唐慎聰明絕頂,這些道理如何能不懂呢, 只是, 再怎么明白,再怎么懂,一旦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都是無法用平靜的心態來對待的,尤其是在他親上過戰場,經歷過武將升遷之路的殘酷后,文官靠資歷,武將升遷靠的卻是戰功,戰功二字說來簡單,可這背后的代價卻是極為沉重的,有多少心懷報國志向的年輕兒郎,在悄無聲息的死去,甚至都不為人所知,可這樣用命換來的珍貴機會,在權貴面前一文不值,他再怎么想,都無法寬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