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節
滿朝嘩然。 “你說什么!”皇帝倏地一下龍椅起身,卻又因站得太快一陣暈眩,再次跌回龍椅?!澳闶钦f……太子失蹤了?” “直到屬下入京送信為止,依然尚未尋到太子殿下?!蹦前敌l砰地叩地?!把喟驳貐^地形環境多變,韃子狡詐靈活,應戰難度不小。而韃子也遠比咱們原先預估要難纏許多,且人數怕也估算有誤。辛副統領帶話,此刻人手遠遠不夠。求皇上增兵?!?/br> 眾人齊齊抽氣。是啊,這會兒一把就折了五千,將近四分之一的援兵??!接下來既要兵力搜尋太子,還得應對韃子,自然人不夠用。 先前他們所有人因為絞殺幾百韃子而沾沾自喜的小甜頭與眼下韃子大勝比起來,簡直就像個笑話。 皇帝郁悶著。 他的腦袋鈍鈍的疼著。 太子失蹤?是幾個意思?躲起來了?還是已經被俘了?還是出了意外? 太子要沒了,他的皇位怎么辦? 他還傳位給誰? 長孫?不可能的!沒了兒子這個過渡,這種內憂外患之時,誰會把個孩子看在眼里?可他,也沒其他兒子可以擔這個重任??! 所以,絕對不能放棄太子! “回去帶話辛年,他暫代高昂一職,韃子那里先放一放,先全力搜尋太子!” 皇帝當機立斷,下了命令。 然而,只兩個時辰,消息來報。 韃子聽說大周軍這次是太子領兵后,借助對地形和環境的熟悉,把搜尋太子,無心對抗的周軍設為目標,就如水蛭一般,緊緊黏住了周軍。不但追蹤偷襲,還設置埋伏。周軍反擊,他們就跑。周軍搜索,他們便再回來滋擾。 可惡的是,他們還好幾次設了圈套。 其中一次,竟是扒了死去的周軍士兵戰衣,喬裝太子,在一處放了黑煙求救。周軍探子一瞧,孤零零幾個周軍模樣的人,如熱鍋之蟻般團團轉,自然立馬前往營救。隨后,前往的百人掉進了流沙坑…… 類似的狀況好幾次,周軍哪怕有疑,也不得不試著前往一尋。 如此被韃子一搗亂,搜尋太子的最好時間也被錯過。 太陽落山,整個荒漠進入了黑夜。 相比如狼一般在暗夜也既能蟄伏又能狩獵的韃子,周軍在暗夜里優勢全無,加上馬匹不足,與任由宰割的羊群也沒多少區別。 皇帝手中奏報便是辛統領在夜幕降臨時八百里加急送出的,到那時為止,尚未尋到太子。則周軍折損嚴重…… 皇帝手抖,這是一天半前的軍報。 辛年和他的人為了尋找太子,肯定不會退回燕安都城或幾大重鎮??於畟€時辰過去,眼下這支周軍狀況只會更糟…… 皇帝慌了。 滿朝文武也慌了。誰還看不出皇帝身體不行了?太子一出事,京城必亂。內憂外患,若朝政再不穩,還不知將引發多少動蕩。而京城與燕安,就只幾百里路。燕安兵力不夠,韃子若發了狠,或遼江王估算錯誤,天知道韃子會不會乘勝追擊,一路往南。 那么,京城危矣! 早些時候勸說皇帝逼迫燕安出兵,出重兵的朝臣也紛紛閉上了嘴。他們誰的臉不疼呢? 皇帝更是懊惱。他錯了!他的算盤打得不好! 輕敵,錯判,野心大了。這些都是錯! 這一次,皇帝視線終于定在了虞博鴻身上。 事到如今,還有誰能去收拾殘局? 皇帝,他除了虞博鴻,身邊幾乎已無信得過還得用的武將可用了! 虞博鴻接收到了皇帝的眼神,再一次的,他主動請纓,愿意帶兵尋找太子,剿滅入侵韃子。 皇帝私下留了虞博鴻,向他表達了看重。這個時候,已是非虞博鴻不可了。大周幾大邊疆,虞博鴻都待過。他最合適。 皇帝很后悔,若不是他的私心,其實輔佐太子前往燕安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虞博鴻??伤突桀^了,命十幾年如一日留在身邊保護自己的高昂去帶兵,這真是錯中之錯…… 虞博鴻表示,一定全力以赴。太子若依舊沒有下落,他便以搜尋太子為第一目標。太子若被擒,他便全力與韃子談判。太子若沒了,他一定殺盡這幫韃子為太子報仇! 皇帝拍著他肩,說了些描補和鼓勵的話…… 為免人心惶惶,太子失蹤的消息被壓下,并未傳出,此刻的京城上下依舊在對太子前幾次小勝而津津樂道。 虞博鴻要出征,將軍府上下自不會不知。 虞博鴻信心滿滿,但榮安有些慌。 很慌! 很煩躁! 這彎拐來拐去,怎么與前世的相似點還越來越多了?前世的朱永興,就是在燕安被殺。前世的韃子亦是在皇帝對燕安做了盤算后全力攻占,最后由爹去收場…… 這……為何? 為何分明一切都變了,那些岔路還是重合去了老路? 榮安不信這是天意。 那么,只能是人為。 有人在主導。 是朱永昊嗎? 可因為懷疑,最近圍守二皇子府的禁軍嚴密了很多,甚至還突擊查了那王府幾次,什么都沒發現。榮安還曾懷疑二皇子府有地道,可虞爹親自帶人找過了,沒有!廖靜更是每三天跟皇帝有匯報,表示并無異常。 廖家那里,同樣風平浪靜。 榮安甚至還懷疑過僅剩下完好的一戶顏家人,即顏飛卿的娘家。派人查探后,發現自己還是多心了。 她發現,憑著自己,算不了,看不懂,想不明。 …… 第611章 遠方的來信 相比前幾次援兵都是匆忙啟程,這次虞博鴻多了兩天的時間來準備。 不是皇帝寬和淡定,而是調兵需要這個時間。 之前的兩萬兵力毫無作為就被韃子擊潰,又說對韃子實力的預估有錯,那么顯然,此刻人數上是遠遠不夠的。既然在環境、馬速和經驗上比不過對方,那么只能在人數和裝備上尋找優勢了。 皇帝不打算保留了。 這次他要多籌些人馬。 北營是虞博鴻多年來的心血,是他親自調教,也是大周最精銳的一支兵力。這次,皇帝打算讓北營禁軍成為主力軍。如此,將士齊心,所向披靡,萬不會再有失手。 但先前慶南幾次增兵和太子所領的兵力其實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北營。所以此刻的北營總兵力只在六萬人左右。 皇帝打算京城留兩萬,剩下的北營兵力全部調給虞博鴻,再從京畿各大衛所再抽調兩萬人,在兩天內湊齊六萬兵力交到虞博鴻手中。 皇帝連兵器庫的掌控也交給了虞博鴻,吩咐只要虞將軍所需,兩天內必須盡最大力量給予供給。 皇帝還親自擔下了監督軸重糧草的責任,表示一定不讓他有后顧之憂…… 虞博鴻這兩天幾乎沒睡,各處做準備。 除了對外的種種,府里,他考慮到榮安先前顧慮和皇上的反復,在離開前他也做了安排。 早先得了皇上示意后,虞博鴻一直有將一支信任的禁軍安排在將軍府,后來常茹菲入住后,他又得了皇上允許增了一撥禁軍暗護。 這次離京前,他又請此次留京的北營禁軍統領劉明遠上門用了頓飯,于彤陪同,席間好一番煽情。只因待他離開,劉明遠將是留京兵力里最大的官員。虞博鴻覺得,還是這幫北營兄弟最可靠。 劉明遠是虞博鴻親自提拔選出,將軍對他有知遇之恩,幾杯酒下肚,他拍著胸脯指天誓地表示將軍出征后,虞府若有需要,他定二話不說相幫。 虞博鴻點頭,他要的就是這個承諾。 虞博鴻還帶于彤去了左鄰右里。將軍府老宅是開國后太祖皇帝賜下,左右鄰里也都是曾經榮耀一時的武將,家里人不少習武,護衛防務都不錯。他開口請左右幫忙照應,大伙兒都理解外出征戰時對家中的掛心,自然一口應下,表示虞家若有困難會極力相幫。 虞博鴻還親自去順天府,兵馬司和京衛打了招呼,又去郝家等關系不錯的武將之家走了一遭,最后又好一番對圍守二皇子府的禁軍叮囑,這才基本放下了心。 他還安排了一批培養的暗衛裝作奴仆進入將軍府,又將多年來培養的親衛都留了下來。之后他集合了將軍府所有人,將接下來幾個月將軍府的權利,全都交到了榮安和于彤手中。 至此,將軍府的防務力量已有差不多五百來人。加上暗的,加上奴才們,已逾六百。 “爹,我還是心下不安。你早點回來?!笨杉幢闳绱?,榮安依舊覺得不安。 “原本爹是要將于彤帶去歷練的,就是因為你不安心,所以爹將于彤留下,防務上的事爹都好好交代給于彤了。爹在京衛招呼過了,他接下來在京衛的活計會很少。你若有事就找他。葛家那里爹也又安排了一隊人過去。放心吧?!?/br> 虞博鴻又撫了撫女兒頭:“你的身子重了,別太cao心,好好養胎。等朱承熠回來,這就是個大驚喜!爹爭取在你生產前回來!” 話說得都對,可榮安心頭焦慮并未減輕。 之前慶南那里朱永澤的兵力不夠,所以調兵去了。后來遼江兵力不足,所以調兵去了。接著燕安又說兵力空虛,又是兩次調兵。 那么眼下京城兵力……雖不說是空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如若出事,可有哪里能調兵到京中? 她就是覺得一環扣一環,似乎所有的目的都在眼下了。 調兵調兵,調出的可不止是精兵,她發現自己的身邊之人也都被調沒了。朱承熠不在,郝巖不在,常如風不在,朱永澤不在…… 皇帝和朝廷呢?也是差不多的狀況吧? 朝廷能打的武將都不在了。 再好比說皇帝。 疑心病的皇帝,原本信任的人就不多,眼下呢?爹這個北營之長,禁軍統領要出征了,明威將軍郝盛,御林軍統領闞信,禁軍副統領嚴鵬,大將軍印遠,暗衛長路飛,親衛長高昂……這么些身居高位的武將,也都不在京…… 這心能不慌? “爹,京城還有多少兵力?” “北營兩萬。京城各路官兵加起來也至少兩萬。京畿幾大衛所離得不遠,真要有事,趕一趕,一天之內就能到?!?/br> “但京畿這幾個衛所,已經被調兵好幾次了不是?”只怕也沒多少兵力了。 “是調了幾次兵,但至少每個衛所也還有五千來人。整個京畿地的兵力再少,湊個六萬不成問題。就這個數量,已經不是一般勢力能撼動的了。別胡思亂想,大周建國至今,京城從沒出過亂子。 眼下沒有選擇了。慶南那里山高路遠,鞭長莫及,先不去提。但遼江和燕安都是不得不平定,那兩處若有閃失,京城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別想太多,形勢所迫,都是不得不!” 虞博鴻鄭重看著女兒。 “好好照顧家里,沒事別四處亂跑,少管閑事,若非必要就不出門。天塌下來要是沒人頂,你就躲起來。帶著家人躲起來。爹把你娘和你弟弟都交給你了。辛苦你了。能做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