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書迷正在閱讀:神醫的冒牌新娘、男配大佬總在威脅我撩他、我在末世開動物園、會抽獎的科學家、龍傲天爽文劇情全崩了、鴿了讀者后我成了影后、未來夫君他權傾天下、穿書后被反派大佬揉進懷里、我有飼養系統、恣意熱戀
太子垂下眼簾,其實他開水云閣的主要也是因為受到她的啟發。 她那時候說: “做生意可以把南南北北的貨物進行交換,可以促進各地之間的交流,還可以讓錢流通起來,錢一流通起來,經濟就活了,經濟活了,老百姓的日子才能過得更好?!?/br> 他好奇地問:“為什么錢流通起來老百姓的日子就能過得更好呢?” 葉姝姝見他求知欲這么強,興致勃勃地跟他解釋,“我打個比方,我這里有錢,你這里有糖葫蘆,我用錢買你的糖葫蘆,你就能得到錢了,你再用你的錢去買水果販的水果,這樣錢在我們三個人手中流通了兩次,我們三個就都可以拿錢來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br> “可是如果我把錢存起來不買你的糖葫蘆,那么你賺不到錢了,買水果的人也就得不到你的錢了。錢沒流通起來,那么我們之間各自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我沒有糖葫蘆,你也沒有水果,我們大家的生活水平自然就下降了?!?/br> 這段話他當時聽的一臉懵懂,直到后來長大了一些,學的東西多了,他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她說的沒有錯,錢只有流通起來,才能激活經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但是夏國的老百姓大多不懂這個道理,人們習慣將錢儲存起來,若是掙到了錢,往往會在自家挖個坑將銀子埋了。 貨幣不能流通,促進經濟就無從談起了。特別是哪些有錢的富人,他們寧可選擇將銀子投入到置辦土地上,也不肯投入到商業中,他們這么做往往會導致土地兼并的現象。 富人地越多,失去土地的窮人也就會越多,近些年來,每當遇到洪澇干旱,夏國就經常會爆發農民叛亂,雖然叛亂很快就被康元帝派去的將領鎮壓了,但太子心里清楚,這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 只要失地農民越來越多,農民叛亂只會越來越嚴重。 古往今來,在中原這塊大地上,每到王朝中后期,因為土地兼并嚴重,最終導致王朝覆滅的事還少嗎? 夏國立國至今已經有兩百余年,按照歷史的規律,已經到了王朝后期,這些年來,太子是看清了朝廷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士大夫之間互相聯姻導致官官相護,下層平民缺乏上升渠道,再加上皇室成員太多,個個都要吃皇糧。朝廷的稅收早就不堪重負,如果目前仍舊不能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再過個五六十年,夏國覆滅幾成定局。 太子雖然看清了目前的情況,但是若要動手進行改革卻阻力重重。 畢竟農民失地,夏國或許還能茍活幾十年,可若是動了天下士大夫的地,恐怕就會立即導致天下大亂。 前朝又不是沒有此先例。 太子思來想去,最終他認為應該大力發展商業,讓富人的錢流通到商業上,這樣他們就不會去過分搶占老百姓賴以生存的土地了。 他的想法雖好,只可惜大多數官員甚至連康元帝都不支持他,他們思想頑固,始終認為商人食利,商業是賤業。 如今夏國同外國之間頻繁的商業往來,還是他一力支持出來的,可即便如此,這些也只是杯水車薪,夏國的土地兼并仍然很嚴重,不管出了多少政策,總會有人想盡辦法鉆漏洞。 于是太子就開了水云閣,專門賺那些富人的錢,再把賺到的錢投入到水利等工程從而改善民生。 這幾年來,他修的溝渠水道已經有上百條了,所以他在老百姓中的風評很好。 當然這些葉姝姝是不知道的,葉姝姝若知道一定會舉雙手贊成,畢竟她知道她的母國曾經因為重農抑商閉關鎖國導致的血淚史。 這段日子,天氣一直很炎熱,水云閣的冰賣的非常好。 為了讓更多人能出的起錢買冰,太子提議將冰價再降一降。 佟掌柜算了一下,認為冰價再降個五倍預計能賣的客戶群能擴大十幾倍,所以他毫不猶豫降價了。 冰價最終破天荒地被定到了十斤冰二兩銀子,這可是跌破天花板的低價,京都城稍微富裕一點的人家得知這個消息后,激動壞了,紛紛過來掏銀子買冰,往年冰價都在十斤冰三四十兩更甚者達到了六七十兩,他們絕大多數人根本用不起,沒想到今年水云閣推出的冰竟然會這么便宜! 除了賣冰,佟掌柜還推出了諸如冰沙冰棒之類的小吃,這些東西一經推出就迅速風靡了整個京都城。 葉長庚也興沖沖地買了很多冰沙冰棒帶回去給老婆孩子嘗嘗。 小石頭舔著桃子味的冰棒追著葉長庚問姑姑什么時候回來。 葉長庚回答不上來,只能摸著他的小腦袋嘆氣。 水云閣的生意興隆至此,自然引起了京城很多人的側目。 這其中就不乏太后和惠貴妃的娘家人安國公,安國公去年囤積了大量冰塊,本來準備今年高價賣出去大掙一筆的,結果半路上卻出來了一個水云閣,把他們家的生意都給搶走了。 對此,安國公心里當然有氣,但是他也知道水云閣是太子的私產,所以并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他雖然不敢對付水云閣,可不代表他不想知道水云閣的冰到底是從哪里弄來的,他們怎么會有這么多冰呢,甚至比皇宮冰窖里儲藏的還要多的多。 他派出了好幾個探子過去刺探這件事,但可惜因為佟掌柜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他只打聽到水云閣的冰是制造出來的,而不是冬天儲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