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午膳劉玉真和兩個孩子是在西廂房這邊用的,自從陳世文走后男女有別,她漸漸地不去上房用膳了,況且自己吃還更香些。 “娘親,娘親你看這花……”待桂枝她們擺好了桌子,康哥兒才跑了進來,他如今說話流暢了許多身段也拔高了,從桌面看過去能看到一個黑乎乎的頭頂。 跑近了劉玉真身前就遞了幾支花給她,小小的桃花苞長在枝丫上,還沒等開呢就被他折下來了。 “那取個瓶養著,放你屋里可好?” “嗯?!笨蹈鐑和郎蠠釟怛v騰的鍋子和噴香的炙羊rou,心不在懨地點頭,他如今的心思都放在這香氣撲鼻的菜肴上了。 “慧姐兒呢?”劉玉真過了一會兒見慧姐兒還沒回來,便問。 康哥兒揚起臉,“和大jiejie說話!” 大jiejie就是芙姐兒了,兩個小姑娘在一起,還有丫鬟伺候,劉玉真也放心。果然沒多久慧姐兒就回來了,只是有些垂頭喪氣的。 “快洗洗手,我們今日吃羊rou鍋子和春餅,這春餅用的是你們前些日子發的綠豆芽,快來嘗嘗?!?/br> 慧姐兒聽話地去洗手。 “慧姐兒,您今日要吃什么料?”桂枝拿了個小碗問她。 “和母親一樣,芝麻醬、芹菜、蒜末、蔥和熟芝麻……” 第58章 肥瘦相間的羊rou, 腌制后被切成拇指大的小塊串在竹簽子上,放在那通紅的炭火上烤,烤出的油脂滴在燃燒的炭上冒出一股青煙, 隨之而來的是nongnong的rou香,這香氣和燜的、煮的、白灼的都有所不同, 這是獨屬于炭烤的香味。 西廂房屋子不大油煙不通,所以這羊rou串都是在廚房烤好了端上來的。 一路行來這烤rou的些許香氣彌漫在空氣中,勾得人垂涎欲滴,直到被放置在桌上掀開蓋子…… “香!”康哥兒肯定地點頭, “娘親我要吃炙羊rou!” “你年紀小可不能吃太多, ”劉玉真讓人給他拿, “三五顆就好, 給他們一人拿五顆,那酥rou條也是, 莫要貪多,喜歡咱們下回再吃便是了?!?/br> 竹簽子會傷人,除非特意吩咐不然不會出現在主子面前, 所有烤好的羊rou粒被取下來放在大碗內, 端到屋內時已經適合入口了, 菊香給他挑了五顆, 瞧著就比旁的大,康哥兒一看連忙抿嘴, 悄悄地看了吩咐人往熱鍋里放羊rou片的劉玉真一眼, 嗷嗚一下吃掉了兩顆, 塞得嘴巴滿滿。 慧姐兒端正坐著,桂枝給她端來調好的料碗,“謝謝桂枝jiejie,也給我取些炙羊rou,今兒可煮了梨水?” 面對開了年便已六歲,頗有幾分姑娘氣派的慧姐兒桂枝不敢怠慢,“已經吩咐下去了,一會兒便能得,除了梨水還備了綠豆湯,也是清熱的?!?/br> 劉玉真動作迅速又不失優雅地夾著炙羊rou吃,而后看著翻滾的熱鍋吩咐,“給慧姐兒和康哥兒夾些羊rou,小孩兒吃這個身子好?!?/br> 很快鍋中翻滾著變色的羊rou片被撈起,分別放置在三個碗內,劉玉真夾起一片在調好的料碗之中輕滾了一下,剎時沾滿了芝麻醬、蒜末、芹菜末與香蔥等的香氣,于口中迸發。 “好吃!”康哥兒吃得頭也不抬,“明兒還要吃!” “你明日若是能把《百家姓》都背出來,咱們就還吃羊rou鍋子,”劉玉真笑看著他,“若是不能,那便什么時候背出來什么時候吃?!?/br> 康哥兒經過一個冬天的學習,如今也認得幾十個字了,《百家姓》也是學過的,只是他年紀還小太長的東西便記不牢,加上貪玩愛鬧等,常常記住了前面就忘了后面,記住了后面就忘了前面,眼見著慧姐兒都要開始學詩了,他卻還止步《百家姓》,劉玉真便有意給他這個貪吃的緊一緊弦。 果然這么一說康哥兒便揮舞著小手,“我明日就背出來!” “那娘親就拭目以待了?!眲⒂裾娼o他夾了個魚丸,“多吃魚,吃魚的孩子聰明?!?/br> 魚丸康哥兒也愛吃,夾起一咬卻是瞬間皺眉,“燙燙燙!” “怎么這么急?快,端水來……” …… 飯罷,康哥兒挺著小肚子在榻上玩九連環,劉玉真則招了慧姐兒問話,“怎么了?今日悶悶不樂的,飯都吃不香了?!?/br> 慧姐兒是情緒低落,聽她這么問就都說了,“大jiejie說伯娘想生小弟弟?!?/br> “想再生一個孩子很正常,村子里許多人家都不止一個小孩呢,”劉玉真安慰她,并猜測,“芙姐兒是為這個不高興嗎,可是伯娘待大jiejie不好?若是有不好的我們去說一說?” 不過在她看來,大房對待唯一的女兒說不上不好,大嫂除了日常不舍得給芙姐兒花錢之外也沒有別的大錯處。而且大嫂也不是不舍得給女兒花錢,她和她姑母張氏一脈相承都不舍得花錢,衣裳就那么幾件,首飾就更不用說了,來來回回就是那一套。 性子如此,強求不得,這是沒有辦法的只能靠她自己,但如果是待芙姐兒不好,如打罵等倒是可以插手。 “沒有不好,”慧姐兒道:“大jiejie說伯娘吃了好多苦藥汁子,卻還是懷不上弟弟,她想變成個男孩兒這樣伯娘就有兒子了,母親,女孩兒能變成男孩兒嗎?” 劉玉真:“……不能,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從投胎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了?!?/br> “如果能變成男孩兒就好了,”慧姐兒悶悶地說:“那樣大jiejie就可以變成男孩兒了?!?/br> 真是童言稚語,這種事情劉玉真小時候也想過,遺憾為什么再次投胎不是個男孩兒,她摟住了慧姐兒,問道:“慧姐兒你呢,你想要的變成男孩兒嗎?” 慧姐兒想了想,搖頭。 …… 吃了好幾個月的藥,方子也換了兩回但小張氏依然沒有動靜,相反吳氏的肚子卻是一天天的鼓起來了,見著的都說她懷像好,是個會心疼娘的。 這讓張氏姑侄越發的焦急,也不拘著是不是初一十五了,天天給各路神佛和祖宗上香,以求保佑小張氏能懷上,生下陳家長房長孫。 正在這個時候,劉玉真收到了陳世文的第三封信,他的第二封信是從瓊州回來之后寫的,一樣是兩封,一封寫給長輩說他坐上了北上的海船,大海遼闊風景很好,還網了大魚吃。另一封寫給劉玉真,說他已從瓊州回來了,身體健康,還帶了幾樣新奇的種子,讓她給祖父試著種一種。 這第三封信就只是一封了,沒分內外,這也是一封報平安的信,信中說他已經到了京城,是按著原來的計劃從杭州轉了馬車,一路急行一月底到的,如今和幾位同鄉安置在南越省在京城的驛站中,路上一切都好。 并且在修整了一日之后,他去曾府拜見了老太太和大舅老爺,兩位盛情邀請他在府里住下,但驛站溫書氛圍更好,他便婉拒了只拿了文章給大舅老爺斧正,大舅老爺也領他去拜訪了幾位有才學的大人,得益許多云云。 張氏聽了直念佛,“可算是平安到了,今年冬天冷得厲害,我日夜憂心呢?!?/br> 老太爺也是松了口氣,“平安就好,平安就好?!?/br> 陳禮忠猶豫了一下,道:“這都二月了,老三就要入那什么貢院了吧?” 此言一出一室寂靜,大伙兒都數著日子呢,自然是知道的,但知道是一回事,說出來又是一回事了,張氏站起身,喃喃道:“我再去給菩薩,給祖宗上兩炷香?!?/br> “我也去給祖宗上炷香……”陳禮忠也起身。 “我去給爹和老太婆子也上一炷……”老太爺也站了起來。 不一會兒屋子里就只剩下劉玉真一個人,手里拿著幾張信紙。 “天,這也太夸張了,”她好笑地站了起來,“這科舉考試看的是他平日積累,哪是一兩柱香能解決的,若是燒香就能考上那這天底下人人都是進士了?!?/br> “這是關心則亂呢,”段嬤嬤附和,“姑爺此科若是能中,那這陳家門楣可就不同了,姑娘您也就不同了,要不您也去上上兩炷?” 劉玉真搖頭,“我不信這個?!?/br> “這信不信是一回事,這求不求又是另一遭了,”段嬤嬤取了香來推著她往外頭走,“燒一燒又費不了幾個事,姑娘您就拜一拜吧,讓菩薩保佑姑爺此科得中?!?/br> 好吧,劉玉真拿過段嬤嬤遞過來的三炷香,隨意地拜了兩下。 春闈的這七八天里整個陳家煙霧繚繞,各路神佛都被求遍了,就連年紀最小的康哥兒也知道了爹爹這幾日要進考場,每天被張氏帶著認認真真地給菩薩祖宗們磕頭。 第59章 時間在陳家人食不知味中過了二月、三月, 進入了四月,又來到了四月底,這期間劉家派了人來問過, 讓有了信就打發人去回。 但喜錢都暗地里換好一籮筐了,卻沒有信來。 慢慢地, 所有人的心里就不再報希望了。 “不礙事,”張氏強笑道:“他考舉人也是考了兩回呢,這回不中,下回也就中了?!?/br> “要不, 我去縣衙問問?”陳世方猶豫著說道:“沒準有信了呢, 若是考中了貢生邸報也該來了?!?/br> “不用了, ”老太爺敲了敲煙斗, 沉聲道:“中舉的時候縣衙敲鑼打鼓地來,如今沒來就是沒有信, 該干啥就干啥去,沒得讓人看笑話?!?/br> “我,我再給祖宗們上柱香去?!睆埵暇徛卣酒?。 正在此時, 門外傳來一聲驚呼:“老太爺……老太爺……”錢林連滾帶爬地跑了進來, 鞋子都掉了一只, 欣喜若狂地呼喊道:“中了, 中了!三爺中了!” “什么?”老太爺站了起來,顧不得身份去拉住了他, “你說什么?!什么中了?!” 其余人等也緊張地簇擁過去, 一片寂靜中只聽得錢林大喊大叫:“三爺考中了!是那什么貢生!三爺要做官老爺了!報喜的官差都到門口了, 老太爺老爺你們快去瞧瞧??!” “中,中了……”老太爺一口氣沒跟上來,竟就白眼一翻暈過去了。 這下可好,幾位長輩也顧不得門外報喜的了,掐人中的掐人中,喊大夫的喊大夫,狂喜的狂喜,念佛的喊著阿彌陀佛,一群人亂成一團。 劉玉真也是一驚,雖然覺得陳世文此生應是能中的,但這也太快了些,直到老太爺悠悠轉醒她這心里還有些漂浮的虛幻感,落不到實處。 “姑娘,快打發人去接那報喜的??!”段嬤嬤喜不自禁,覺得自家姑娘這是熬出頭了,不由得催促道:“姑娘這可耽誤不得啊,耽擱久了沒得讓人覺得怠慢了?!?/br> “對對對,”劉玉真被這么一提醒也反應過來了,忙道:“去吩咐人,把報喜的官差們請進來喝茶,再取了上上等的紅封,祖父、爹你們看誰去接了那捷報?” “捷報,捷報,捷報是要貼在堂屋里的,”陳禮忠有幾分語無倫次,“莫要貼錯了我這就去瞧瞧……” 于是急匆匆地去了,后面的張氏也歡喜著跑出門,一大家子轉眼就只剩下劉玉真和被攙扶著坐在椅子上的老太爺。 “祖父,您……” “我不礙事,”老太爺紅光滿面的異??簥^,自己就站了起來,“快,咱們也去瞧瞧,祖墳冒青煙了??!” 劉玉真攙扶著他出了正院,來到了大門外,陳家大門外此時站著幾個官差,一個拿著銅鑼時不時地敲一敲,一個則大聲的隔一會兒喊一句,“報南越省蒼山府清源縣百山鎮坡下村陳府陳文博老爺高中會試第二百七十二名——” 瞧著主人家出來那些人喊得越發大聲,銅鑼聲中高喊:“報……陳文博老爺高中……貢士老爺……” 一連三回,喊得早已關注著陳家動靜的村鄰們聚攏過來,連聲問道:“可是陳舉人考中了?!”“中了什么官兒?”“誒是不是要去做大官了?”“比知縣老爺還大的官嗎?”“七叔你們家是不是要搬到京城去了?” …… “多謝,多謝,多謝……”陳禮忠向四周拱手道謝,“多謝諸位,多謝諸位?!?/br> “給陳老爺道喜了!” “什么陳老爺,是陳老太爺,陳十五如今是那什么狀元老爺了,得喊他老爺,他爹不就是老太爺?” “那他爹喊老太爺,他祖父喊什么?” “對啊,喊什么?老太爺爺?” “什么老太爺爺,得喊曾老太爺!幾十年前周家就是這么喊的!曾老太爺,曾老太太!” “可惜張嬸早早就去了,看不到咯,她還活著的時候最喜歡他們家三娃子了?!?/br> “什么三娃子,如今得喊三老爺了!” “哈哈哈那大娃不就是大老爺?我昨天還見他下地呢,一腳的泥?!?/br> “快快快,曾老太爺出來了,快給他道喜去!” “快來啊,撒喜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