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常平一口飲盡了毒酒,人軟在了地上,抓著帝王的袍擺,道,“陛下,老奴這一生孤苦,請陛下在老奴死后,將老奴的尸體焚成灰燼,撒在西北的土地上吧?!?/br> 楚鈺冷漠的看著常平,終于道,“好?!?/br> 常平低聲咳嗽了兩聲,猩紅的血泛出了喉間。 在人世的最后一眼,他看到了帝王身邊頂替他的,是帝王親自提拔上來的,一個曾經他視為螻蟻的小監。 如今竟也成大總管了。 世事無常,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 常平笑了兩聲,在這他伺候了先帝一輩子的云光殿中斷了呼吸。 云光殿正中的匾額上書正大光明四字,一卷泛黃的書頁靜悄悄的掩藏其中。 或許得見天日,或許終將為塵埃所覆。 第六十三章 趙嫣立在趙夫人的墓前,認真擦拭干凈了碑上的灰。 濛濛細雨打濕了發,烏黑的發浸透在了光潔雪白的臉頰上,眼底微泛著青色。 身后是蜿蜒的山路和被雨濕透的野草。 “王家的遠親,可有妥善安排?” 他指的是王石。 阿祥立在他身后半步的距離道,“那些銀錢和鋪子,夠普通人過一輩子了?!?/br> 趙嫣點頭,對阿祥道,“過個兩三日,你把趙家的下人能遣散的都遣散了吧,遣散不走的,就逐出府中?!?/br> “大人!” 趙嫣瞧著母親的墓碑,冷聲呵斥,“現在連你也不聽我的話了?” 阿祥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家中尚有妻小,趙家百多口人便是百多張嘴,自趙嫣送走了趙東陽和平安,外頭又有些傳言和風聲,不免人心惶惶。 如今連趙家的下人也要遣散,只怕趙家已經危如累卵。 他在趙家很多年,見慣趙家風光正盛,鐘鳴鼎食的模樣,一夕間人走茶涼竟也有些揪心。 外人如何他這樣大字不識的漢子不懂。 他只知道趙嫣從未苛待過趙家的下人。 阿祥跪了下來,趙嫣搖頭道,“你家中有妻小,也該多替他們考量?!?/br> 天際的孤雁哀凄的叫聲穿云而來。 趙嫣怔怔瞧著天際翻涌的云海,眼中似有惋惜和悲嘆。 “原來大人在這里?!?/br> 趙嫣回頭一看,見一年輕男子身著青衫,靴底盡是春泥,朦朧的雨中透出細長的眉目,立在此地已不知多長時間。 劉燕卿行至趙嫣身邊,替他撐起了傘,他這樣的動作顯得熟稔,仿佛曾經做過千百次,“我得了消息趕到趙家,下人說大人來了此處。宮里出事了?!?/br> 趙嫣看了眼阿祥,阿祥站了起來,退到了一側。 于是荒山曠野中只剩下了這二人。 一人撐著傘,一人靜靜佇立,雨濕透了墳冢和青山。 “何事?” “常平死了,被挫骨揚灰?!?/br> 趙嫣眼中似有沉痛,卻轉瞬即逝,為一片淡漠所覆。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這大總管的位置早晚要給別人騰出來。如今挫骨揚灰,倒省的別人鞭尸?!?/br> 不過都是可憐人罷了。 劉燕卿靜靜看著趙嫣。 烏黑的發,雪白的面頰,微微泛白的唇。 一雙漂亮的眼睛仿佛在日漸枯涸與荒蕪,年輕的皮相下似乎住進了暮年的老人。 趙嫣忽然話鋒一轉,仿佛在說著一件極為平常的事,“內閣走到今天這樣四分五裂的地步,有你的功勞?!?/br> 劉燕卿眉毛一揚,頗有些意外,卻也沒有被拆穿的窘迫,“大人如何知道的?” 趙嫣道,“你做事還不夠小心。只是我想了很久都沒有想明白你背叛我的理由?!?/br> 劉燕卿唇上便又泛起來慵懶笑意來,“大人,我同樣也沒有想明白你明知我暗中的手段,卻不阻止的緣由?!?/br> 趙嫣定定的瞧著劉燕卿,“你無需明白?!?/br> 劉燕卿撐傘而立,丹鳳眼瞇了起來,“大人也無需明白?!?/br> 他二人如今分立楚河漢界的兩邊,卻仍像是在曾經的江船上談天。 趙嫣不懂劉燕卿。 劉燕卿也不懂趙嫣。 趙嫣立在母親的墓前,墓前的花枝開了。 花蕊被雨打落在碑前。 趙夫人生前最喜桃花,趙嫣便在她墓前栽了桃花樹。 桃花樹被風聲拂過,仿佛能化作曾經那一道婀娜的影子。 返程的路上,劉家的馬車跟在趙家的馬車身后。 中途經過官道,四處皆是市井人聲。 趙家的馬車被突然躥出來舉著糖葫蘆的孩童驚了馬。 阿祥勒停了馬便一躍而下查看那個孩子的傷勢。 那孩童八九歲的模樣,似乎將從學堂出來,盯著馬車上的趙字仿佛看見了修羅惡煞,手中的糖葫蘆散了一地,小臉白津津一片,怯生生的,眼淚不住的流,恐懼的連話都說不出。 他在害怕,沖撞了趙家的馬車會不會被殘忍的殺害。 劉燕卿挑開了馬車上的帷布,只看到阿祥見那孩子無事后將人放下來,那孩子便連滾帶爬的撲了一身塵土,一瘸一拐不見蹤跡。 周圍的百姓儼然對趙家的馬車已經避如蛇蝎。 趙嫣是否知道,寧王的墳前已經有了他長跪不起的雕像。 劉燕卿沒有聽到趙家的馬車里有分毫的動靜。 安靜且沉默,像一具裝著尸體的棺木。 第六十四章 西北鄴城的殺伐還未曾結束。 天似穹廬,穹廬下有馬聲嘶鳴。 邊關的將士們吃的是野菜粗糧,穿著因搏殺而陳舊的戰袍,被日光曝曬的的皮膚像西北干裂的土地。 長煙落日,荒草凄凄,黃沙于孤城掩埋累累的白骨。 人總是要死的。 為國捐軀好過茍且偷生。 西北軍一路追擊突厥的殘部已有數日,茫茫征途風餐露宿。 軍旗獵獵,沒有人回頭,只有嘹亮的號角響徹大漠和草原。 這一場仗從深冬至來年未有停歇。 突厥人節節敗退,西北軍士氣正高。 若不出意外,最晚拖至十月底,必將搗毀突厥人的老窩。 夕陽西下,楚欽騎著他的戰馬,眼風遙遙掠過京城的方向,似藏情思。 風拂過荒山曠野,馬蹄踏碎了來時路。 天際烏云涌動著遮蔽夕陽,要變天了。 永歷三年六月。 朝廷下了一道詔書,上面羅列了內閣首輔趙嫣的種種罪行。 縱弟行兇魚rou百姓,數次欺君罔上,擅吞國庫五十萬兩金,勾結閹宦以權謀私,逼殺良臣,擅傷官家子弟,洋洋灑灑百余條罪行壓下來。 內閣如今已是一盤散沙,常平被除,劉燕卿被策反,便沒有什么人能為他再說一句話。 身著朱紅色窄袖的太監尖細的嗓門宣讀完圣旨,涼聲道,“趙大人,接旨吧?!?/br> 此人名戴高,本是常平手下的人,如今成了宣帝身邊的紅人,掌管宮中的內務。 “臣一一謝主隆恩?!?/br>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而今這位曾經名動京城的首輔大人,終于落到泥土里了。 他周圍不再是妖童媛女和花團錦簇,只有不見天日的低谷。 趙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門客們便去攀附了新的樹。 趙嫣素日是多少人的眼中釘,一旦失勢,只怕要被撕的粉身碎骨。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無論是陸家,或者趙家,亦或將來的榮家,身處在云波詭譎的朝堂之上,一朝榮華傍身,一朝階下之囚。雷霆雨露俱沾耳。 趙嫣恭恭敬敬的摘下了官帽,便摘下了禁錮他一生的負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