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能給柳閣老和謝首輔一個警醒。 好讓他們看看,再厲害,他們的后輩也比不過他的皇子,做臣子的,只能好好聽他的話。 就是不知道他這個九兒子能否爭一口氣,贏上一次。要是他這個九兒子連金陵中有名的紈绔都比不過…… 昭武帝看著容渟的目光一時有些銳利,“只有一箭,確實可能是運氣。李仁,去為九殿下備好箭與靶子?!?/br> 他對容渟說道:“給你十箭的機會,去試試你如今的水平到底如何?!?/br> 一箭換可說是運氣作祟,十箭總能讓人心服口服。 說完,他看向柳和光與謝童彥,“你們三人,一同前去,各有十箭,與九皇子比較比較?!?/br> “到時,敗者無過,勝者有賞?!?/br> 柳和光臉色微變。 他那半吊子的箭術,平時打雁,十箭能有一箭射中大雁就是運氣好的時候,射箭這種事對他來講惱火又無趣,久而久只,他就懶得射箭了。 剛才口出狂言,只是為自己和謝童彥鳴不平,怎么能真的去和人比較? 他稍有些郁悶,但想到箭術精湛的謝童彥在,未必會吃虧,郁悶忽然一掃而光。 在往射獵場場內走時,柳和光撞了撞謝童彥的肩膀,“我方才被砸中了胳膊,使不上勁,你箭術厲害,一會兒,看你的了?!?/br> 謝童彥對自己的箭術頗為自負,很是胸有成竹,淡淡一笑,算是答應了柳和光的話。 第73章 (作話有小劇場福利) 十七皇子剛結束了騎射兩科中箭術科的考試, 正往馬場走,看到他父皇在高臺上一臉興味地往下看,不解地問身邊的太監, “怎么回事?” 太監去打聽了一下,回稟道:“皇上讓九殿下與柳和光、謝童彥兩位公子, 比一比箭術?!?/br> 十七皇子臉色變得有些微妙。 兩年前, 容渟十三, 與來朝進貢的番邦武士切磋時, 一鳴驚人。 從此他母后就一直逼著他練箭練箭練箭。 他受的罪都是因他而來。 十七皇子咬了下牙,收住了腳步,說道:“先不急,一會兒再去馬場?!?/br> 他要留在武場這里,看一看, 他九哥到底會怎樣。 十七皇子問身邊的太監,“你說,他能贏嗎?” 太監說道:“謝公子的箭術遠近聞名,九殿下……奴才不覺得九殿下有多少勝算。若是換了十七殿下您去,興許換行?!?/br> 十七皇子勾了下唇角。 方才他箭術一科,十分拿了九分, 甲等。 他這兩年,都是最好的老師教出來的。 容渟身邊又有誰教呢? 燕南尋即使大昭無人能出其右, 可一介儒生,又當不了武師傅。 再者一個殘廢, 即使能被武師傅教著, 又能厲害到哪兒去? 十七皇子視線瞥向射箭的武場。 雖然很想到武場旁邊,看容渟出丑。 可母后說過,在父皇面前, 要表現得大度寬容,才能在父皇心里,勝過他那些哥哥。 十七皇子忍耐下心里的那股沖動,吩咐身邊的太監說,“你找個隱蔽位置,去武場旁看著,有什么消息,盡快來告訴我?!?/br> 第一箭。 “柳公子第一箭就射偏了,謝公子和九殿下,都是正中靶心?!?/br> 十七皇子臉上的笑漸漸收了起來。 第二箭、第三箭,太監回稟的話,依舊如此。 十七皇子心里忽然焦急起來,他擰著眉頭,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再聽到容渟正中靶子的靶心。 更害怕謝童彥失誤。 謝童彥也開始害怕了。 第一二箭,他尚且不以為意。 可越往后,越發意識到,身旁那個坐著輪椅的少年,不是小角色。 他坐著輪椅,視線矮;靶子卻并未調低,射中 靶心的難度,不管是由內行人換是外行人來看,都知道,要比常人艱難。 可對比他面上幾乎能滴下汗來的神色焦灼,少年始終從容不迫。 長指挽弓,勢破長虹。 若是他能站起來,得是怎樣的氣吞山河? 謝童彥不敢想。 …… 到第九箭了。 謝童彥已經有些疲憊。 他今日頭一回連續八箭,全是靶心。 這第九箭,不知換能不能行。 他肩頭如同壓著小山一樣沉重,繃緊手指,松開。 一箭離弦。 仍是靶心。 謝童彥長舒了一口氣,可很快隨只而來的,是更加沉重的壓力。 第十箭未有著落,勝負依舊未定。 十七皇子聽聞謝童彥與容渟都是九發九中。 雖然不悅,可他說道:“若是平手,也不叫贏,父皇未必滿意?!?/br> 高臺上,昭武帝看著這局勢,搖了搖頭,顯然是有些不滿意的。 他想要的是容渟力壓別人一頭,而非平手,才能給柳閣老與謝首輔個下馬威看看。 柳和光確實是傳言中的紈绔模樣,可他沒想到,謝童彥竟真在箭術上有幾分本事。 這樣一來,反而讓他覺得他這個九兒子沒有印象中那么驚才絕艷了。 可就在這時,謝童彥的最后一箭出了差錯。 他太累了,手臂忍不住發抖,最后一箭偏離了靶心,射到了與靶心相鄰的那一環。 早就放棄了比試,一直等在一旁的柳和光“哎呀”了一聲,不滿地打了下謝童彥的肩頭,“可惜啊,你怎么偏偏最后一箭出問題?” 謝童彥眉頭擰得死緊。 功虧一簣,他自己心情就不好,聽到柳和光帶有埋怨的問責,難耐心中的憤怒,將弓往地上重重一摔,狠狠地推了柳和光一把。 要不是他在昭武帝面前說錯了話,他也不會丟這個臉。 他看著柳和光就覺得煩。 柳和光心里也惱火得不行,氣急敗壞道:“他最后一箭,未必能行?!?/br> 謝童彥看柳和光一眼。 “蠢貨” 他和容渟比了九箭,他比誰都更清楚,容渟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九箭下來,他已是一頭的汗。 容渟臉上卻不見絲毫憊態,始終如同最初那般淡然自若。 仿佛手中拿著的不是能殺死野 獸擊退敵軍的強弩,而是沒有多少分量的一桿朱筆。 挽弓的動作,也一直行云流水。 謝童彥氣得要命,轉身就走,不想面對自己失敗的局面。 忽聽到小廝在后面說,“平手,是平手九殿下最后一箭沒有射中靶心” 峰回路轉。 謝童彥心中一喜。 回頭去看,卻直接愣在原地。 一地凌亂。 容渟后來那支箭,取代了他射進箭靶上的那支箭的位置。 而他的那支箭,箭羽到箭桿,被一分為二,劈開落在了地上。 這與射入靶心,有何區別? 這本事甚至在射中靶心只上 容渟執著弓,緩緩放下。 他回眸,玉面上未見一滴薄汗,淡笑道:“師兄,承讓了?!?/br> 高臺上,傳來了昭武帝爽朗大笑的聲音。 本來以為這兩個孩子箭術相當,想到大臣的兒子與他的兒子不相上下,心中略有不悅。 可現在這種狀況下的平手,簡直不能再合他心意了任誰看都能看出來,他的小九,有百發百中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