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瘋子?”陶玨瞇了眼,“怎么,清醒過來,終于想起我是個瘋子了?” “我想起你祖宗!” 榮呈因難得地破口大罵,幾日來心中堆積的那些憤怒似乎終于找到了宣泄的點。 罵了人后,她總算酣暢淋漓。 她高昂著下巴,用蔑視的眼神看著陶玨,“你放了我,我就不跟你計較,我堂堂榮安侯府三小姐,你綁了我,沒有好下場的!” 嗯? 陶玨面色變了變,模樣古怪道:“還沒想起來么?今日唱的又是哪一出?” “唱的是你爺爺我棍棒底下出孝子!” 榮呈因一張嘴說道地厲害,一只腳還不忘趕緊抬起來,想狠狠地踹他一腳。 可陶玨哪里是吃素的,他另一只手將榮呈因的腿攔在半空,戲謔道:“蒼南山上學的一口伶牙俐齒倒是沒變?!?/br> 榮呈因頓住,雙眉顰蹙,“蒼南山又是什么破地方?”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頂著小雨跑了個五十米和八百米的體測,回來后整個人都有點難受,更的晚了些,雖遲但到,害。 話說最近很喜歡聽任然的《春山空》,碼字的時候聽著就很舒服,安利! 文中關于云照成親的霞帔和鳳冠,化用了元代楊顯之的《瀟湘雨》第四折 ,“解下了這金花八寶鳳冠兒,解下了這云霞五彩帔肩兒,都送與張家小姐妝臺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聽使?!?/br> 第二十四章 陶玨看著榮呈因微皺的眉頭,一時竟也多了份恍惚。 為什么她這么不愿意提起蒼南山?難道是真的還在恨他嗎? 陶玨目光凝了凝,“那是個好地方?!?/br> “我可不稀罕!”榮呈因動了動被他擒住的腿,掙扎著想要放下。 門口小廝雖不敢明目張膽地看,但那偷瞄的眼神已經藏都藏不住了。 榮呈玉趕出來的時候,順著小廝目不轉睛的眼神,瞧見的便是兩人僵持不下的場面。 尤其陶玨還將榮呈因的腿架在半空,實在不像話。 “干什么你!” 他趕緊撲上去,將榮呈因從陶玨的虎口救下。 他護在榮呈因身前,在她看不到的地方,給陶玨使了個眼神。 知道那邊還有幾個看熱鬧的,于是他故意大聲道:“王爺怕不是在外頭吃了酒,跑到云陽侯府這婚宴上鬧來了,您仔細看看,這是我榮安侯府的小姐,王爺可別是認錯了人?!?/br> 陶玨玩味地盯著榮呈因,半晌,終于開口道:“也是,昨日你們家叫來勾引本王的,分明只是個丫鬟罷了,如今這位是正頭小姐,自然不是昨日躲在我馬匹前的那個?!?/br> 他搖了搖頭,好笑道:“終究是本王看岔了?!?/br> 這可不是順著榮呈玉給他布好的臺階下,這分明是順著臺階又往上爬了一格! 榮呈因握緊了拳頭,正要阻止他一張嘴繼續胡說八道,便聽見身后傳來嘰嘰喳喳吵鬧之聲。 她回頭,一群不知何時離了席的夫人小姐正有說有笑地堆在門邊上看著他們。 活當是個笑話。 “勞煩榮三小姐替我給你家丫鬟捎句話,就說昨日我很滿意,往后,還可繼續?!?/br> 一個字一個字相繼從陶玨的嘴里蹦出來,全然沒有人樣。 他可真是一如既往地會給人難堪。 看熱鬧的夫人小姐們還沒看出個所以然來,便見東郡王已先行上馬,嘴里念道:“本王還要去喻家看看,諸位吃好喝好?!?/br> 揚起的馬鞭在空中揮舞幾下,留給眾人的只剩一個疾馳而去的背影。 榮呈因被當笑話似的看了一遭,自然是不想繼續在這呆著了,知會了聲榮呈玉就走。 苦的是他榮呈玉,一日日的,跟個管家婆子似的給他們收拾爛攤子。 云陽侯府里鬧的這一遭很快便傳開了,傳到皇后耳朵里的時候,已是日暮黃昏。 * “當真?” 皇后聽了劉嬤嬤的話,稍稍有些驚訝。 “千真萬確,外頭都已經傳遍了,說是兩人在云陽侯府鬧開了,榮三小姐摔了碗,差點將榮家的席面都給攪了?!?/br> “孽障,真是孽障?!?/br> 皇后不斷轉動著手中的佛珠,心下思緒沒片刻寧靜。 “到哪都能惹是生非,真是前世欠了他的,本宮明里暗里同他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去……” “皇后娘娘!” 一聲急促的呼喚將皇后的抱怨打斷。 皇后見著來人,本就不善的面色愈加沉重。 “娘娘今兒個,臉怎得這樣黑?” 陶玨行了禮坐下,明知故問。 “同你說過多少次了,榮呈因現下病著,叫你不要去她跟前胡鬧,她受不得刺激,萬一再有個什么好歹——” 皇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未再言說。 “原來是這事?!碧斋k勾唇,絲毫不當回事,“皇后娘娘多慮了,此事,臣有分寸?!?/br> 皇后橫他一眼,“你能有什么分寸?” “臣的分寸,自在心里,此番前來,是有一事要皇后娘娘幫忙做主?!?/br> “你自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本宮可事先說好,若是你此時再叫本宮去榮家給你辦那得罪人的事,本宮要你好看?!?/br> 皇后跟他也不再客氣,直接攤開了說。 陶玨吸了吸鼻子,難得低頭道:“皇后娘娘說的是,臣也知道,前些日子,臣將榮家得罪的不輕。今日本是想趁著云陽侯家的喜宴,向人家賠個不是,可誰知道,險些砸了云陽侯家的席面?!?/br> 他頓了頓,看著皇后的臉色道:“故而,臣今日,便是想求皇后娘娘出面,在宮中辦個賞花宴,替臣請了榮三小姐來,臣也好趁此良機,向其賠個不是?!?/br> 皇后素手捧茶,剛抿了一口便放下了,“可本宮怎么聽說,你看上的是人家的丫鬟?” “皇后娘娘這是哪里的話,臣看上的,從來只一個榮呈因罷了?!?/br> “你現如今便是話說的再好聽,也不過一個空殼子。這賞花宴,本宮可以辦,但是,你若再給本宮攪出什么亂子來,這榮呈因,你便是想也休想了?!?/br> 皇后終究還是心軟,又忌憚著東郡的勢力,便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拒絕他的。 “多謝皇后娘娘!”陶玨又行了個禮。 皇后聽到他這話便頭疼,上回便是這話,將她給坑大發了。 她揮了揮手,示意人趕緊下去。 想說的事情說完了,陶玨自然也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便自覺告退。 “等等?!被屎髤s又突然叫住他。 “今夜是十五?!彼f。 “是,是上元節,臣待會兒便去長街上湊湊熱鬧?!?/br> “給冶兒帶點好玩的回來,他喜歡這樣的節日?!被屎蠖诘?。 “是?!?/br> 陶玨應下后便走了。 皇后口中的冶兒,便是當今皇長孫陶冶,不過六七歲大小,卻已背負起了國朝最大的期望。 而他的父親,便是皇后那個不成器的兒子,陶勉。 當今圣上沒有親兒子,唯二的兩個,在先帝爺還在的時候,便明爭暗斗,最后落了個魚死網破的下場。 按照大晏原先的規矩,上元節,是需要皇上皇后,或是太子與太子妃出來坐花車游街,看望百姓的。 可是自瑞安五十一年起,這規矩便被廢了。 瑞安五十一年的上元節,太子與太子妃相攜坐花車游街,花車底下卻不知何時藏了一批火.藥,引爆的那一刻,整個盛都的人都震驚萬分。 當時的太子與太子妃,便是如今的皇上皇后。 而這件事的始作俑者,便是陶勸,當今圣上曾經庶出的次子,生母只是當時東宮的一個樂姬。 長子為了權力,設計謀害人命,次子為了奪嫡,設計謀害自己的父親。 這就是圣上的兩個好兒子。 幸而先帝仁慈,并未將陶勉的罪過牽連到他人身上,所以當時懷有身孕的太孫妃,還可以平安誕下兒子。 陶冶自出生起便與母親住在東宮,皇上對其很是看重,在他三歲時便叫其拜喻家長孫喻棠為師,學習治國之道。 可皇后已經怕了這樣的日子,她只想叫自己的孫兒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活下來,權力什么的,她如今哪里還需要在乎。 * 陶玨在去長街之前,還去了一趟榮家后門巷。 榮呈因鬼鬼祟祟出門的模樣被他看在眼里,很是滑稽可笑。 他掂了掂手中的果子,一下子砸到了榮呈因的跟前。 “??!”她驚呼一聲,憤然抬頭。 陶玨坐在巷子口的高頭大馬上,正笑看著她。 “東郡王?”榮呈因喚他。 “難得你還記得我,明日怕是又要問我是誰了?!碧斋k伸出手去,示意她,“過來?!?/br> 榮呈因不僅沒過去,還退后了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