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王雨的心中也涌動出了一股豪氣,他提起筆開始奮筆疾書地寫道: 【為民生添色彩,為人民添活力,第一食品廠......】 王雨對這篇文章確實是下了心力,文章一在省報登出,又引起了一片熱議,不僅如此,人民日報的人看到了這篇文章,主動要求轉載,后面的事情就更加順利了,一家一家的地方報紙都跟風轉載,第一食品廠又上了次新聞聯播,火到了全國。 這【雙喜牌】大豆油還沒上市呢,就得到了各方的關注。 敏賢也確實實現了自己的諾言,給王雨送了一份大禮。 這天,王雨又收到了敏賢寄來的包裹,他躊躇著要不要打開,因為他怕敏賢又給他找點其他事兒做。 半響,他還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打開了包裹,他發現里面有一張機票,一份三個月的英語突擊合同,一張來自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的為期一年的進修接收通知書,還有一封來自BBC新聞部長的實習邀請函。 里面還夾著一張敏賢的親筆字條,上面寫道:【萬事具備,你只需踏出一步,就能看見與往日不同的風景?!?/br> 在輾轉反側了一夜之后,王雨下定決心辦理了停薪留職,去了英語突擊班,三個月后,他提著行李踏上了不一樣的人生。 人生際遇就是這么無常,等他再次回到這片土地上的時候,他乘著互聯網的風潮創辦了網訊新聞,他一直把敏賢當做自己的伯樂,就算成了大佬也會有意無意地幫著敏賢沖鋒陷陣。 按照他的話來說,都已經被大小姐使喚習慣了,改不掉了。 按照當今互聯網上的流行語,就是口嫌體正直。 話說第一食品這邊,借著新聞聯播和報紙的東風,有條不紊地將【雙喜牌】大豆油包裝上市了。 這時候的老百姓大多還是提著個反復使用的舊油桶騎著自行車去糧油站購買豆油,這【雙喜牌】的大豆油可不一樣,又清又透,一看就很高級,比起糧油站賣的那種渾濁不堪的豆油要有食欲百倍,外面的塑料桶還是白送的,提著就能回家,不用帶桶去購買,方便了不少。價錢比糧油站的貴不了多少,很是實惠,自己留著吃挺好,送人也倍有面兒。 一經上市,還真被大家搶購一空。 然而,好景不長,【雙喜牌】大豆油上市第2個月的時候,市面上又多了一個別的牌子的大豆油跟他們搶占市場。 鄧廠長急忙把敏賢叫到廠子里,跟廠干事們一起開了一個會。 這會剛開始,鄧家先就提著桶豆油跑了進來。 鄧廠長:“你買咱家死對頭的油干什么?” 鄧家先忙往嘴里灌了口水,緩了口氣,才道:“我這不是為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br> 敏賢笑道:“成吧,咱看看他們這油跟咱有啥區別?!?/br> 眾人湊過去一看,包裝和油桶的樣式都和第一食品廠的差不多,一看就是學著第一食品廠做的,而且名字也起了一個同樣喜氣的,叫做【多福牌】,好似在和第一食品廠的【雙喜牌】在打擂臺。 敏賢道:“他們比咱便宜多少錢?” 鄧家先道:“一桶便宜5塊錢?!?/br> 鄧廠長驚訝道:“便宜這么多?那他們賺錢嗎?” 鄧家先:“我打聽過了,人家跟咱們不一樣,人家用的是進口的美國大豆,便宜還不說,個頭是國產大豆的兩倍,一斤更是能產二兩二到二兩三的油?!?/br> 鄧廠長:“美國大豆哪有咱和國產的東北大豆好?!?/br> 鄧家先:“老百姓也不懂國產大豆和美國大豆的區別呀,反正都差不多,哪個便宜就買哪個唄?!?/br> 鄧廠長:“這可咋辦,咱這油才賣了一個月就賣不出去了。前面做了那么多,豈不是給別人做嫁衣了嘛?!?/br> 敏賢道:“先別著急,大家再一起想想辦法,市場這個東西誰也說不準?!?/br> 敏賢回家后,就把自己鎖到了房間里,查資料想辦法,奈何這不是她的專業,一時間真的是很煩躁。 高煦準點來敏賢家打卡,他把買的大蝦和螃蟹遞給敏賢媽:“阿姨,敏賢愛吃蝦,您做給敏賢吃?!?/br> 敏賢媽笑著接過來后,道:“這些天你算是把敏賢愛吃的東西都買了個遍,我們都跟著有口福了?!?/br> “阿姨,老是來家里打擾你們,我也很不好意思,你們要是有什么想吃的都請告訴我,我順手就捎過來了?!?/br> 敏賢媽笑瞇瞇地說道:“真是個好孩子,有心了?!?/br> 敏賢媽去廚房把東西放好,又給高煦切了點水果端了過來。 敏賢媽先是慈愛地看著高煦吃了會兒水果,但最后還是忍不住嘆氣道:“你倆怎么還沒有和好呢?!?/br> 高煦苦笑道:“阿姨,我會努力的?!?/br> 敏賢媽道:“我們家敏賢雖然倔,但是心眼好,不耐磨,你再多用點心?!?/br> 高煦應道:“我會的阿姨?!?/br> 這都到了開飯點了,高煦還沒見到敏賢,他眼巴巴地瞅著樓梯,就是不見敏賢下來。 敏賢奶奶見狀道:“小高,你吃你的,敏賢她說她今天不吃了?!?/br> 高煦馬上緊張道:“為什么不吃了?她是哪不舒服嗎?” 敏賢媽給高煦夾了一個大蝦,道:“第一食品廠遇見麻煩了,她也跟著愁呢?!?/br> 敏賢媽這一細講,高煦才知道原來第一食品廠的大豆油被迫跟人家打了擂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