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謝令姜笑而不語,賣了個關子,“再過幾日,阿舅你就知道了?!?/br> 永寧侯搖搖頭,好笑道:“沒想到三娘還這么會賣關子,好吧,阿舅就等你幾天后告訴阿舅答案了?!?/br> 謝令姜眉眼彎彎,清亮的眼眸含著狡黠的笑意,“那三娘就先行告退了?!?/br> 永寧侯擺擺手,捋須笑道:“去吧、去吧?!?/br> 道:“本朝很重視農田水利灌溉,在工部之下設有水部司,置郎中、員外郎各一人。阿舅在工部倒也認得幾個朋友,去幫你詢問一番不難?!?/br> 謝令姜聞言,心中雀躍,眼眸中也流露出純然的喜悅,但是仍然記得禮節,鄭重向陳舅舅行了一禮,嬌俏可愛還有著嬰兒肥的臉蛋上滿是鄭重神色,肅容道:“三娘多謝阿舅,史公有筆,《農史》若能問世,阿舅當記一功?!?/br> 陳舅舅看著謝令姜明明欣喜,卻又這般老成持重的樣子,撫掌大笑道:“好,日后史官有筆,記我一功。連我都要記下,你這位主編撰,更得是青史留名了?!?/br> 謝令姜臉一紅,是她疏忽了,才放下豪言,她這樣幼稚的話!可別讓舅舅在心里笑話她。 不過陳舅舅并沒有要笑話她口出狂言的意思,反而還耐心問她《農史》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政府文令,頗為細致耐心。 工部,水部司。 水部司的司長與永寧侯陳漱溟算是同年,又曾受過陳家祖父的指點,兩人關系一向親近 “哈哈哈,陳郎,你問我可就就問對人了?!彼克镜乃鹃L講起他自己專業的知識就精神亢奮,一邊捋須,一邊開始口若懸河地為永寧侯回答疑惑。 他解釋道:“其實,水部司還是分好幾類別的。本部掌管天下水瀆陂池之政令,凡是什么開挖溝渠,河渠淹沒農田,還有用舟楫灌溉之類的,都能在水部司找到相應的政令?!?/br> “聽你的意思應該是農利相關的政令,但是你要知道,農桑大事,為國家之本,上面下達的這些政令十分之多。歷年的政令累計下來更是繁雜不堪,你要的是哪個時候的?” 陳漱溟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本朝開國以來的歷代農利的水令政策有哪些?” 陳漱溟抱走那一堆文書,高興道:“我全抱走了,我有用,你先別問我為什么,過些時候你就知道了,那邊那一疊我待會兒再來搬?!?/br> “你不至于吧?!?/br> 怎么不至于,外甥女好不容易拜托自己事情,他這個阿舅可不是得把事情給辦好? 等謝令姜被回府的永寧侯叫去書房之后,被那厚厚的一疊文書給驚呆了,阿舅莫不是把人水部司的文書都清空了? 她編撰完的那天,正值晴空萬里,風和日麗。 她從秋月小筑出來,帶著一身紙墨的味道,雖然掛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但是眼神明亮,神采奕奕。 謝令姜捧著書,就像捧著稀世珍寶一樣,若非多年來的禮教和僅剩的理智阻止著她,謝令姜真想大笑三聲,仰天長嘯一番。 …… 成書之后,謝令姜將《農史》交給方大儒,請他斧正。 方明正翻看著《農史》,由衷感慨道:“天下輕女子多矣,殊不知是井蛙之見?!?/br> 他覺得沒有什么可以改動的,提筆揮毫寫了一篇序言,得意捋須施施然去尋女學其他幾位大儒炫耀。 看!我弟子,就是棒! 其他人表示:揍他! 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一同求見燕帝,燕帝十分重視,連忙喚人將他們請進來。 燕帝接過方明正呈上的《農史》,面色復雜,命人將國子監眾位先生都叫來。 他將書遞給下面的幾位國子監但沒有去過女學的大儒,“諸位先生看看吧?!?/br> 在底下傳看的時候,所有教過女學的先生都很是激動,表示教過的學生這么厲害,豈不是說明我這個先生也很厲害,絕對的與有榮焉。 就連公孫青玉的叔父公孫燕云看了以后,也是連聲贊嘆。 原本燕帝屬意公孫青玉為第一屆女學的第一名,這也是為公孫家揚名,但是燕帝實在沒想到公孫家自己的人也推崇修成這本《農史》的謝令姜得第一,不僅有些詫異。 公孫燕云解釋道:“臣的侄女青玉家學淵源,編一本《道家醫典》無非是在藏書閣里抄書的事情,更何況本朝早有醫書無數,不差這一本。謝娘子編撰《農史》才是造福百姓,更何況燕朝以前并沒有這樣詳細闡述農事的書,更何況謝娘子還將歷朝歷代的土地政策和水利政策一同寫在旁邊,使人對當時百姓的農事一目了然,也可為今世人做警醒?!?/br> 公孫燕云一揖而拜,道:“臣的侄女青玉自己也說過,她與謝令姜同窗三年,見證了此女是如何勤奮刻苦。她說,女學第一,謝令姜當之無愧?!?/br>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在山的這邊、海的那邊,有一只謝令姜,她活潑又聰明,機智又靈敏,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綠色的大森林。 容玉:哇,她好可愛,想和她做朋友~ 謝令姜:哇,看起來有一只很好騙的小系統,想騙他的小心心~ N年后,被騙身騙心的容玉: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第61章 明州府 燕帝見公孫家的人都這么說了, 自然不無不可,允諾道:“既然如此,謝令姜為女學第一,賜秀才功名, 將《農史》收錄進皇家藏書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