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主系統容玉幻化出身形,一個眉眼精致的拇指少年撲棱著翅膀從光影中飛出來。 他看著謝令姜緊縮的眉頭, 飛過去揉揉。 謝令姜抓住他, 捧在手心, 目光寧靜地看著他。 容玉耳垂通紅,羞澀道:“阿姜, 你不要難過了,就差最后一步, 我們一定可以的?!?/br> 聽見容玉的安慰, 謝令姜原本很沮喪的心情慢慢好轉,竟也不覺得委屈了,她眉眼彎彎, 笑道:“沒錯, 既然有這個機會了, 那我們就繼續努力, 就算再怎么打壓謝家人,我也是不會認輸的?!?/br> 她眸光清湛,亮若星辰, 世間已經遺忘謝家的名聲太久了,是時候讓他們想起來,世家大族中還有沉寂已久的謝家。 曾經就連蒙童都唱著“天下才女首推謝”的童謠, 這是謝家幾代人的傳承努力,如今她又豈能因為一點小小挫折就自己放棄呢,使祖先蒙羞呢? 為了有可以媲美《道家醫典》一書的功績,謝令姜必須編撰一本更勝一籌的書冊, 公孫青玉有先天優勢,可以隨意借閱道家典藏,若想單純在典籍的珍貴要勝過,怕是不可能的,她家雖也有些祖上傳下來的典藏,更多的也是古籍或是名家抄本,這些儒家典藏并非是內容上聞所未聞,不過是因為其古老的歷史和書法名家才讓其價值百倍。 謝令姜當時在殿上的時候,思維急速地轉動,她知道若是想贏下這一局,必須在立意上下功夫,農業是王朝興衰的根本,若她編撰的書籍能夠系統地闡述農業的發展,以及其對于王朝根本的作用,想來當不弱于道家子弟于煉丹、尋找草藥的那些只言片語的總和。 她坐在秋月小筑的書房內,收斂神色,提筆寫下——農者,天下之根本也。有史記載,春秋有鐵器牛耕,國君甚重之。 謝令姜是從春秋時期開始寫起,那個時候鐵質農具已在相當大的范圍內得到使用,雖然鐵器使用還處于初期階段,并沒有像今天的燕朝這樣有各種能工巧匠想出來的農具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是在當時,鐵器作為一種新的生產力因素,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發展水利交通,促進社會生產創造了條件。 至此,諸侯國國力越發強盛,井田制衰落,周王室日微。 當時的諸侯國治下的百姓不僅使用鐵器用于農業生產,還使用了牛耕幫忙犁地。 傳說早在殷代就用牛駕車,這是否確切有待后世人考證,然春秋時期牛耕犁地是有實據的。 謝令姜想了想,為了增強可靠性,就加了幾句佐證,就從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為例講起,又引用了《國語·晉語》中的記載:“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边@些足證春秋時期,牛耕已為人所熟知,并被當時的君主和賢臣所重視。 勞動工具的改進,又促使了水利灌溉事業的發展,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鐵器農具與牛耕的興起,讓天下土地被耕耘者眾,原先的水利方法自然不能滿足需求,這就要求了改革。 謝令姜眉目端肅,繼續提筆寫道:“然當時的貴族為一己私利不準興修水利灌溉之事,鄭國大夫子駟大功未竟,子產執政時期方才廢除了井田制的限制,興修了墨家發明的水利灌溉的器械?!?/br> 天色昏暗,不見一星半點的光亮,燭火搖曳著 謝令姜白皙的面容在燭光中明明滅滅,唇色如血,她知道她不能輸。 窗外晨曦日光照耀進來,謝令姜聽見外頭早起的鳥鳴,這才發現竟然已經是早晨了。 她推開書房的門,讓侍女打來一盆清水凈面,去向永寧侯夫人請安,她雖然與永寧侯夫人并不怎么親昵,但是禮不可廢,況且現在謝家未曾敗落,永寧侯夫人還是她溫和嫻雅的舅母,沒得她缺了禮數,反倒教人質疑她阿耶阿娘的品行。 永寧侯府的正堂,謝令姜垂眸向永寧侯夫人請安,稀奇的是永寧侯府的太夫人也在這里。 謝令姜神情不變,福身行禮,道:“三娘見過舅母,見過……這位是外祖母嗎?” 永寧侯太夫人冷冷一笑,極為不悅,“你連老身是誰都不知道,不孝!” 被指不孝,謝令姜也絲毫不懼,她唇角不明顯地微勾,卻裝作驚慌失措的樣子看向永寧侯夫人,“舅母?” 永寧侯夫人朝謝令姜安撫笑笑,這個婆婆真是難伺候,不孝是能亂說的嗎? 弄不好,整個永寧侯府都要吃掛落,更何況她耶娘可還沒死呢。 皇后娘娘與她母親又是極要好的姐妹,婆母可真是老糊涂了。 永寧侯夫人又極為疑惑,她不算太差的政治智慧和敏感的宅斗智慧告訴她,這位平時從不出小佛堂的婆母今日來此,大有深意。 但是,永寧侯夫人實在猜不出她這是為了什么。 她索性先不管這個,笑吟吟地和永寧侯太夫人說道:“母親常年在小佛堂,怕是不知道,這招人疼的小娘子是嫻娘的寶貝兒,這不是皇后娘娘開女學嗎?便來咱們家暫住。那天本是想請了母親,咱們侯府開宴慶祝下,母親您給推了,后來女學的事兒,又是要每日里早早出門的,媳婦兒也就沒讓三娘去打擾您,您老人家本就覺少,做晚輩的豈能不體諒您,反而打擾呢?” 她說了一通的漂亮話,笑道:“所以母親可以千萬別再說什么孝不孝的了,這都是媳婦兒的不是,母親你就原諒則個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