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可除了驚慌恐懼外,她清楚的知道,此刻更讓她震撼的是另一種情緒。 那種情緒壓過了她對牢獄的恐懼,也壓過了她被夫君棄之不顧的失落傷心。 “嗚哇~” 背上的孩子可能感覺到了生人的氣息,放聲大哭起來。 呂雉被孩子的哭聲驚回神,對曹參道:“曹大哥請等一等,我這就把孩子們送到公爹那里去?!?/br> 曹參點了點頭,對呂雉鎮定的大家風度很是欣賞。 呂雉一手伸到背后安撫著兒子,一邊往屋內走,叫上庶子劉肥和女兒劉樂,又把背上的兒子解下來抱入懷中,拉著他們囑咐道:“家里出了些事,一會我把你們送到你們大父那里去,你們乖乖的,要聽話?!?/br> 呂雉又對劉肥囑咐道:“你是哥哥,照顧好弟弟meimei?!?/br> 劉肥如今也不過才六歲,根本不能理解呂雉話中的鄭重,懵懵的點了點頭。 呂雉抱著兒子、牽著女兒外劉太公家去,獄掾要跟上,曹參伸手攔住了,“不用,她不會逃?!?/br> 果然不一會,呂雉就回來了,她鎮定的到廚房熄了火,然后才站到曹參面前請求道:“我,入獄之事,還求曹大哥給我娘家遞個消息?!?/br> 劉家人都是老實樸素的農民,對于這樣的牢獄之事是一點辦法也沒有,還是得靠她娘家那邊想想辦法。 曹參點頭道:“從得了消息,便讓夏侯嬰去呂家傳信了?!?/br> 他特意親自帶人過來,就是存著關照之意,又這么會忽略了呂家那一環。 呂雉聰明的領會了曹參的善意,這樣的小事,不過是捉拿一個婦人,哪里要出動一縣的典獄長。 呂雉笑著躬身揖了一禮,“多謝曹大哥?!?/br> 觀她如此形狀,半點也不像要入獄之人,如此從容有禮的氣度,叫曹參都有些敬佩了。 “你不怨?”曹參問道。 呂雉笑了笑,道:“若不是被逼到了絕境,他不會逃的?!?/br> “唉,”曹參贊道:“得妻如此,是劉季之幸啊?!?/br> 曹參揮手示意獄掾們不用綁縛呂雉,幾人就如同友人散步般,曹參在前,呂雉在其次,兩獄掾在最后,押送了呂雉入獄,為呂雉保留了最大的臉面。 呂雉見此,心中越發感激小妹,她抬起袖子按了按眼角。 小妹說得對,和曹參交好,她能少受很多罪,小妹她果然什么都看到了,她肯定也看到了她往后會如何尊貴,可即便如此,她還是勸自己不要嫁,她的小妹啊,不在意什么權勢富貴,只想要自己平安喜樂。 呂雉心中一片感動酸軟,三年未見,不知她的小妹在遠方過得如何。 此時,得到呂雉入獄消息的呂公也正說起呂媭。 “孽女,這個孽女果然是我呂家的災星!” 呂家沒人接他的話,呂澤皺眉道:“父親,這,這又關小妹什么事?” 呂二嫂自從被呂公甩臉,讓她絕了小妹會回來的心思后,兩年多來,日日夜夜擔心自己的兒子會死于非命,驚懼不安中對呂公的怨恨也與日俱增,此時聽大哥如此說,便小聲道:“分明是那‘貴人’害得二妹入獄?!?/br> 呂公聞言大怒道:“若不是她逃了沛令家的親事,沛令如何會對我們家懷恨在心,如何會點了劉季押送勞役?劉季不押送勞役,便不會逃跑,雉兒又如何會被牽連入獄?” 呂二嫂微微張著嘴,不可思議,這都能扯到小妹身上? 呂大嫂沉默了片刻,說道:“二妹曾和我說過,小妹說她嫁給劉季后會有牢獄之災?!?/br> 呂大嫂很少在呂公動怒時說話,此時說出這句,可見心中震動不小。 呂母身子忍不住一抖,不敢置信的看向呂大嫂。 呂大嫂沉默的點了點頭。 呂母腳一軟,險些跌倒,呂大嫂急忙扶住她。 呂母倚著呂大嫂,心中是深深的后悔,而后看向呂公的眼神,終于帶上了些許怨。 一而再、再而三,呂公終于也短暫失語了,只不過他重顏面,所以還能撐著,臉上沒有一絲悔意。 呂澤和呂釋之也很吃驚,這事他們也是頭一次聽說。 呂二嫂瞪大了眼眸,徹底慌亂了,她驚叫道:“又應了,又應了!怎么辦?我的祿兒!” 聲音尖利帶著哭音。 呂大嫂看了呂二嫂一眼,垂下眸子,是的,又應驗了。 所以,王侯的預言呢,是不是也會應,那么產兒和祿兒…… 呂大嫂的手慢慢捏緊,又緩緩松開,面容冷靜,還是那個沉穩端莊的長媳、值得依賴的大嫂。 呂釋之顧不得父母兄嫂在場,急忙抱住呂二嫂,攬著她往后院走,一邊安撫她,“別慌,這事肯定有轉機,你看小妹這么有本事,她肯定有辦法的?!?/br> 遠處依稀傳來呂二嫂不安的疑問,“可是,小妹又不在家,怎么給我們想辦法?” 至于呂釋之又如何回她的,卻是聽不分明了。 呂澤看向父親,道:“二妹這事,咱們?” 呂公沉默半晌,撇開頭,道:“沛令不會幫我們的?!?/br> 過了一會,又道:“準備些吃食衣物,我們先去縣衙看看雉兒?!?/br> 這?父親這是打算什么也不做嗎? 呂澤看向自己媳婦。 呂大嫂對呂澤微微的搖頭,示意他不要多說,而后對呂公道:“是?!?/br> 沛縣監獄里,呂雉靠墻蹲坐在一角,雙臂緊緊的環繞著自己。 她還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這牢獄之災,這里三面環墻,不見一絲日光,另一面是到頂的柵欄,將她像一個牲畜一樣關在里面。 獄中的氣味極其難聞,混合著糞便和尿sao·味,又經獄中的潮味發酵,叫呂雉忍不住干嘔。 黑暗中,一只老鼠竄到了呂雉的腳邊,呂雉身子一顫,害怕極了。 仔細看,能發現呂雉的嘴里一直小聲的念叨著什么。 她說,“小妹說過會富貴的,沒事的,沒事的,小妹的話從沒出錯,小妹,小妹……” 慢慢的,呂雉雖然還是緊緊的縮在一角,卻沒再發抖了。 而被呂雉當做精神支柱的周寧此時在做什么呢。 郡守殷通在對他們訓話,始皇要東巡了,會路經本縣。 第48章 自知 這一事周寧早已知曉, 她還知此次東巡,項羽會見到秦始皇,更知, 從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到七月, 這長達九個月的東巡便是始皇人生的最后一程。 秦朝以十月為歲首,如今還是秦始皇三十六年。 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先是天現螢惑守心之象, 即火星運動到了天蝎座附近,并在這附近作了短暫停留。 此天象在很長的歷史中都被人們視為大不吉, 認為它一出現,輕者天子失位,重者皇帝死亡。 原本始皇見此, 已心中郁郁,而后,又有天降隕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之事,以及直接催動始皇此次東巡的沉璧事件。 一行夜路的使者被一手持玉璧之人攔住, 將玉璧給了他, 言,“今年祖龍死?!?/br> 使者帶著玉璧到咸陽稟告了始皇,始皇沉默久久,道:“山鬼最多知道一年之內的事?!?/br> 揮退了使者后,始皇又言,“祖龍者, 人之先也?!?/br> 是的, 始皇認為那“祖龍”指的是他自己。 更叫始皇不安的是, 御府檢驗那玉璧之后, 言那玉璧乃秦始皇二十八年,他巡游渡江、祭祀水神時投入江中的玉璧。 九年前投入江中的玉璧怎么會被一身份不明之人送回來呢? 為了趨吉避兇,始皇讓人占卜,占卜結果是出巡和遷徙百姓方可趨吉避兇。 于是始皇以晉一級爵位為賞,下令遷移了三萬戶人家到北河、榆中等地。 于是有了這次目的是為了拯救生命,結果卻走向生命終結的東巡。 縱觀這之后發生的事情,好像真是冥冥中有注定,一年三件異事,件件都言始皇將死、天下將亂,結果始皇果真于一年內命喪,天下也果真于始皇死后大亂。 周寧微微斂眸,其實為什么會有隕石刻字,沉璧送還之事呢,還不是螢惑守心的天象,叫有心人按捺不住了,才有了這許多動作。 滅國之仇,叫六國遺民,尤其是六國貴族心里不平靜著呢。 可是始皇活著,他們不敢異動,秦朝百姓共計不過三千余萬,而始皇南有五十萬大軍,鎮壓百越,不敢異動;北有蒙恬領三十萬精銳,兵鋒凌厲,打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馬。 所以他們只能等,等著始皇死去,在權利交接時,謀求復國機會。 而始皇重武功,又篤行法家之學,重罰輕賞,他一生驕傲,不屑也不是能俯下身段體貼萬民的人主,所以百姓不吝惜用最大的惡意揣測他,六國貴族會不留余力的煽動百姓抹黑他,新朝皇帝更是會利用權勢捏造改史詆毀他。 比如后世有名的孟姜女哭長城,其故事最早見于《左傳》,而《左傳》成書大約是在戰國中期,至于孟姜女本人乃是東周齊國武將杞梁的妻子,所以一個公元前550年的婦人的哀慟和眼淚到底是怎么跨越三百多年哭倒了始皇的長城,來證始皇的殘暴的。 周寧心中輕嘆了一聲,一個掀翻了世界的千古一帝即將逝去,亂世即將到來,她不免也有些感傷。 她讀秦漢歷史,最喜歡的便是始皇,不是因為因他橫掃六合之功,而是因為……同病相憐。 同樣不相信人心,不信任感情,只不過始皇高高在上,有資本傲然蔑視,而她一凡塵俗子,只能包裝自己混入其中再敬而遠之。 系統感受到周寧的悵然,出主意道,【其實,宿主要是幫助秦朝繼續傳承下去,也是拯救了亂世呀?!?/br> 周寧還沒回答,正巧殷通交待完東巡之事,點了她的名字,他道:“周法吏為吏也有三年了,無論斷案還是解釋律法、書寫公文,事事都做得妥帖,挑不出一絲毛病,所以,我準備推薦你到咸陽參加考試?!?/br> 殷通滿面笑意,言辭中對周寧頗有信心,“若是能考得頭名,便可被提拔入宮,擔任尚書卒史,直接侍奉在陛下左右?!?/br> 殷通說的,乃是為吏三年后,方能參加的一次高等選拔考試。 系統激動了,【宿主,好機會!】 這樣簡直是從源頭避免了亂世呀! 周寧笑了笑,始皇是帝王,而且是一個成熟帝王,他有自己成熟的思想價值觀念,是能夠輕易被人改變撼動的嗎? 而且他身邊有趙高和李斯那樣的聰明又重權勢之人,只怕不等她爬到能夠影響始皇的位置,就先會被這兩人連手打下。 她一早就說過了她是個自私鬼,并沒有那么大的奉獻精神拿自己的性命做賭注,去為眾生拼搏什么。 所以,周寧語氣恭敬而遺憾的回道:“某也希望能有幸侍奉在陛下左右,然某實在體弱,恐怕沒有這個福分,只能辜負郡守的好意了?!?/br> 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