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傅恒見無事,就要告退。 皇上忽然叫住他:“最近大阿哥跟誰走的近?” 傅恒心里一突,然后恭敬表示不清楚。此次東巡,他照舊負責皇帝出行的安全工作,最近實在沒見大阿哥。且傅恒謹慎小心,并不會為了七阿哥而詆毀其余的阿哥,反而還道:“奴才聽說,諸位阿哥們這一路都住在一處溫書?!?/br> 皇上“唔”了一聲:“既如此,永璜是從哪里知道,高斌在江南治水,頗有功績的?” 傅恒低頭:“皇上派高大人去江南督辦河道之事,想來朝中人人皆知?!?/br> 皇上仍舊不肯罷休:“可知道高斌進展的人,能看到高斌折子的人,卻不多?!?/br> 傅恒也不敢說話了——他也是能看到高斌折子的人之一。 皇上在朝中,自有耳朵眼睛。 很快就弄明白了,大阿哥是請教了張廷玉才知道了高斌近況。 其實張廷玉也是冤枉。 大阿哥跑來找他,說是自己從前得罪了高斌,如何是好。張廷玉能說什么,只能說高斌是肱股之臣,治水有功皇上得用,大阿哥不該為了一己私愿得罪高斌,與他生了嫌隙讓皇上不快。 他總不能跟大阿哥說,你去按著高斌打一頓吧。 所以才有了高靜姝見到的那一幕,當著她的面,大阿哥故意跟皇上表白了高斌的功勞。 然而在皇上那里卻覺得張廷玉越發大權獨攬,連阿哥的事兒都敢插手。 雖說張廷玉現在確實在一人擔著軍機處,但他也是沒辦法才大權獨攬——訥親被皇上派出去打仗去了,高斌被皇上支使修河道,唯有張廷玉在兢兢業業的工作。 大阿哥自然只能找他。 皇上在案前站了一日,然而無論對于大阿哥還是張廷玉,都未再提及任何。 按著時日,圣駕啟程回京。 高靜姝坐在車上,離開了濟南地界。 她裝走了一罐趵突泉水,一罐大明湖水,算作安慰。 馬車里茶香濃郁。 柯姑姑見貴妃不舍得喝皇上的茶,立刻尋了機會去皇上跟前替主子表了表心意。說的貴妃娘娘對皇上的心意真是感天動地,日月可鑒,天地可表,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皇上搖頭嗔道:“總共就這么一罐子,朕給了她就是要她喝的,非要收著供在佛前,豈不是白糟蹋了?” 雖然這樣說,柯姑姑卻見皇上唇邊的笑意湛然潑灑而出,如同穿破云層的陽光一般擋不住。 于是低頭:啊,男人。誰說女人才是口是心非來著? 果然皇上又賞了貴妃新茶。如今車上備著的就是這九望仙蓯茶。 香氣甚為濃郁,甚至讓人想起“重簾不卷留香久”。 和顧躺在軟墊上,肚子朝上,睡的呼呼的。 紫藤就坐在公主身邊,跟一個乳娘一起護著公主。紫藤眼里都是溫柔,小公主長得真像娘娘。 紫藤的親娘是貴妃的乳母。她想著,要是自己的娘能有幸見到小公主,一定會驚喜的不得了,簡直就像貴妃小時候的臉龐模樣刻出來的。 因杜鵑不在,木槿就擔當起一部分情報系統:“嘉妃娘娘這一胎懷的不安穩,不但一直吐個不住還渾身酸痛,連床都起不來?;噬弦仓皇墙刑t好好看看,并沒有多加垂憐?!备诟哽o姝身邊,木槿比宮里其余妃子知道的事情還多。 八阿哥的腿疾,旁人大約只有回宮才能知道了。 木槿輕聲道:“不過四阿哥倒是依舊得皇上的喜歡,在行宮時皇上查閱各位阿哥的功課,就沒罵咱們五阿哥和四阿哥?!?/br> “五阿哥娘娘是知道的,再不出錯的??伤陌⒏缇尤灰驳昧藗€好臉色,必是皇上仍舊喜歡,沒受到嘉妃娘娘和八阿哥的牽連,想必嘉妃娘娘也有所安慰?!?/br> 然而等回宮后,高靜姝才發覺,皇上不罵四阿哥,未必是多喜歡四阿哥,而是真的要動手抽大阿哥和三阿哥。 旁人東巡是旅游,皇上卻還是要完成許多政治任務,接見官員,同時又要隨時關注大小金川的戰事,所以剛回到京城,就有些感染了風寒,停了兩日常朝。 皇上十分勤政——主要是抓權不肯放松。 大清的皇帝又很少有前明那種動輒不上朝的風氣,別說像嘉靖萬歷皇帝那樣幾十年不上朝,就算是五天不上朝,都是大事。 皇上除了上回自己病的七葷八素不能上朝外,也就只有端慧太子薨逝的時候,他太過悲痛停朝五日。 這會子竟然也因風寒停了兩日朝,大臣們自然憂心,不管心里到底急不急,上的折子卻都是心急如焚,言辭懇切恨不得代替皇上病了才好。 雪花樣的請安折子飛向軍機處。 搞得張廷玉更忙了,皇上便指了傅恒跟他一并分擔軍機處的要務。 皇上這場風寒來去匆匆,起初無人在意,但接下來因為這場小小風寒引起的事情便震驚朝野。 皇上上朝第一日,就痛斥站在下頭的大阿哥:勾結臣子,不敬君父。于人子之道毫不能盡,斷不可繼承大統。3還痛斥三阿哥不學無術,愚鈍憊懶,不堪大用。 高靜姝聽到消息的時候,還整個人都是懵的。 這可是乾隆十二年,東巡后皇后和七阿哥還是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的活著,怎么大阿哥和三阿哥就被皇上暴怒痛罵,踢出了繼承人的資格呢。4 高斌不在京中,雖然幸運的完全避開了這場皇上的滔天大怒,但導致高靜姝也兩眼一抹黑,不知道外面的消息。 畢竟原來都是外頭的高家通過木槿送進來,如今高家也什么都不知道。 皇上罵過一回還不肯罷休,當日更處分了大阿哥和三阿哥的師傅和安達。 又當著十幾位重臣道:“朕染了風寒,大阿哥若有人子之心,自然要擔憂照料,誰知毫不介意日常當差,可見不忠不孝。朕從前就跟訥親、傅恒說過,大阿哥斷不能為儲君,果然是令朕失望!” 傅恒無語凝噎,當時面對張廷玉譴責的目光就無言以對:皇上之前真沒跟他說過大阿哥斷不可立這種話??! 搞得他這個七阿哥的親舅舅似乎早跟皇上討論過太子位置,然后把別的阿哥都貶低了一頓似的。 這種飛來橫鍋,傅恒只能低頭背了。 遠在天邊的訥親更是不知道,皇上已經拉他做了證人,還在如火如荼的投入在戰爭中呢。 大阿哥三阿哥不能繼承大統的話,自然很快傳得后宮皆知。 太后難得在小佛堂里又呆了一日,不知在為誰祈福。 出來的時候就道:“以哀家的名義,將今春的新茶和里貂皮和海龍皮,挑了好的給大阿哥府邸和三阿哥送了去,皇帝訓斥兒子是正理,但別叫奴才們狗眼看人低,苛待了阿哥們?!?/br> 再痛斥了兒子后,皇上對女兒的垂憐就顯而易見的更明顯了。 和敬公主定于乾隆十三年出嫁,和婉公主定于十五年春。 此時京中兩座公主府已經開始起建。 不但對嫡女如此重視,過了四月,皇上還親自將七阿哥永琮領到了阿哥所,命所有太監乳母給阿哥磕頭。 并指了國子監祭酒和翰林院滿族掌院學士,一漢學一滿學,為七阿哥的師傅,給七阿哥開蒙。 這樣的豪華配置,可見皇上對嫡子的重視。 嫡子嫡女接連蒙圣恩殊榮,皇后卻仍舊端莊和雅的坐鎮后宮,沒有絲毫得意之色。 對待六宮妃嬪也仍舊是公正嚴明,又帶領嫻妃一同cao辦乾隆十二年的大選事宜,晝夜無懈。 皇上自然多番勉勵嘉獎。 甚至說出這樣的話來:“十余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余暇以從容冊府者?;屎笾??!? 前朝后宮,所有人都是長眼睛的。 立刻明白皇上的立儲之心,這就是在給嫡子鋪路啊,所以集體跟著皇上的思路走,高呼皇上萬歲,皇后娘娘賢德。 乾隆也很滿意:沒錯,朕決定的事情就是天理,你們最好少說話,只磕頭,別給臉不要臉。 果然,一番處置后,皇上神清氣爽起來。 自打從濟南回京的這一個月,諸事發生如狂風暴雨,皇上也很少踏足后宮。 后宮嬪妃們自然也不敢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去爭寵——何況自從慶貴人事件后,大家對過分爭寵已經有了陰影?,F在后宮流行的是令嬪路線,乖巧溫順,捧著一顆紅心等皇上,別做出頭鳥,免得被趕到草棚子里去住。 于是后宮里難得一片大和諧,都安安靜靜縮在自己宮里過日子。 這日高靜姝自在的抱了女兒往御花園去看鳥。 往大明湖一行,和顧還太小,沒有體會到母親的思鄉之情,但是卻因為山東巡撫放養的各種鳥類而喜歡上了鳥。 剛回宮時,口中天天說著要去看“花花們?!?/br> 起初乳母都以為公主要去看鮮花,所以給公主搬來好多盆各色花卉。結果和顧根本不愛看花,急的都要哭了。好在看到了廊下掛著的鸚鵡才開始數數:“一只花花?!?/br> 眾人才知道她的“花花”是花里胡哨的鳥們。 搞清楚公主是喜歡鳥就好辦了,宮中的鳥雀怎么會比山東的巡撫現采買的少? 高靜姝還特意給女兒要了一只特別靈的白羽鸚鵡掛在架子上。 這鸚鵡說話,比現在的和顧可靈巧多了。 甚至跟五阿哥似的,教一遍都能會背詩。 不過就是腦容量不太夠,像是狗熊掰棒子,只要記住了一首新的,舊的詩就再也聽不到它背誦了。 倒是一句“公主駕到”說的非常熟練。 見到和顧就拍翅膀。 高靜姝對此還表示非常憂傷:女兒這點不隨自己,她不太喜歡貓狗,她喜歡羽毛華麗的鳥類,可見果然是一半乾隆的基因。 她本來還想等和顧大一大,就將兩只愛貓接回來的。 結果上回剛試著接回來一天,兩只貓跟這只大鸚鵡,就如同三英大戰呂布一樣廝打成了一團。 值得一提的是,她給和顧的鳥,按著四大美人的名字順延,起名昭君。兩貓一鳥的戰斗,最后以昭君掉了好幾根鳥毛飛到房梁上為結束。 鳥雀司的鳥訓練的極好,幾乎從來不會離開那根金屬橫管,就算不栓腳鏈也可以放心。結果昭君鸚鵡卻被貂蟬西施這兩只貓逼上了房梁,可見敗落??蓱z它也沒學過什么罵人的話,只能在上頭狂叫表示憤怒。 自此后,只能依舊是把鳥架子掛在前殿,兩只貓繼續去跟平常在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