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節
楚郡王司馬逸的目光,在四哥身上看了看。然后,低了頭,說道:“兒子記下了?!?/br> “你記下就好?!?/br> 玉榮簡單的說一句。 玉榮又道:“老四是打定主意做一個富貴閑人,這沒什么不好的。老五,您瞧著也是一個愛玩的,依你兄長的心胸,你這親兄弟不缺了富貴。母后盼著的,就是你們兄弟二人,也是一輩子得了瀟灑,過得自在?!?/br> 能如何勸? 一切塵埃落定了。 這兩個兒子一聽這話,皆是沉默。 可玉榮到底見著四子點了頭。小兒子也是在哥哥點頭,才是點了頭。 兄弟這兒妥當了。 玉榮也便是安心了。 通天閣的正殿中。 皇帝與嫡長子談話。他沒留了其它人。 “你登大寶,自當體會臣民之心,你做了監國太子這般久。朝堂上的事情,你心頭應該有數?!闭y帝說了這些話。 他的目光望著兒子,他道:“朕不放心的,便是你母后攬政這些年。你可能處理好母子之間的分寸?” “父皇放心,兒子一定孝順母后?!?/br> 太子,不,應該新皇司馬賢趕緊回了話。 “你是兒子,孝順你母后天經地義??山缴琊⒛鞘亲孀诹粝聛淼幕鶚I,你更應該以大局為重?!?/br> 最后四個字,正統帝是咬了重音的。 對于皇后,正統帝要說沒有感情。 那是假的。 可再是有感情又如何? 這江山社稷在最后,他還是留了兒子。 正統帝讓兒子發誓言,那是以大局為重,以江山為重。 司馬賢對于父皇的心思,在這等時候哪會不懂了? 可他也是司馬氏的子孫,這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他自然也是最在意了。 所以,司馬賢發了誓言。 聽著兒子發了誓言,正統帝的神色才是好看些。 然后,他拿出了令符。 也拿出了一份小冊子。 “看過后,你不能留了底本?!闭y帝交代道:“繡衣衛,暗衛是朕留給你的眼睛和手腳。兵權,你更需要牢牢的握緊了。這天下是司馬氏的,你一定要坐穩社稷的主人?!?/br> 正統帝伸手,握緊了兒子的手。 司馬賢當場答應了。 然后,正統帝的手,慢慢的松開了。 皇帝在喘氣,喘的很利害。他咬了牙,他吐了話,一字一字的說道:“百年后,朕與你母后葬一起,不需要他人……” 對于父皇、母后合葬一事。 這是皇家自古以來的。 只是他父皇還一位皇后的,那一位慕容皇后??涩F在父皇不提,司馬賢自然不多嘴。他也應了。 正統帝聽著這話,還想說些什么。 可到底慢慢無聲。 然后,皇帝的氣息停止了。 司馬賢愣了片刻,他才是反映過來。他的父皇駕崩了。 玉榮和兩個兒子得知此事后。 母子三人一起進了殿中。 玉榮愣在當場。 “母后,您請節哀?!彼抉R賢趕緊的上前,勸慰了話。 傷心否? 有一點。 是一個人相處久了,都有感情的。 玉榮的心底,倒底跟皇帝還是相處出來一些感覺。是合伙人的感情。至于更多的,可能就是兒子的親爹,這一個身份所代表的一切。 她的眼睛有些干澀。 玉榮說道:“你父皇的后事,一切交給你了。老三,你是新天子,一切你安排吧。我心里難受……” 人死了,一了百了嗎? 玉榮明明眼睛想流淚??伤男闹?,似乎是難過的,又似乎是輕松的。 一直壓了頭頂的,那一塊大石頭到底落下了。 一切不同了啊。 什么不同了。 或許是一個時代結束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吧? 皇帝駕崩。 嗯,哪怕只當了半天太上皇的正統帝駕崩。 這等帝王的身后事,就沒有簡單的。 可這一切,玉榮都是擱開了手。 她只是交代給了兒子去辦事。她是皇后,不,應該是皇太后了。 她的兒子司馬賢給親爹辦了身后事,上了謚號高宗。自然也給親娘上了尊號慈仁太后。 玉榮升了一級,從皇后升級成為了皇太后。 京都。 國喪。 這一年,是正統二十七年。 新天子即位,自然又是新氣象。一個新的年號登場,隆治。 后記: 《大魏史記》大魏朝,西魏、東魏,各傳承十六帝,主江山六百年。西魏,系高祖嫡傳血脈。東魏,開國武帝系仁宗嫡傳血脈。武帝奉祖系,其祖仁宗長子秦王,追謚號孝文皇帝。追孝文皇帝生母柳氏惠文皇后。 大魏仁宗,高宗嫡長子。大魏朝第四代皇帝,未登基前,生兩子,長子孝文皇帝、次子晉王。登基元年,生三子世宗皇帝。世宗皇帝,中宮嫡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