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節
偶爾里,她似乎故意的,她用了她自己的筆跡。 跟皇帝的,還是七分像。 七分像,那總歸不一樣了。一眼就可以瞧出來,那是一位女子筆跡。 玉榮在試探。 試探的結果是不錯的。 皇帝似乎故意的忽視了。 而收到了折子的朝臣們,似乎也有意的忽視了。 這是有心,還是故意,又或是無意? 總之,目前的結果不錯。 在玉榮瞧來,沒人反對。 這就說明了,大家伙的默許。 那么,慢慢來。 春雨滋潤了大地,那也是細細無聲。 玉榮有細心,她可以慢慢來。 總歸,在朝堂上,待她的影響力足夠時。 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一件事情,再試探了她的威望。 不過,不能急。 一切還要靜待結果。 現在嘛,花兒都沒開。 只能說,種子已經埋下了。 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春天花開了,那么,秋天的收獲,也是可以預期的嘛。 京都,這一個冬。 鹽業上的事情,可謂是風起云涌。 有人反對嗎? 當然有。 那些在改制中,會受損失的人,肯定是反對的。 可惜,大魏朝的高層,那些注定會食利的,會得到好處,可不會反對了。 而一心為了朝廷的。 此時,也不會有人反對。 畢竟,這事情擺明了,朝廷會得利。 當然,如果能拍得鹽田的那些人,也會得利。 倒是原來在鹽業上的人。 可能有人會損失,損失了一份注定收益豐厚的家業。 那又如何呢? 胳膊擰不過大腿。 大魏朝的高層,已經拿定了主意。 那么,在皇帝的威望下,這事情一定會成。 至于成,這成到什么樣的程度,又會不會成功? 這就要看下面做事人,這把這一本經文念成什么模樣? 畢竟,朝廷的政策可能是好。 可到了下面的執行人,就未必了。 人心皆貪。 這合理的貪。 以及,如何防范了,這里面的門道可就多了。 就是為了一個治貪。 這才是玉榮把心腹提拔起來,還是舉薦給皇帝的原由。 這等衙門小吏出身。 最懂了,下面如何揩油。 因為懂,所以,想爬上更高的官位。 那么,就需要功績了。 東宮。 太子在跟太子妃講了話。 “父皇,何其不公?!?/br> 太子真不甘心。 鹽業的事情。 鬧得沸沸揚揚的。 這里面皇后插手了。 太子當然知道的。 連皇帝把一個叫車績的人,那是安排進了繡衣衛,做了一個指揮使的事情,太子都知道的。 太子心里不滿的,就是這一個叫車績的,出身小吏。 這才卻是皇后舉薦的。 彼時,這一個時代里。 舉薦的人是誰? 這已經是隱形的站了立場。 這是皇后的人。 太子知道的。 這可是做了皇后眼睛的。 還是繡衣衛。 這如何不讓皇太子心中憂懼。 “三弟的未來妻族,出身了韋首輔的府上。如今,父皇再偏心于坤寧宮。孤哪還有何的容身之地?” 太子是害怕的。 因為,皇后的籌碼多起來。 他害怕。 朝堂、繡衣衛。 這都是皇后的影響力在擴張。特別是皇后與皇帝二圣稱尊,這臨朝聽政。 這權利太大了。 太子覺得……他隱隱的有猜測。莫不成,是父皇已經不滿意他了,這要廢立儲君。 “殿下,你莫急?!?/br> 太子妃寬慰了太子。 “一切會有辦法的?!?/br> 太子妃的話,只是寬慰。當然,也是太子妃在寬慰了自己。 其時,莫說太子著急。 太子妃也是心有不安的。 為什么? 只因為坤寧宮的權利太大。 而皇后膝下有三子。 偏偏太子是庶長子出身。這一個出身,就讓太子妃知道的,太子是為難的。 “孤這是怕了?!?/br> 太子承認了他的心底話。 “父皇不會的。殿下,我聽母親說了,父皇是看重于殿下的?!?/br> 太子妃還是擺了事實,講了道理。 講的自然是寧國公主寬慰的話。 不外乎,就是看了太子的妻族。 一個一個的都安好的呢。 現在太子的背后,還是有支持的。 太子妃更是握了太子的手。 “若是可以的話,殿下,您不妨多去一去陳良娣、安良娣處。她們若能生下殿下的子嗣,想是陳府、永安侯府,一定會更加安心的?!?/br> 太子妃說這話時,心中是酸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