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節
這等錦衣玉食堆里長大的蔭官。 那又有多少的歷練? 可小吏不一樣。 衙門里跑腿的, 還是最底層的。 可以說,這衙門里的門門道道,誰最清楚? 就是這些衙門里的小吏。 有些什么潛規距,不可言說的,又或是辦事兒,跑哪一條道才能拜得真神,入了真佛的眼緣? 這些衙門里的小吏都知道。 可同樣的,這些小吏最想當官。 偏偏,官就是官,吏就是吏。 官與吏之間,是有一道鴻溝,那是難以逾越的。 而玉榮在京都,又或者說,整個承天府里。 那是花這些年的心思。 那才是挑中了幾人。那是培養出來的,就是這么三個人。 玉榮花足了心思。 她要的是實干的人才。同樣的,能為她所用的,而不是投靠了耿氏一族,又或是投靠了東宮太子的。 那么,只能起步太低。 低的一個后宮的皇后娘娘伸了手,這人都是迫不及待的抓住了。 而且,這里面有一個關鍵。 就是什么? 就是玉榮是皇后,她想用了人,還不能讓人打了她的名號。 那么,便是最初得了機會。 這從小吏有機會,邁過了那一道坎兒。 同樣的,想在官場混。 那會非常的難。 一只哈士奇混進了兒狼堆里,那不一樣。 就是不一樣的。 這總官場上的異類,是會被排擠的。 同樣的,玉榮就是這般的考查了。 她用人,就是簡拔了這等出身不足,一旦得了她的機會,上了她這一條船,想下來是沒門兒的。 考查,考的是能耐。 有能耐,才可能重用。 同樣的,也是考查了。 在官場的做人做事。 玉榮想用一個人手。 特別是她的身份,在受了限制時。培養不容易,可不想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一下子給折了。 這不,三個人,就是她培養這些年的成果。 總算是想得法子。 一一都是簡拔到了京都的衙門里。 這三個是真正的官員。 也是在官場混了這些年,可謂是多年不得志。 一朝做了官。 當了官老爺。難道,就不想做了大官? 肯定想的。 不過,就需要機會的。 眼下,在玉榮看來,她給的機會就來了。 能不能上位? 不需要玉榮在考查。 這需要皇帝掌一掌眼緣,看看皇帝是否滿意了。 “此三人,梓橦,你是花足了心思?!?/br> 皇帝看了皇后給的小冊子,瞧了三人的家世背景,以及這做官的經歷。 皇帝看懂了皇后的意思。 這都是干實事的。 可以說,這三人沒背景。 他們能靠的是皇家。 那么,做了皇家的孤臣,就是必需的。 若不然,一旦不得皇家的重用。 他們一路走上官場,那些得罪的人,又或者,他們將來會得罪的人。 那肯定不會輕饒的。 畢竟,鹽業這是國之大事。 關乎了稅收。 也關乎了皇家的小金庫。 “鹽田的事情,鹽棧的事情,我只是一點淺見,也是想著一分為二。二人分攬,圣上再差得一個壓得住陣角的重臣總攬?!?/br> 玉榮笑道:“三個人,三選二。若這般,還入不得圣上的眼,只能說,他們三人的本事不足?!?/br> 瞧瞧,玉榮培養了人手。 這給的機會,也是足夠。 這都不能上位。 這真是無能了。 “這三人都不錯?!?/br> 正統帝看了后,給了一個評價。 “兩人調入鹽業。一人調入繡衣衛吧?!?/br> 皇帝給了一個答案。 玉榮愣了一下。 她才說道:“繡衣衛乃是圣上心腹,是圣上的眼睛,是圣上的利刃,這真是讓我這培養出來的心腹入了繡衣衛,合適嗎?” 心中嘛,玉榮是巴不得。 一旦她有人手在繡衣衛。她可以正大光明的,借了皇帝的眼睛,那是看得更多,更遠,更廣。 可她在意了,皇帝是何意? “梓橦培養人手不容易,這三人也是有本事的。朕全此想他們埋沒了?!闭y帝給了一個答案。 “梓橦,你不必多憂,朕是信任你的?!?/br> 皇帝不會講,她給皇后開了一點后門。 是想讓皇后盯緊了太子。 太子伸手了兵權。 這真正犯了皇帝的忌諱。 同樣的,坤寧宮的一些野望,正統帝又不是傻子。 他只是裝了聾啞。 那是不聾不啞,不做家翁。 皇帝就是想治衡東宮與坤寧宮。 這雙方都是想拿捏了對方的小辮子。 皇帝就要給雙方機會。 同樣的,這三個皇后提的人選,也不可否認的,還是有真本事的。 皇帝還是愛才的。 也可以說,皇帝現在加強了皇后的權利。 那么,在一些地方,皇帝自然也會給東宮找補回來的。 現在嘛,當然是給坤寧宮一些甜頭。 “有圣上的話,我自然是放心的?!?/br> 皇帝給了好處,玉榮自然是受用了。在皇帝跟前,只會講了好話。 至于這三人,誰入繡衣衛,哪兩人又去鹽業處,去管了鹽田與鹽棧? 玉榮只待結果。 她不會再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