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節
玉榮這話的潛治詞。 正統帝當然懂。 好住皇家和朝廷全吃下。 真當那鹽業背后,那些食利者,都是吃干飯的? 砸人飯碗,也是代價很大的。 這里面牽扯太多。 玉榮還是覺得分化一下的好。 “再則,圣上,鹽田是承包,又不是一直承包下去。五年一換,又或者十年一換。每一回在鑒寶閣上拍賣,也能讓皇家收回一批現銀?!?/br> 玉榮的話,只是的說了一個道理。 這主動權,還是在皇家的手中。 “最主要的,圣上,咱們的人手未必足了?;始夜贍I的,并非是鹽田。而是銷售。每一家縣城,當有一家鹽棧?!?/br> 玉榮的話中,點出了最關鍵的。 “天下的驛站與鹽棧,這其時是很好的補充。圣上,這里面關乎的,也是國朝命脈。人人都是要吃鹽的?!?/br> 最后一句,玉榮咬了重音。 人人都要吃鹽。 從消耗的鹽量上,就可以看出很多的東西。 當然,最主要還是官營鹽棧,有皇家的旨意,好官鹽的價格,可以真正的下來。 鹽稅上收一筆。 承包鹽田上收一笑。 最后,官營鹽棧上,哪怕是收支平衡,不掙多少,小小的積贊,也可以積少成多。 那是合成一筆大數目的。 正統帝眸光微動。 想到了錢,正統帝當然想了很多。 “是啊?;始业牧α?,還是在鹽棧的經營上為好?!?/br> 這等鹽棧,也可以成為了暗衛的窩點。 這等經營。 那布網絡于天下。 皇帝想得多。 同時,也是明白皇后的意思。鹽田這一個大頭給出去,分化了鹽業背后的食利者。 這改革鹽業,那么,阻力會小些。 至少,一批人得到拉攏。 他們肯定會站在了皇家這一邊。 利益面前,人人都會很現實的。 而鹽田,對于食利者而言,那跟地上撿錢,有區別嗎? 沒有。 這玩意兒,那是旱澇保收。 誰都要吃鹽的。 這就是現實。 “此事,朕在籌謀籌謀。只梓橦你這兒,真惹得把這一注大財,那是扔出去?” 皇帝笑問道。 “我乃發起人。圣上若是憐惜,不若賞我一處鹽田便是?!?/br> 玉榮笑著說了話。 鹽田,既然要承包。 自然就是皇家給發了牌子。有朝廷認可的,就是合法的。 這才可以行銷天下。 若沒有的? 往后,必要要打擊。 那些有鹽田的人,那些背后的食利者,肯定不想私鹽出來。畢竟,私鹽多了,官鹽的利益就要少了。 正統帝笑道:“這一份賞,梓橦,你當得?!?/br> 皇帝又不小事。 一份鹽田罷了,他給的。 “就是要承包?;始伊襞c一處鹽田。梓橦,你予一處。剩下的,再是承包出去?!?/br> 皇帝說的簡單。 “不過,對于鹽田一事。朕目前看法如此。卻也還要暗衛,再去核實一下?!?/br> 正統帝笑了。 這話中之意更簡單。 玉榮那一處小島上的鹽田,這是要見光的。 玉榮自然沒二話。 她還是有一份光棍兒的精神。 這開頭了,肯定要收尾。 御書房內。 皇帝、皇后在商量鹽業的事情。 這事情當然很大,關乎天下百姓吃鹽的事情。也關乎朝廷的一大筆稅收。 當然,鹽田更關乎了皇帝、皇后的小金庫。 京都。 東宮,太子結束一天的忙碌。 一回了東宮。 他整個人挺壓仰的。 他沒去了太子妃那兒。 他怕,他壓不住自己的火氣。 其實,一切早有預兆的,只是當初的太子不敢相信。 畢竟,皇帝在位,就把皇后拱上去,那是二圣稱尊,這真正的千古奇聞。 至少,歷朝歷代,太子沒聽過。 這不,這頭一回見到,那是傷害自己的利益。太子很傷心。 可偏偏太子不敢表現出來。 皇帝拔了一些人手,把一些京都與承天府的武官給調了職。要么,轉到地方,要么,轉去了邊疆。 總之,這些人都跟太子有關系。 太子心慌慌。 這等時候,都是憂懼甚重,哪能跟皇帝硬頂? 太子沒底氣。 今個兒的朝堂上,那些朝臣們的腿一個比一個利落的跪了。 太子可是瞧一個清楚。 特別是韋首輔,那一臉的高興與得意。 這讓太子隔應的慌。 “父皇……” 太子壓在喉嚨里的話,到底沒說出來。 “……” 在書房里,太子跟一個頭受傷的狼一樣。 他似乎受了傷,又被困住了。 過了許久。 太子平靜下來,他練了大字。 可那些字,沒有了往日的鎮定。 他的筆風里,還是帶上了他的情緒。 把那些練的大字,全部的燒了。 太子沒想留著,這些泄露了他情緒的東西。 屋里燒了東西。 那味兒不同。 太子妃進來時,她聞到了。 可她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