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節
賜婚的圣旨是下了。 太子那兒,是直接先入宮。 畢竟,太子已經大婚了。這四個皇帝賜過去的,都不是高位份的。倒沒什么特殊。 可三皇子司馬賢的嫡妻、側室。 這位份不同。 自然嫡妻這兒,是要大婚的。 側室嘛,雖然沒有大婚,可也有嫁妝,有陪嫁。 京都一時間,關于三皇子妃的事兒。 還是引起了一時的哄動。 沒法子。 三皇子妃可是韋首輔的嫡長孫女。 東宮。 太子知道了三弟的賜婚。 他跟太子妃的心情一樣,也果酸了點。 “父皇眼中,三弟果然不同?!?/br> 太子對太子妃說了心里話。 夫妻二人獨處。 太子在太子妃這兒,才能放松些。 到底二人育有一子。 感情跟其它的東宮女眷,倒底還是不一樣的。 “這怕是有母后在里面摻合了?!?/br> 太子妃給了一個答案。 “這是必然的。母后一心想三弟坐一坐孤這東宮的儲君之位。這等野心,昭然若揭。怕也是父皇想糊了皇家的體面,一直做了老家翁,在裝了不知道?!?/br> 太子心中有怨氣的。 太子妃當然聽懂了。 可她的立場跟太子一樣。 “父皇偏心眼兒,那是必然的。殿下,母后那坤寧宮中可是出生了三位皇子。您三個弟弟,可都是母后親生的骨rou?!?/br> 太子妃這話說的有點兒重。 “孤為難?!?/br> 太子一聲感慨。 “殿下,不管往后有多為難,我自然是一起陪了殿下?!?/br> 太子妃握了太子的手,那是深情款款。 這二人談了話。 太子又是說到了這婚事里面的貓膩。 “咱們這一位未來的三弟妹,這出身夠高。孤有點兒擔心,這韋家往后的一些勢力,怕會投靠了三弟?!?/br> 太子這話說了。目光是望向了太子妃。 “我母親那兒,也給殿下攏絡了一些好手?!?/br> 太子妃交了底。 “岳父、岳母,我最是信任不過。他們疼了你,也是愛烏及屋,一起疼了孤這做女婿的?!碧友壑?,寧國公主夫妻自然是非常好。 這一對岳父、岳母,可是一直光明正大的站了他這一邊。 這鮮明的態度,是其它兩位良娣的娘家,那是比不得。 當然,這也是利益不同。 籌碼也不同的。 畢竟太子妃都生下嫡長子。 而兩位良娣呢? 可是膝下空虛。 陳次輔、永安侯,又不是真傻。 這肯定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罷,三弟成婚后,這宮里肯定會熱鬧起來。三弟成婚后,又是四弟大婚。兩門喜事相連,也是皇家的大喜?!?/br> 太子提了這話。 這哪是說了喜事。 分明在說了,這于東宮而言,一點不歡喜。 “可孤擔憂一件事情,兩位皇弟大婚后,怕要上朝聽政?!?/br> 太子提了此話。 太子妃自然懂得太子在意什么。 “殿下,無妨的。只是聽政,又不能插朝政?!?/br> 太子妃勸道:“慢慢來。殿下,東宮不會輸?!?/br> 這是太子妃在鼓勵了話。 太子聽懂了。 京都。 韋府。 韋首輔是高興的。 他的嫡長孫女是成了未來的三皇子妃。 這如何真是家族里的一件高興之事。 畢竟,孫女去參加了大選,這已經就表明了態度。 韋府后宅。 韋大太太這一位韋首輔的兒媳,那是一直得了婆母韋老太太的吩咐。 那是掌家理事。 倒底還是頗得婆母的喜歡。畢竟,她這夫君也爭氣,做了三品大員。她自己膝下又是兒女雙全。 可以說,還是頗能在婆家伸直了腰桿的。 “我兒,你這婚事賜下來。滿府下下,人人都是高興著?!?/br> 韋大太太就是執了女兒的手。 她是仔細打量了女兒,說道:“我兒,為娘的也為你高興?!?/br> “母親?!?/br> 韋大姑娘是歡喜的。 進宮大選,為的什么? 不就是那一條青云路。 若真不想一飛沖天的。大可不必參加大選。畢竟,這是皇家要求,一定要參選的。 只要在大選前,由得家中父母做主,那是訂下婚約。 這大選自然不必參加了。 這父母長輩沒訂婚約,這去參加了大選。 這擺明了,就是默認的自己樂意。 皇家,可不缺了想直上青云的女子。 真不必強求。 畢竟,皇家的富貴,還是惹人眼的。 “你往后可是嫁進皇家,做了皇家的兒媳?!?/br> 韋大太太說道:“特別是我兒的身份,還皇后娘娘的長子媳婦,那最是不同?!?/br> “……” 韋大姑娘不傻。 她當然知道這里面為何不同。 “我兒,你進宮后,一定要孝順皇后娘娘。做一個合格的三皇子妃。至于東宮那邊,還是禮面子上不錯。萬萬不可真是一翻真心的親近?!?/br> 韋大太太壓低了聲音。 她說道:“瞧著東宮、坤寧宮之間,必然還有爭斗的時候?!?/br> “若有一日,皇后娘娘贏了。三皇子乃是皇后娘娘的長子,那前途必然不可限量?!表f大太太說道。說這話時,臉上全是歡喜與高興。 前途如何不可限量? 那還用明說嗎? 韋大姑娘又不傻。 她很清楚的,三皇子是可以一爭儲君之位,有可能做了新天子的。 若不然,家族不會大力支持她去參加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