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
自古以來,還有捧殺這一招的。 當然,太子一定會不會上當? 在玉榮看來,八成不會的。 不過,玉榮的態度擺出來。 太子愛理不理的,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的態度擺出來,皇帝看到就可以。 “那倒不必?!?/br> 正統帝笑了,說道:“一碗水端平,諸皇子皆一樣即可?!?/br> “不,圣上。太子乃是儲君,他與他的弟弟們可是不同,太子乃是國本。受了圣上的重視,亦是理所當然?!?/br> 玉榮也是婉轉的提了一話。 玉榮的心中在琢磨了。 也許一些小動作,可以讓人動一動。 她今晚在乾清宮這一宿,一定讓她睡不踏實的。 所以,她心中憋了氣,還是出一出為好。 也免得把她自個兒憋壞了。 次日。 帝后一起宿于乾清宮的事情,貌似風平浪靜的。 可事實呢。 還是引人注意了。 東宮。 太子、太子妃在一起用了膳后。 太子妃提了此事。 太子只是聽了太子妃講一講原尾。他靜靜的聽著,沒發表什么看法。 “殿下,母后太得父皇的敬重。您……” 太子妃伸手,執了太子的手,說道:“您放心,我亦是站您這一邊。便是母后想為三弟謀了一些什么,我覺得一定不會那么容易成功的?!?/br> “你似乎誤會什么?!?/br> 太子很淡然,還是笑了。 “母后一直得父皇看重,本就是事實。這點子小事,引不起什么波瀾。孤已經上朝聽政,孤倒不必急于求成?!?/br> 太子的心性還是穩得住。 “嗯?!?/br> 太子妃點點頭。 可在太子妃心中。 還是有些想法的。 誰做出頭鳥? 太子妃也在謀算一二。 壽康宮。 皇帝、皇后一起來請安。 不,應該是一起得了皇太后的傳話,來壽康宮用了膳。 皇太后的心情不錯的樣子。 還是比平時多用了一小碗。 待膳罷后。 皇太后說道:“今個兒有你們陪著,哀家的胃口都是好上許多?!?/br> “那往后朕多來陪了母后用膳?!?/br> 皇帝笑著提了一句。 “……” 皇太后的目光挪了皇帝身上,笑道:“偶爾一回便好。哀家老了,口味跟年青人不同的?!?/br> 聽著皇太后如此講。 皇帝想再說些什么。 “真不必,哀家還是喜靜的。你們偶爾陪一陪哀家,哀家就是討一個彩頭。這般更有興致?!被侍髷[擺手,那是說了自己看法。 既然皇太后如此講了。 皇帝、皇后當然是應了話。 “哀家聽說朝臣又上了奏章。不光是關乎了太子上朝觀政。而是有人傳了流言,說是皇后牝雞司晨?!?/br> 皇太后這一提話。 玉榮趕緊的起身行禮。 “兒媳不敢?!?/br> 玉榮覺得這一口大鍋落了她頭上。 真是一個感覺,總有刁民想害本宮。 這一切真論起來,那是皇帝的鍋。 可天子圣明。 真出了事情,只能是天子身邊有妖孽啊。 誰有錯,天子無錯。 皇后背鍋,都是小兒科。 “梓橦,你有什么錯處?”正統帝笑了,他起身,攙扶了玉榮。正統帝說道:“一些腐儒之語,無憑無據的。朕眼中,梓橦乃是朕的賢后?!?/br> 皇后的權利,那是皇帝給的。 皇帝一直握緊了兵權。 朝中的朝臣,也是心腹占了大半。 這等情況下,他這一位帝王有威勢的。 真說起來,他放權,那是因為他很清楚了,皇后那點子算什么權利? 那是借了皇帝的虎皮,給他當一個替筆的。 什么時候,皇帝不樂意皇后替筆了。 一句話的事情。 這權給的容易,收回來更容易。 如果是給了權臣,給了東宮,那想收回來,可不容易的。 夫妻一體。 這一個皇權至尊的時代里。 皇后的權柄,其時,就是皇帝權柄的一個延伸罷了。 本質,還是在皇帝的權柄上。 “……” 玉榮的目光是看了一眼皇帝,又看了一眼皇太后。 “天子這般講,那許是哀家聽錯了?!?/br> 皇太后服了軟。 皇太后的行事風格,就是從不跟皇帝對著干。 玉榮聽著皇太后這般講了。 于是,她順著皇帝的意思,便是起了身。 在玉榮心中琢磨了。 皇太后這兒又有誰吹了風? 這里面誰得利? 玉榮心里有想法。 面上不會露了半點兒的。 倒是皇帝很淡然。 皇帝就是轉移了話題。他說道:“和靖的婚事近了。宮里最近還得沖沖喜氣才好?!?/br> “想是有了喜事,就沒人再議論非非?!?/br> 皇帝這般講了。 皇太后能如何? 當然是在次日,就給和靖二公主的嫁妝里,又是添了一份。 玉榮得了皇太后添妝的事兒,也給添了一份。 皇太后、皇后有舉動。 宮里消息靈通之輩,也是跟著一起添了妝。 貌似大家一時間,似乎都很重視了和靖二公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