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節
武嬤嬤也是一個聰明人。 正因為聰明了,也是想給武秀秀姑娘留一條退路。 “嬤嬤,這是你的意思,還是秀秀求了你?!?/br> 皇太后的目光是盯緊了武嬤嬤,非常認真的問了話。 “太后娘娘,不關姑娘的事情,是奴婢自作主張。還請太后娘娘罰了奴婢,莫怪了姑娘?!蔽鋴邒邤埩素熑卧谧约荷砩?。 在武嬤嬤的心中,這真是她自己的想法,跟武秀秀這一位姑娘無關。 “……” 皇太后輕輕搖搖頭。 “去,把哀家那一位侄孫女傳來,哀家總要問一問她的心思。嬤嬤,你說呢?還是問一問當事人的心愿吧?!?/br> 皇太后挪了話題,沒直接說罰了武嬤嬤,還是原諒了武嬤嬤。 恰恰相反的,皇太后讓武嬤嬤去傳了武秀秀。 皇太后的態度很堅定。 武嬤嬤哪能逆了主子的心意,只能去了武秀秀。 在偏殿中。 武嬤嬤簡單的說了事兒。 “是奴婢一時嘴急,怕是給姑娘惹了麻煩?!?/br> 武嬤嬤事后也是反映過來,她是一時糊涂了。她什么身份,如何能在皇太后跟前給武姑娘求了情? “不,嬤嬤是一片善意待我。我只是謝了嬤嬤一直的愛護。豈會怪了嬤嬤?!?/br> 武秀秀搖搖頭。 說起來,武嬤嬤的話,何嘗不是她的心聲。 在三皇子那兒碰壁了。 她想了許多的法子。 討好了三皇子與四皇子,討好了皇后與五皇子。 能做的,武秀秀都做了。 可效果是沒有的。 至少,武秀秀沒見到。 她一顆真心待人。 她可以說,她真的問心無愧。 可偏偏別人不樂意接受她。 她能如何? 她也是凡人,一顆心擺了別人面前,讓人嫌棄。 她明明還是年少的姑娘。 可她也是會倦怠的。 所以,逃離皇宮,逃離別人眼中的天家富貴。 武秀秀也是愿意的。 初初動心,哪怕得不到回應。 等將來時光久了,也許就是一段塵封的回憶。 在武秀秀想來,沒什么不好的。 至于公主嫂嫂的提醒。 武秀秀也明白公主嫂嫂為她好。 可通天的□□,注定要斷了。 那么,不如一開始就要涉足了。 壽康宮的正殿。 武秀秀隨著武嬤嬤進了殿中。 “秀秀給姑祖母請安?!?/br> 武秀秀福了一禮。 “平身吧?!?/br> 皇太后擺擺手。 “哀家傳你來的用意,嬤嬤應該跟你講了吧?!?/br> 皇太后淡然的說道。 武秀秀的目光沉穩,她點點頭。 “嬤嬤一片善心,已經告知了秀秀。嬤嬤也是怕秀秀來說錯話,讓姑祖母傷心?!?/br> 武秀秀是善良的。 此時,也是給武嬤嬤的舉動添了一些好話。 “嬤嬤的事情,哀家自有計較?!?/br> 皇太后回了一句。 “哀家只問你,你是何等打算?真甘心灰溜溜的做一個失敗者,離開皇宮后遠退他鄉,往后不得一分娘家的依靠?!?/br> 皇太后的語氣是沉重的。 這等話一出來,還是壓得武秀秀的心底沉墊墊的。 “秀秀不知道?!?/br> 武秀秀低了頭。 她想逃離皇宮,逃離讓她難堪的一切。 可她又謹記得家族的教導。 她得擔起家族賦予她的責任。 她的心就像是給撕烈成兩瓣,她一時間也是說不清楚的。 “你一個小姑娘,一時想糊涂了,也是可能的?!?/br> 皇太后的語氣溫和了下來。 此時,皇太后招招手,讓武秀秀到了近前。 皇太后伸手,在武秀秀的耳畔,那是輕撫了一下。 “真年輕啊?!?/br> 皇太后呢喃了一句。 “哀家可能沒給您講一講,哀家年少時的故事吧?!?/br> 皇太后突然提了一話。 “秀秀愿意聽了姑祖母的教誨?!?/br> 武秀秀態度很謙和。 皇太后聽了,便是笑了。 她說道:“哀家年少時,與族中的姐妹感情都不錯。當然,這等不錯,是糊弄了上面的長輩們。實則家族里也是分了三六九等。有得寵的小輩,自然就有不得寵的小輩?!?/br> 皇太后是過來人。 哪會不知世情的。 “哀家現在還記得一位閨名叫慧娘的堂姐,她啊,是我那一輩兒里最得長輩們寵愛的?!被侍蠡貞浲?。 “那時候,嬤嬤還沒來哀家的跟前侍,嬤嬤也是不知道哀家這一位慧娘jiejie的?!?/br> 皇太后的目光是掃視了武嬤嬤一眼。 武秀秀輕輕點點頭。 “秀秀沒聽過嬤嬤講了這么一位長輩?!?/br> 武秀秀的耳中,只聽武嬤嬤說過皇太后才是她那一輩里,最得長輩寵愛的。 “世間女兒,都不容易。能得長輩們寵愛的,在娘家里都是活得自在,活得讓人羨慕的緊?!被侍蟮哪抗庵?,自然在回憶了過往。 眼前還浮現了,曾經那一個驕傲的讓她都是微微羨慕的身影。 “可那等活的自在少女,在娘家時有父親、母親的疼愛。按說出嫁后,也應該在婆家做了貴婦。事實卻非如此的。武氏的宗譜里,沒有哀家那一位慧娘jiejie的名字?!?/br> 皇太后吐了一個武家的家族里的丑聞往事。 武秀秀也給驚住了。 “過于得意的少年時,若是自己都不曾記得自己的榮耀來自何處,那么,隕落時,也不意外了?!?/br> 皇太后嘆息一聲。 皇太后的口中,簡單的講述了往事。 不外乎,一個武氏一族里最得寵的姑娘,她名叫武慧娘。 她長得平美貌又聰慧,最會討了長輩們的歡心。 哪怕同輩里的人,都是羨慕嫉妒,又如何呢? 有長輩們的愛護,小輩們再咬牙切齒了,也不敢與多爭鋒。 武慧娘在長輩的精心培養下,自然是樣樣出眾。 那時候,長輩們真正有意送入大選,來皇家一爭榮耀的可不是皇太后,而是那一位堂姐武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