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節
“壽康宮嘛?!?/br> 玉榮的目光是望向了壽康宮。 她想著,她疑惑的一切,在那兒一定有答案的。 不過,她不急。 一切總算揭開蓋子的,時間問題而矣。 壽康宮。 武嬪到了時,見到的就是正統帝和皇太后。 “妾參見圣上,圣上萬壽無疆?!?/br> “妾參見皇太后,太后娘娘萬福金安?!?/br> 武蓉兒是恭敬的行禮問安。 正統帝對她望了一眼,沒喚起。 倒是皇太后擺擺手,道:“平身吧?!?/br> 武蓉兒謝了話,然后,起身。 此時,沒給這一位賜坐,所以,她是站了殿中。 “……” 皇太后的目光瞧了正統帝。 見正統帝沒有開口的意思,皇太后就說道:“傳喚你來,是有些事情想問問你?!?/br> “妾明白,妾一切據實回答?!?/br> 武蓉兒的態度是不錯的。 皇太后擺擺手,把殿中的小宮人們打發出去。 這一刻,殿中留下來的,就是正統帝、皇太后的心腹。 “哀家問你,你可一直在拉攏良嬪?” 皇太后問道。 “是?!?/br> 武蓉兒回的不心虛。 她打從降了位份,在宮里就是走哪兒,都覺得被人暗中嘲諷。 這起了心思,想抱團取暖,這再正常不過。 特別是良嬪的有意靠攏,以及良嬪在有意無意里的吹捧,還是讓在現實面前心里落差頗大的武嬪娘娘受用著。 有這么一個愿意捧哏的。 武嬪自然覺得良嬪看著順眼了,也不像當初那般覺得礙事兒。 “哀家再問你,你可一直嫉妒裕貴妃?” 皇太后再問道。 武蓉兒心中一顫,這個問題有點兒小扎心。 能不嫉妒嗎? 不嫉妒,一定是假的。 武蓉兒都嫉妒的想要劃花了裕貴妃耿氏的那一張得意臉。 武蓉兒小小的沉默了片刻。 “你且回答,是與不是?” 皇太后追問道。 “……是?!?/br> 武蓉兒在皇太后跟前,那是不敢講了假話。 她到底還是不情愿的,小小的應了一聲。 “你可曾與良嬪講過,讓良嬪謀害皇太子,以此嫁禍給裕貴妃?” 皇太后用一種嚴肅的語氣,淡漠的問道。 武蓉兒聽了,那是渾身有點兒冰涼了。 這話,武蓉兒說過話? 武蓉兒愰忽里回憶了,她貌似說過吧? 有那么不確定的,她想反駁。 可她張了張嘴,她有些遲疑了。 說過嗎? 一些回憶里,認過了她得意的神色。 她確時想拉了裕貴妃下馬,想讓武氏一族再現榮光啊。 這等想像當然有過的。 如果東宮的太子歿了,如果裕貴妃因為謀害太子也倒臺了。 那么,三皇子、四皇子就是圣上唯二的皇子。 三皇子聰慧,三皇子身體健康。還是養在了壽康宮中,這就表明了,三皇子符合了一切冊立太子的標準。 武蓉兒能不想像嗎? 肯定想過啊。 只是,武蓉兒唯一沒有想起來的,就是這等念頭,她是如何升起來的? 這自然有人套路她。 可武蓉兒不會想著,有人套路了她。 因為,她的身邊誰這么干??? 自然有的。 良嬪這么干了。 只是,良嬪玩脫了。 良嬪想套路了武蓉兒,這一位皇太后的親侄女。 簡單點的事兒,哪能夠啊。 于是,起心謀害東宮太子,這是動搖國本。 再想嫁禍裕貴妃,這是挑拔起太子、裕貴妃對武氏一族的怨恨。 如此這般,給武氏一族多挑了兩個強力的對手。 良嬪覺得她到時候,真到武嬪謀算的倒臺。她應該也能平安的活下來。 畢竟,太子、裕貴妃這兩位高個的頂在上頭。 她在下面,也有更多的活動空間。 良嬪謀算的很多。 也想搏了正統帝的憐惜。 她唯一算不到的,就是她命歹了一些。 于是,良嬪死了。 良嬪的謀算,才真的把武蓉兒給坑到的坑底里。 這套路的,兩個人都算的一起跌進去。 “……” 武蓉兒張張嘴,她不知道,她應該怎么辯解。 “妾不敢,不,妾不會?!?/br> 武蓉兒敢后就是如此的反駁。 “朕手頭有人證,有物證。良嬪自盡,以此證了她的清白。你呢?你要如何證了你的清白?” 正統帝對著武蓉兒,那是冷冷的嘲諷。 武蓉兒的目光,那是望了正統帝的一眼。 武蓉兒瞧了出來,正統帝望著她時,眼中全是冷漠與蔑視。 “……” 一下子里,武蓉兒沒站立住,她是倒在了地上。 人證、物證皆有嗎? 良嬪還自盡,以證清白? 這一切的一切,讓武蓉兒心中害怕。 她想起身,想去求了皇太后。 可她覺得腿軟。 武蓉兒爬了幾步,她爬到皇太后的跟前。 “姑母,兒真不敢,姑母,您為兒說句話吧,姑母……” 武蓉兒哭了,哭得真傷心。 皇太后能說什么? 皇太后敢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