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節
怕是最后都要人人滾滾的落地。 皇城后宮。 永壽宮。 玉榮聽著小桂子稟了外面的消息。 這真是聽了跟傳奇里的故事一樣。 “這是出了青天大老爺啊?!?/br> 玉榮捂嘴笑了。 其時,哪有什么青天大老爺? 這不過是卷進了天家的弒君案里,這不,這牽連開始了。 玉榮這般認為的。 風波特別的大。 就小桂子念了的名單,這都一串子了。 這些人查了貪污。 這老百姓最恨的,自然就是貪官。 至于那些鄉紳地方們,肯定也恨的。 要說為什么? 那恨的方向,肯定跟普通的老百姓不同。 普通的百姓,在承平年間,想做官的話沒那么容易。 不管是科舉,還是求學的門路都不容易。 這個時代想脫產念書? 這沒錢,可不能的。 光有錢,還不行。 這還得有身份。 那就是祖上往上查,三代都得清白人家。 這行商的,賤籍的,都不行。 總歸,這除了身份外。 還得有錢外。 還得有讀書的天份,真是一個讀書種子。 想一想,一個人口可能三四萬的縣里,三年就出了四、五個名額的秀才。 這還是平均的數。 可能一些文風鼎盛的地方。 一年縣里一下子占足了七、八個的名額。有些文風不行的,三年一次就是陪跑。 這就是秀才,看著功名的起步。 這都如此難。 秀才,能有什么好處? 除了免徭役,見縣官不跪,可以向縣官遞了貼子,自稱學生外。 無外乎,就是秀才踏上了功名路的起始。 當然,最是第一等的稟生,還可能得朝廷給的進學補助銀子。 也不多,就是混一個人的溫飽。 秀才之上,舉人更難。 舉人是一州之地,三年才出了那么幾十人。 一州之地,數百萬的人口。這何其難也? 這里面基本上沒寒家子弟多少事兒。 除非天才,不然,很容易就給涮下去。 為何? 求學難。 這等書籍珍貴,學問不外傳的時代里。 想通過了科舉,想過了鄉試,真是拼了底蘊和天份。 這很多的隱形門坎,就是一種篩選。 可這種篩選,還是留有余地。 不管出身寒微。 只要有天份,還是可能魚躍龍門,一朝農舍郎,一朝天子臣。 那么,普通老百姓恨貪官。 那是覺得貪官,吃的是民脂民膏。 這是切膚之痛恨。 至于鄉紳們嘛? 可能就是恨了,為何能坐上了官位不是自己。 至于貪不貪? 如何不貪。 不過是貪的多與寡。 以及有沒有被發現罷了。 就是清官老爺再清名? 那清官老爺的親人呢?清官老爺的家族之人呢? 這可是一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時代。 家族之中,出了一位官老爺,那是要一起享福的。 “可不嘛。茶館里,都在說了青天大老爺的好話。老百姓人人都叫好?!?/br> 小桂子也是附合了話。 “嗯,本宮都想不到啊。這一回,本宮的父親也是沾了光?!?/br> 玉榮是真沒想到。 這一回倒臺的人多了。 她的父親耿老爺沾了光彩,然后,官位升了一位。 四品官位升一級,這自然就變成了從三品的官爺。 這于耿府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耿府里歡喜。 玉榮自然也是面上有光。 若說耿老爺這一回升官,那是滿府上下歡喜。 那么,耿大爺耿謹也升官了,成了七品京官,同樣讓人歡喜。 一門之內,兩人京官。 在京都之中,也算得站穩了腳跟。 “便是大哥也是做了七品京都,本宮是真高興。小桂子,你來報喜,本宮便賞你一回?!?/br> 玉榮是給了賞賜。 當然,這賞可不是光為了這一回的喜訊。 而是一直以來小桂子辦事,這辦的合了玉榮的心意。 賞什么? 玉榮賞了小桂子的,就是一座小宅子。 在京都的小宅子,這真不便宜。 這明里給的是小桂子,可實則嘛? 也是給小桂子留一條退路,以便小桂子可安置一下他要抱養的侄子,未來做了養老的兒子。 “本宮現在不好求了圣上。不過,你倒可以安排起來。早早抱了嬰孩,打小就養起。好好教養,教好了,養熟了,才會是小桂子你百年之后的祭拜后人?!?/br> 玉榮說的實誠。 若是不早早的養了。 不打小的養熟了。這就是便宜了別人。 小孩兒與大人之間的感情,就是要經營的。 若不然,親爹親娘之間的血緣關系,哪是養父敢比的。 “奴才謝娘娘?!?/br> 小桂子這得了準話。 心頭自然有信兒了。 此時,是真正的高興。 “你心中有數,本宮是信任你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