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白貞貞嫁進婆家有一年余了。 白貞貞的夫君就是八品小官。 這等官身在高門大戶的眼中, 那真是芝麻小官。 可當初白貞貞樂意嫁了,那也是看中了夫君的上進,以及婆家比著姑母家勢力低微, 至少,不會小瞧了她是一個孤女。 這一個時代,孤女是被人瞧不起的。 這認為命太硬。 白貞貞出嫁前, 姑母就是與她提過了。 她的夫君出身鄉紳之家, 家資勉強??捎幸稽c兒好,多少高門大戶的公子, 這能得了蔭官的, 那有了正緊的差遣。 可名額有限的蔭官,這若是輪不著呢? 沒本事走了正緊的科舉,那些庶房的最后輪到了庶民的日子, 也是靠著在嫡支打秋風過日子。 那等瞧人眼色的,真真的可憐。 白貞貞的姑母徐太太自然不能讓侄女過這樣的日子。 于是,這親事是徐太太琢磨了許久。 白貞貞一嫁進門,就有一位當官的夫君。 這官身有了,只要夫君上進。 早晚給她掙得了體面的誥命。 可現在呢? 在這會子,在良嬪的面前,白貞貞那是羨慕的緊。 良嬪那一等的威風,可謂是涮新的白貞貞的見識。 皇家的嚴肅,還有那等富貴,讓白貞貞瞧了,都是羨慕了良嬪的父母那能沾了宮里娘娘的光彩。 至于族長家? 白貞貞可清楚了,她這公爹近日辛苦的緊。 真說了天大的好處? 那是真沒有。 就是攬了良嬪的一個名頭,也是給自家披了一層的虎皮。 皇親國戚,還是能唬了人的。 便是去了姑母家做客時,也能吹虛一二。 總歸不會讓白貞貞覺得羞愧。 說到底兒,她嫁的夫家比著姑母家差遠了。 這去了,也是多奉承了新的表嫂楚婉婉。 至于姑母那兒? 白貞貞心頭還是感激了姑母的。 這姑母徐太太可謂是白貞貞心目中,跟她親娘一樣。 良嬪這兒在娘家待的時間并不久。 等著擺駕回宮。 又是一翻的依依不舍。 良嬪當然不舍得。 在這等省親的時候,她能松快。 不管是宴飲,還是聽戲。 又或是娘家親人們有意的,無意的奉承。 在這兒,良嬪享受的是最耀眼的待遇。 可回了宮里呢? 那萬萬不同了。 哪怕晉升了嬪位。 良嬪的上頭可還有高位的妃子。 在宮里,良嬪還得小心了態度。 哪有現在的自在。 可皇家的規距擺那兒。 最后,良嬪還是離開了。 只是離開時,坐了攆轎上。 良嬪還是擱了簾子前,又是回望了一眼。 乾清宮。 正統帝在小歇。 他這幾日有些乏了,就是批奏章時,也不在像是往日那般的加班加點兒。 此時,時辰真不早了。 “算一算,良嬪要歸了吧?!?/br> 正統帝說道。 “算時辰,良嬪娘娘還有兩刻鐘將回宮?!?/br> 李公公趕緊的回了話。 “……” 正統帝聽了,不再回話。 正統帝在想了事兒。 要說起來,關于嬪妃省親一事。 正統帝真沒什么壞心思。 玉榮、劉嬪都是小心的緊,可不敢讓娘家人請旨省親。 正統帝真正的目的,也只是想給一宮主位的嬪妃們加一加恩。 正統帝想做戲給,他要做戲的人看。 這些入宮的嬪妃,為了什么? 自然是搏了富貴。 正統帝做的,就是提拔了他愿意用的人。 給了爵位,這一個小小的流爵,就是多些爵米爵祿。 正統帝不在意了。 正統帝是表示了一個風向標,他要讓人知道了,他選了那些小官家的姑娘入宮。 這是真心要提拔了人。 皇帝的一舉一動,那是一種暗示。 懂了的人,自然就是懂了。不懂的人,皇帝就懶得再多講。 正統八年,三月。 良嬪歸回后。 接著就是曹嬪、李嬪、史嬪這三位回娘家省親。 正統帝跟前面的嬪妃回娘家省親一樣,也是給這三位的父親皆是賜了爵位,一個輕車都尉的流爵。 這些娘娘們皆是回了娘家。 得了皇家的賞,得了天子的賜爵。 可以說,正統帝的姿態做出來。 一時間,還真是有許多想投效的寒門官員,都是看懂了一些。 畢竟,這一回省親的嬪妃,除了皇貴妃真是出身顯貴外。 其它的幾人,倒底也算不得最拔尖兒的那一拔。 特別是惠貴妃、良嬪、史嬪,這三位的娘家可以說,真真不起眼。 惠貴妃的弟弟干脆是白身。 良嬪的父親也是一個白身。 史嬪的爹只是五城兵馬司里的一個小主事,也是微末的八品小官。 瞧瞧這三人,可以說,這真的是提不起什么家世的。 就是如此呢,正統帝給做臉了。 壽康宮。 皇貴妃在跟皇太后述苦。 “母后,連史嬪的父親都是賜了輕車都尉,我回了府上省親,真真是燥得慌?!?/br> 皇貴妃不滿意。 她覺得她的弟弟,得了一個輕車都尉的爵,這真的輕了。 “那你想給謀一個什么樣的爵位?” 皇太后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