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昭貴妃提醒了一句。 “姑母,坤寧宮缺了一位女主人?!?/br> 昭貴妃說這話時,真覺得除了她以外,誰還可以入主了了坤寧宮。 皇太后的目光,盯緊了昭貴妃。 “哀家當然想你入主坤寧宮??商熳拥囊庠改??” 皇太后也著急。 在孝仁恭慧皇后的國孝期后,正統帝一來了壽康宮問安。 皇太后當然不會明說了,讓皇帝立新后,冊立了昭貴妃為中宮娘娘。 皇太后就是夸了昭貴妃的賢惠。 然后,旁敲側擊了兩回。 正統帝沒拒絕,可也沒應了。 這打太極的,就是轉了話題。 皇帝沒拒絕,在皇太后看來就是有機會。 只不過,皇太后沒琢磨明白的,是不是皇帝還有旁的心思? 那么,宮里能給昭貴妃一點小障礙的人,有哪些呢? 惠妃? 這一位不得寵,哪怕有一個大公主。這皇家的公主,哪有皇子重要。 至于裕妃? 裕妃生了兩個兒子,這一個當然地位不一樣。 可要說皇帝多寵愛了。 裕妃真不算,只能說平平無奇。 至于再是開了大選,選了家世好的秀女入宮為繼后? 這才是皇太后擔憂的。 這朝堂上的大臣們,若是知道府上的閨秀有機會做繼后。 那么,武氏一族又算什么? 武氏一族給不了那般的阻力。 所以,在皇太后看來,還要看皇帝的心思。 乾清宮。 正統帝在批了奏章。 正統帝心很靜。 對于朝臣們呈上來的,關于冊立儲君的事情,正統帝早有打算。 至于皇太后提的繼后一事? 正統帝也是有一些想法。 太子,東宮儲君,國之根基。 正統帝對于冊立皇長子為太子,他是愿意的。 既然在去年時,他就有此打算了,如今自然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特別是這些日子里,正統帝考查了大皇子,發現長子是沉得住氣的模樣,這等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表現。 正統帝很滿意這一個兒子。 那么,長子立了太子。 再立繼后? 為了太子的位置安穩,正統帝都暫時沒心思立了繼后的。 若不然,繼后生下嫡子,那置太子于何地? 正統五年,冬。 臘月時,正統帝下了圣旨,正式冊立長子為東宮儲君。 大皇子入主東宮,這對于朝堂上而言,這當然是大事。 正式的儲君冊封大典,可不簡單。 合了吉日,祭祀天地祖宗,這是要昭告天下。 永壽宮。 玉榮很淡定,對于儲君名份定了,她看得開。 她的兒子們還小,便是大皇子不上位,前面還有一位二皇子嘛。 “娘娘,昭貴妃娘娘下了貼子,說要在長春宮舉辦了賞梅宴?!?/br> 小桂子來稟了話。 說完話后,呈上了一張貼子。 那貼子倒是雅致著,玉榮拿了手上,還是聞著了一股的熏香味兒。 “嗯?!?/br> 玉榮聞出來了,是寒梅的香氣。 “既然是昭貴妃的意思,本宮當然去了?!?/br> 玉榮也想看看,昭貴妃的賞梅宴,是如何的賞了? 只是,玉榮的好心情,在當晚的晚膳后,就是結束了。 在偏殿。 玉榮守了小四的榻上,她是著急著。 太醫來了,一來,就是來了兩位。 這給四皇子診了脈,太醫們的神色也是凝重的。 小兒發了熱,這當然是壞事。 要知道,這等小嬰兒年歲小,一旦治不好,萬一夭折了……總之,怎么看都不是一樁善事。 “娘娘,臣等開了方子,有內服,有外敷的?!?/br> 兩位太醫商量后,一提筆,就寫了兩張方子,說道:“內服的,還讓奶嬤嬤服了,渡奶水給四皇子殿下服用。外敷的,是想法子給四皇子降了溫度?!?/br> “好,依太醫之言?!?/br> 玉榮沒異議。 “至于皇兒為何發熱,本宮會細細查了。至于奶嬤嬤……” 玉榮看著照顧了兒子的奶嬤嬤們,說道:“還請太醫給奶嬤嬤們也診了平安脈。本宮要確診了奶嬤嬤們是不是用過什么不潔之物?” “諾?!?/br> 太醫當然不會拒絕。 四個奶嬤嬤,這是配在四皇子身邊照顧的,以及專門給四皇子喂奶的。 這會子,太醫一一診了平安脈。 然后,太醫就是神色變了。 “這兩位奶嬤嬤近日當時用過不潔之物?!?/br> 太醫指證了二人。 玉榮一瞧了二人兩眼,她的目光這時候冷冷的,冷的跟冰刀子一樣。 “小桂子,看好了兩位奶嬤嬤,本宮稍后要審問了?!?/br> 玉榮吩咐了一句。 “諾?!?/br> 小桂子應了話,一揮手,自然讓永壽宮里的小黃門上前,把兩個奶嬤嬤給押送到耳房去。 審了奶嬤嬤們,那是后頭的事情。 玉榮的心神,這會子全在小四的身上。 看著小兒哭鬧,那哭的利害,一聲一聲的跟割了玉榮的心一樣。一刀一刀的,疼了入了骨子里。 第54章 乾清宮。 正統帝還在翻看了新的奏章。眼睛有些乏了時, 就是擱開奏章,又是小飲一些茶水解解乏。 “圣上,永壽宮請了太醫去, 四皇子發了高燒?!崩罟隙ú桓也m了這事情。于是,一得了消息,趕緊就是稟了話。 “擺駕永壽宮?!?/br> 正統帝是關心了兒子的。 聽著小兒子司馬禮出事了, 正統帝沒心思再看了奏章。 永壽宮。 玉榮知道皇帝來了,她的一顆心依然是懸著。 “妾參見圣上,圣上萬壽無疆?!?/br> 玉榮行禮時,姿態是一分一毫的沒問題。就是語氣里,帶了一些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