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乾清宮。 正統帝最近的日子不好過。 當然,正統帝也習慣了。 哪怕是帝王,也不可能順風順水,萬事隨心。 “甄氏、甄家……” 看著奏章,正統帝念了四字。 這四個字像是刻在了正統帝的心中,讓他不舒坦太久了。 “李善?!?/br> 正統帝擱下奏章,喚了一聲。 作為皇帝的貼身大伴,李公公躬身應了話。 “圣上,奴才在?!?/br> “把查到的,關于甄家的那些……全給朕拿來。朕要再看看?!?/br> 正統帝吩咐了話。 “諾?!?/br> 李公公應了話。 正統帝的手中,當然是有暗衛的。 這些探子,就是正統帝的眼睛。 正統帝對于甄家一直另眼相看。 這怎么不可能盯緊了? 關于甄家的黑料,正統帝不知道收集了多少。 這真不是冤枉了人。 而是甄家就是那么一個地方大族。 那真是良莠不齊。 若說欺男霸女,兼并良田,人命官司,放了印子錢,這些算是地方大族都會干的事情。 那么,真想追了這些事兒,哪一個大家族都有。 端看是這一個家族落沒落難,或者說,有沒有失去了權勢。 若沒有,這些都不算事兒。 若是落難了? 不缺了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這些就像是那些官員收的賄賂一樣。 哪一個官員的屁股下面,真有干凈的? 端看是如何收? 有沒有落了把柄。 又或者,自己沒有直接收了,可是那家族里有人專門會利益交換的。 這里面的門道多。 可這等封建時代,就像是哪一個衙門里都有冤死鬼是一樣的。 律法? 那是人定的。 何況,人家官員還講了禮儀,還講了道德呢。 這人治,也是人來治理,不是嗎? 律法之外,還有人情的。 “圣上?!?/br> 李公公呈上了正統帝要的,那些暗衛收集來的資料。 很厚實的。 那簡直一下子,都在正統帝的御案上,擱不下了。 正統帝的眼角,都是跳動了兩下。 “朕記得,朕一個月前看時,沒這般多?” 正統帝可不會認為,他記錯了? 那怎么可能。 李公公躬身,小心的回道:“暗衛又查了一些新的罪證。奴才已經單獨整理出來,請圣上查閱?!?/br> 正統帝瞧了一眼。 果然,那單獨貼了封條,是厚厚的幾大疊啊。 正統帝擺擺手。 “朕知道了?!?/br> 正統帝要看了這些資料。 李公公當然是貼心的,又神隱了。 可李公公的心中,卻是嘆息了。 作為皇帝的貼身太監,李公公要說,他是天下間最能摸清楚皇帝心思的? 李公公敢認了第一,沒人敢認第二。 當然,這等小心思,便是李公公自個兒也不敢多想。 做了奴才,那得揣摩了主子的心思。 不然的話,辦的事情不合了主子的心意,能有好收場? 可李公公的主子,那是皇帝,是天子。 這天子的心思,揣摩出來了,又不能揣摩透了。 畢竟,竊視圣心,這是大罪,死罪。 所以啊,李公公這一個奴才,哪怕是得寵的,在宮中也是威風八面的。 那做事還是謹慎小心的態度。 就怕哪兒犯了皇帝的忌諱。 可偏偏似李公公這等皇帝信任的心腹,都是不敢踏錯了半步。 至于給親人謀了好處? 這哪用謀了? 李公公知道,他的主子是一個手松的。 真是得了皇帝的信任。 自家的親人,皇帝就不會虧待了。 至于給其它的謀了福利,賣了皇帝這兒的消息? 李公公可不傻。 可偏偏李公公就覺得,母儀天下的甄皇后很傻。 當年,天子還是王爺時。 甄皇后就是擺了一張臉,裝了什么賢惠王妃? 可偏偏吧,又讓做王爺的主子知道了。 這一位在娘家時,可是有一位青梅竹馬的表哥。 在李公公看來,這做了王妃,不一心一意的巴著還是王爺的主子? 那是什么? 就是背叛。 等后來先廢太子,被太宗皇帝廢了。 甄家人倒敢,腳踩了兩條船? 而當時的甄王妃,居然還敢在自家主子跟前,給娘家人賣好。 還想提拔了親弟弟做什么王爺的伴讀? 憑什么? 憑甄家人臉大? 總之,李公公就是甄皇后打從嫁入皇家時,心態就不對。 后面更是步步錯。 總之,等著成為太子妃時,再想后悔? 問題是那會子,如果不是為了東宮的安穩,李公公覺得他家的主子啊,怕是真做不到跟這一位甄皇后表演了什么相敬如賓。 第21章 御書房內,除了正統帝翻看紙質資料時的聲音,那是份外的安靜。 那厚厚的資料,正統帝越看,心中的怒火越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