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頁
蘇代道:“若無仇怨,那的確不必計較太多??蓳K某所知,當年穰侯魏冉失權、被逐出關中,似乎是與應侯相干,而武安君原是穰侯最重要的朋僚,應侯焉知武安君不會為穰侯復仇?” 張祿心頭一顫,不由得皺緊雙眉。 鄭安平慌悚的道:“武安君是殺神一般的人物,倘使他要對付我們,我們決計下場慘不忍睹,指不定比死在長平的趙卒還慘??!”忽又面露困惑的神情,道:“武安君若要復仇,憑他的本事,早就可以動手,何必等這么久?” 蘇代微笑道:“趙國是貴國東出的最大阻礙,故滅趙乃是貴國最要緊的大事。武安君審時度勢、權衡利弊,在這件大事未了之前,務須避免朝廷動蕩,是以遲遲不向應侯發難,實屬合理??梢坏缵w大事已了,武安君會否騰出手來復仇,那就說不準了?!?/br> 鄭安平側首望著張祿,道:“大哥,蘇先生說得有道理??!我們得防備武安君!” 張祿不接話,徑自執起玉杯飲酒,但并未多飲,只略沾唇。 蘇代沉聲長嘆,道:“應侯,您受了大半輩子的苦,好不容易平步青云、成為一國權臣,余生理應樂享福祿。若您又跌回至昔日苦厄之中,那是何等的可惜可憾??!” 張祿右手抖索,幾滴酒水從玉杯中灑出。 一個遙遠的、卻深刻于他心底的猙獰笑聲,又在他耳邊清晰回響: “打!給我狠狠的打!往死里打!哈哈哈哈哈……” 午膳后,張祿留蘇代在相府歇息,讓鄭安平招待。他自己乘車進宮,至高乾殿謁見秦王嬴稷。 其時秦王嬴稷正在擇選楚國使臣新獻的震澤珍珠,知張祿前來,他頭也不抬的道:“張祿先生這個時辰進宮,可是有要事上奏?” 張祿跪在王座之下,拱手道:“大王,您先前令微臣擬想如何封賞武安君之功,微臣已有些許淺見?!?/br> 嬴稷道:“哦?先生說來聽聽?!?/br> 張祿道:“長平之功,大王增加武安君的食邑即可?!?/br> 嬴稷兩指拈起一顆渾圓的粉色珍珠,細細端詳,道:“長平之功不算難賞,難賞的是滅趙之功?!?/br> 張祿稍垂下頭臉,道:“若武安君無滅趙之功,大王自然也就無需為犒賞一事犯難了?!?/br> 嬴稷眉心倏搐,右手輕放下珍珠,目光投向張祿,問道:“先生此話何意?” 張祿欠身道:“趙國已發使入秦求和,今日人馬已抵達咸陽城外。那使臣畏懼大王天威,故先找到微臣,將趙王之意相告。此次趙國求和,趙王愿割讓六座城邑?!?/br> 嬴稷冷冷一笑,道:“寡人曉得張祿先生的意思了。張祿先生是要寡人應允趙王的請求,息兵止戈,那樣一來,白卿家也就無法建立滅趙之功了?!?/br> 張祿拜道:“大王英明!” 嬴稷笑得更陰冷,喝道:“先生好大的膽子!你以為寡人是那種忌諱功高震主的小器國君嗎!” 張祿渾身一陣哆嗦,背心冷汗涔涔,伏地說道:“大王當然有容人之量,只不過臣下功勞太大,勢必聲望過高,確實不利于社稷安穩,大王不可不防??!” 嬴稷肅然道:“滅趙不僅是白起一人之功,亦是寡人與大秦的功業!” 張祿道:“洵然如是,滅趙確是大王與大秦的功業。但也正因為如此,大王行事不必急于一時。倘或此時滅趙,無論我軍主帥是誰,皆得益于長平之勝,這在世人看來便皆屬武安君之功??扇暨^個一兩年,長平之戰余勢消減、天下輿情平淡,那時大王再擇良將滅趙,武安君就占不了首功了?!?/br> 嬴稷臉上復現笑意,道:“這話似有幾分道理?!?/br> 張祿抬身拱手,道:“大王,近年來大秦連年用兵,雖戰果豐碩,兵將卻也疲勞,實需休養生息,若由得武安君繼續伐趙,倒顯得大王好大喜功、不恤子民了。如今既然趙國獻地求和,大王不妨順勢停戰,既擴張了疆域,又給大秦軍民一份恩澤,同時化解了封賞武安君的難題,可謂一舉三得也!另外微臣已向趙國使臣提議,讓趙人再教韓國把垣雍城獻于大秦,大王意下如何?” 嬴稷笑微微的點一點頭,道:“先生果然思慮得很周全,寡人便應允趙王所求?!?/br> 張祿叩首道:“大王圣明!” 嬴稷睥睨張祿一眼,不與他多言,轉而吩咐蔡牧道:“這兩百顆珍珠是寡人精挑細選的,一百顆大的給小仙女做首飾,剩下一百顆略小的都磨成粉末,為小仙女配制成滋補養生的食材。你速著人去辦?!?/br> 蔡牧臉上隱約泛著愁色,卻到底不敢妄議軍政,只得暫且應諾。 這天晚上,蘇代回到驛館,告訴虞信:“大事可成!” 虞信甚是歡喜,朝蘇代連連作揖,道謝不停:“多虧蘇先生了!在下感激不盡!” 蘇代得意的笑道:“我下午和應侯的親信鄭安平飲酒,趁那鄭安平醉得稀里糊涂的,我竟套問出了一些秘事,他日或許能派上大用處哩!” 虞信好奇道:“什么秘事?” 蘇代笑道:“說來話長,待議和之事了結了,蘇某再與諸位詳述?!?/br> 第194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失機 秦王嬴稷接受了趙國求和,派年輕軍官蒙武至長平傳旨,令白起班師。 其時王龁與司馬梗甫克皮牢、太原兩地,白起已在準備侵攻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