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頁
婷婷立在趙括墓邊,纖纖素手執起玉笛,丹唇吹響悠長婉轉的旋律。 風聲笛聲相襯,秋意蕭蕭,追思綿延飄搖。 嬴稷以觀賞秋景為由,命虎賁武士在山腰搭建帳篷,也留在此地。 午時許,白起抵達長平鎮西邊的秦軍兵陣,王龁、張唐、華摎三人恭肅迎接。 白起問王龁:“趙軍是否答應了我軍的要求?” 王龁笑道:“答應了!那些貪生怕死的乞降之輩,怎敢拒絕我軍的要求??!” 白起道:“那就依計行事?!?/br> 四人隨即來到兵陣最前,一名使者驅馬至長平鎮壁壘下,朝趙軍高喊道:“大秦武安君駕到,趙人速速以禮來降?!?/br> 季攸聞聲,心“突突”急跳,雙掌和背脊上滿是冷汗。鎮靜片時,他手捧降書和主帥虎符,走出壁壘,由信使引領著來到秦軍兵陣,至白起馬前。 這是季攸第一次見到白起,可他尚未看清楚白起的容貌,腦袋已迅快垂下。 對著這個害死他三位結義兄長、害死他無數祖國同胞的仇敵,他居然連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他痛恨自己膽小怯懦,慚愧得無地自容,卻又實在扼制不住內心的恐懼。 當今世上,本也沒幾個凡人敢直面白起之威。 季攸喘了幾口氣,哆哆嗦嗦的高舉雙臂,將降書和虎符呈給白起,道:“我軍十六萬士卒……愿投降武安君……從此效順大秦……” 白起接過降書和虎符,冷冷的問道:“我令你們十六萬軍士分編為千人隊,已編好了么?” 季攸躬身回答道:“已編好了?!?/br> 白起指示張唐和華摎:“行事?!?/br> 張唐、華摎抱拳應諾,即率五萬精銳甲士至長平鎮外。 季攸回到長平鎮,領趙軍降卒出來。他遵照白起之令,每次只帶一千降卒出壘,降卒出壘后先把身上鎧甲、手里兵刃擱置在秦軍指定的地方,然后穿著布衣、手無寸鐵的跟隨一隊秦軍離開長平鎮。 十六萬降卒,總共需要如是往復一百六十次。白起的這道命令,看似是把一件事務變得復雜繁瑣,卻是旨在分散趙軍兵眾、解除趙軍武裝,再度降低了趙卒的戰力,防止趙卒沿途損害秦軍。 這其中的謀慮,季攸和趙軍軍官們未必全然揣測不到,但他們的處境太過艱難,為求保全性命、伺機反攻,只得權且服從。 秦軍將降卒陸續帶到丹水西岸的五條谷道里,秦軍軍官稱這是降卒的暫居之所,明天一早秦軍會從黃土嶺運來食物。降卒眼觀谷道地形,固覺不安,可他們一來難以反抗、二來渴望食物,因而也不與秦軍相爭,只等明早能重嘗米糧之味。 轉移趙軍降卒的同時,白起命信使將降書快馬送至王陵軍團,王陵隨后攜降書赴丹水東。 趙軍都尉鄭臧的部眾堅守在丹朱嶺西麓的一處壁壘中,司馬靳領兵封堵住了壁壘外圍的出入要道。王陵與司馬靳會合后,兩人派使者把降書送進壁壘。 鄭臧上午聽司馬靳說起趙括陣亡、趙軍主隊投降這一消息,還懷疑是敵人的詭計,并不相信,但此際目睹降書,趙軍印信的圖案清晰分明,他便知主隊確然戰敗請降。他本人的軍略平平無奇,手下兵力又寡不敵眾,他自忖負隅頑抗必定無幸,于是大哭一通,朝趙國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亦出壘投降。 此地的趙卒總共有四萬人,也按白起的指令,分成千人隊,棄戈卸甲,跟著秦軍到丹水西的谷道里安頓。 * 婷婷一整天都守在趙括墓邊,希兒主仆在她身旁與她說話排遣。 嬴稷和張祿在山腰對弈。嬴稷心不在焉,常常不慎走錯棋子。張祿顧及君上的情緒,不敢取勝,落子前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既要自己也走錯棋,又不可顯露出故意相讓之跡,這一天下來別提多么勞累。 太陽快落山時,希兒挽著婷婷道:“小仙女,天要黑了,我們回營寨吧?!?/br> 婷婷雖猶然對趙括依依不舍,但她畢竟是識趣之人,她心知她若留在這兒,很多人都得陪著。為了趙括之事,她已經給君上、友人、同僚、下屬們招了不少麻煩,她心底早就過意不去,若再要大家繼續容讓她的私情任性,她是萬萬承受不起的。 她點頭答應希兒,而后向趙括的墓冢揮手告別,轉身下山。 行至半路,她望見東方不遠處,有一隊秦卒領著一群布衣青壯走入附近的一條谷道,她冷不防打了個激靈:“那群衣衫襤褸的人,心懷惡意??!” “那是投降的趙卒?!辟⒆叩芥面酶罢f道,“降卒人數太多,所以白卿家把他們分隊安置在丹水西的五條谷道里,便于我軍管制。這條谷道是離黃土嶺最近的?!?/br> 婷婷道:“趙卒雖然向大秦投降了,但他們心中仍是憎惡大秦的?!?/br> 嬴稷灑然笑道:“仇讎之國,不共戴天,軍民互相憎惡實屬常情?!?/br> 婷婷咨嗟著點了點頭,便跟從嬴稷返回營地。 晚膳時,嬴稷讓希兒和婷婷都在王帳進膳。婷婷因記掛白起、又懷念趙括,胃口不佳,只吃了很少的飯菜就避席告退。 嬴稷固然疼惜婷婷,此際卻也沒法子勸她多用肴饌,關切的道:“小仙女好生歇息?!?/br> 婷婷伏拜道:“謹諾,多謝大王?!?/br> 嬴稷連聲嘆氣,自個兒也沒了大快朵頤的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