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書迷正在閱讀:揚了他的瓶瓶奶、對她上癮、假千金撿到女裝大佬后、心給你呀、怦然聲動、漫天星河(上)、綠光(H )、喂貓、無限神豪h版、大奶兔白糖(1v1)
張勝笑道:“那個德國人見我如此大方地買下了一塊‘廢鐵’……” 臺下又是一片笑聲。 “……于是,他向我介紹說,他還有幾件東方的東西,問我有沒有興趣。我答應了,他便興沖沖地帶我去他家里看。他的住處非常陳舊,是一座破落的古老建筑,在他的家里,我見到了一副中國畫、一只銅壺、還有一件……是當初用來包裹這副畫、銅壺和古劍的包袱皮——一幅繡著龍的東方織錦?!?/br> 臺下鴉雀無聲,洛菲拿一雙漂亮的大眼睛瞪他:“老爸什么都算到了,就是沒算到這個家伙只認識真金白銀,對古玩字畫根本不感興趣。我看用不了兩年,老爸辛苦半輩子搜羅來的這些古玩字畫,就得被這個大混蛋給敗活光了……” 大家屏住呼吸,等著聽張勝揭開那傳奇的一刻,他卻突然象西方人似的聳聳肩,雙手一攤,說:“沒了,我又花了兩千馬克,買下了那幅畫、那只壺、還有他爺爺的爺爺當年用來包這幾樣東西的包袱皮……,然后就……回國了?!?/br> “各位……”,拍賣師適時接過了張勝的話題,讓那些被張勝帶進坑里,大腦一片空白的聽客們恢復了神志。 “張勝先生無心栽柳,卻把四件國寶帶回了我們的祖國啊。有識貨的朋友,在張先生家里見到了這四件古物,建議他找專家鑒定一下,結果是……驚、天、動、地。下面,我就來隆重介紹一下這四件國寶級的珍貴文物!” “第一件,宋徽宗的《桃枝黃鶯圖》?!?/br> 這句話如石破天驚,“轟”地一聲,臺下訝聲四起,那幅畫終于被揭開真面目了,居然是宋徽宗的真跡。 “諸位,這幅宋徽宗的《桃枝黃鶯圖》,經專家考證鑒定,是宋徽宗中后期所做,確屬真品?!?/br> 隨著介紹,兩個仕女打扮的女孩走上臺,從桌上拿起一卷畫,徐徐展開,面向觀眾,同時投影儀在大屏幕上也投射出了巨幅圖片。 “畫的內容是翠竹、桃花和三只半黃鶯,所題款識是宋徽宗著名的‘瘦金體’,全畫卷長160厘米,寬30厘米……,這幅畫的起拍價是……1500萬!” “1600萬!” “1700萬!” 這幅畫的價格節節攀升,最后被一個來本地洽談生意的加拿大人以2500萬的價格競拍下這幅畫。 裘老板捏著下巴,眼珠子滴溜溜亂轉:“這個加拿大人是他的朋友,以這么高的價格買下這幅畫,只是巧合嗎?他不會打著和洪老板一樣的心思吧?” 張勝已回到臺下,當他的加拿大朋友戴維先生拍下這幅畫時,他臉上露出了得意的一笑。 又是2500萬可以堂而皇之地劃進他的賬戶了,而且,這件藏品……還是他的,不,還是周氏家族的。文哥的這四件藏品外界并不知道,因此很容易找個由頭讓它重見天日。 這是今天晚上所有拍賣品中競價最高的一件古玩,大家的興致都被調動起來,拍賣師趁熱打鐵,拍賣第二件文物春秋四羊銅方壺。這只壺造型優美,裝飾華麗、銘文典雅,鑄造精巧,壺的厚度僅為1.5毫米,實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物。 此時,大多數人已經猜到這四件文物的來歷和圓明園那場大火想必有莫大的關系。他們可以想象,一伙明火執仗的強盜,沖進這偉大的東方奇跡所在,燒殺搶掠,搜刮珍寶。其中一個強盜,隨意扯過一件皇室專用的織錦,然后把搶來的東西放進去,背著它漂洋過海,回到他的故鄉…… 春秋四羊銅方壺以2200萬的價格成交,隨后是那塊帶龍案的織錦,那是一塊龍錦。展開近四平方米,是清朝皇帝臨朝儀仗中的帷帳,置于皇帝寶座之后。 拍賣師道:“這幅龍錦繡的是一條正面龍,采用的刺繡手法是京繡中的滿繡,全部為手中織成??楀\上有十個字,分別藏在角后,繡的是‘內府織造’和‘良記本機緯緞’,起拍價是……” 這幅龍錦也被高價拍出,最高競價者仍是張勝安排的人,東西是他的,出錢的還是他,除了一份手續費,他沒有其他付出,一聽是他的藏品,他又參加競拍,誰敢和他拼出價? 這時前三件寶物都有了得主,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最后一件,也是促使張勝幸運地發現這幾件國寶的那柄古劍上。 拍賣師解說道:“這柄劍長58厘米,劍身呈暗褐色,鑄劍風格是春秋時吳越一帶的特點,劍鋒鋒利,吹毛斷發,是一件極鋒利的兵器,劍身至今不銹。劍體上嵌有兩行鳥篆體的字,字是用錯金鑲嵌技術用金絲鑲成的,那兩行字是‘越王勾踐,自作用劍’?!?/br> 臺下頓時一陣sao動,許多人交頭接耳,疑聲頓起。國家博物館里可是藏著一柄越王劍的,怎么又有一柄越王劍? 拍賣師道:“古代帝王的佩劍,一向不止一把,但是每一柄都是人間珍奇之物。這柄劍經專家認真鑒定,年代相符,應該是越王勾踐的另一柄佩劍。這把錯金劍劍身精美,內嵌金絲,花紋細膩、收藏價值還在1965年湖北江陵出土的那柄越王勾踐劍之上,起價3000萬元!” 這支越王錯金劍是今晚最后一件寶物,價格被叫得很高,有心問鼎的人也很多,但是張勝安排的羅先生把價格喊到5000萬時,跟者漸漸稀少起來。 價格喊到5800萬時,已經沒有人同他競爭了。 拍賣師舉槌道:“15號,5800萬一次!15號,5800萬兩次;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