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書迷正在閱讀:滿級白蓮穿成小玉兒(清穿)、一朵花開百花殺、濃情溺我、我有錦鯉加持、妳在我心上又何妨(完)、穿成末世病弱反派的家養兔、變成人后她被逐漸帶壞(NPH)、我跟女主搶男人(NPH)、穿越異界之寵愛、【仙俠】聞人歡(np)
當愿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看,佛,也是有欲的。 欲以佛的智慧點化凡人,使凡人得渡苦海,那也是欲。 謝薇轉身幻化,再睜眼時已成了手捧鍋灶餐具的佛門伙夫——背鍋飛天。 背鍋飛天腳尖離地,旋舞于空。隨著飛天.衣袂一抖,更多飛天背鍋而現,瞬息而至,佛影浩浩蕩蕩。 飛天既來,十一位佛弟子亦隨五百株花樹而至。佛弟子各乘坐騎,有琉璃大山,有五百青牛,有五百孔雀,亦有五百金翅鳥與五百六牙白象。眾佛弟子周身攜風帶雷,所經之處異香撲鼻,誦經之聲陣陣。 漫天神佛垂眸結印,陣陣寶光交相添輝。如此壯美絢麗的景色之中,一直孤立于識海之中不說不笑不動的和尚終于有了一絲反應。 他緩緩睜開了眼睛。 睜眼就看到漫天神佛的和尚有些發懵。他一時無言,說不出是震驚困惑,還是難以置信。 他只是起身,朝著諸天神佛低頭立掌,宣了聲佛。 “阿彌陀佛?!?/br> 見自己的幻術有用,謝薇按捺住心頭的狂喜維持住自己的幻術,套著背鍋飛天的馬甲向著和尚飛去。多虧在上一世看了不少特效電影,她搞出的這漫天神佛的幻象還挺有模有樣的。只是她修為實在不高,在他人的識海使用這種大規?;眯g她堅持不了多久。速戰速決是她唯一的出路。 飛到和尚的面前,謝薇學著在廟里見過的菩薩像垂眸下瞰,遙指空中佛光璀璨的十一佛弟子,并不吱聲。 沒辦法,她又不懂佛不學佛,一開口就得穿幫露餡兒。她只能用肢體語言試圖告訴和尚:這位您趕緊去追前頭那十一位,那十一位那里說不定就有你追求的、能夠令眾生都變得智慧慈悲的終極佛學。 和尚并未立刻如謝薇所想的那樣立刻朝著十一位金光璀璨的佛弟子而去。他站在那里,靜靜地凝視著面前的飛天,目光澄明智慧,帶著一種讓謝薇頭皮發麻的通透。 這和尚是怎么回事?平時不都是一副腦袋空空的老媽子樣么? 謝薇從未見過和尚的這種表情,被和尚瞧得那是一個心里打鼓渾身冒汗。 幸好和尚動了,不是后退而是上前。 屏著呼吸差點兒沒把自己給憋死的謝薇心下一松,鼻翼微動輕吐濁氣。 和尚卻在這時候停住了腳步,立在了謝薇的面前。 “你……這位施主,你是何人?” 帶著點沙啞,醇厚而平和的聲音平時很能撫平謝薇的煩躁??赏瑯拥穆曇舸丝搪犜谥x薇的耳朵里卻如同雷鳴。 剛呼出去的那口氣還沒呼完,人就下意識地倒吸一口冷氣。行動比腦子轉動的速度更快,謝薇來不及思考腳下已經飛速后撤! 可這里不是別處,是和尚的識海。和尚不用踏出一步,只用伸手就可以夠到電光火石間已經退出十丈遠的謝薇。 “施主為何要逃?” 和尚好脾氣地問著,并沒有用多大的力氣拉住謝薇。然而謝薇不光動彈不得,身上的幻術連同周遭神佛幻影都在瞬間瓦解。 謝薇不情愿地意識這就是識海之主與侵入者的差距。在他人的識海中,她是螻蟻,而識海之主是識海的唯一神。 螻蟻想擺布唯一神,這是多么可笑又多么的不自量力??! 作者有話要說: 漫天神佛的描述參考了@張博力如何看懂敦煌壁畫·須摩提女請佛·的視頻描述。 這位博主《如何看懂敦煌壁畫》系列和《如何看懂清明上河圖》系列的解說都非常有趣,咕咕每次看都可以漲很多姿勢!感興趣的小可愛一定要去看看??! 第8章 和尚知道自己是一名僧人。 和尚也知道“僧”這個身份對于自己來說必定是極其重要。 畢竟他忘記了自己的.名字,自己的身世,自己的來歷。卻獨獨在第一時間想起自己是個遁入空門的僧人。 換作其他人發現自己失了憶,只怕不恐慌也得惶恐。他倒好,明明對周遭一無所知,卻還能心平氣和心無外物地打坐誦經。而經文這種東西就像是刻在了他的魂魄里,他不用刻意去思考回想,只要張開嘴經文就會擅自從他的嘴巴里冒出來。 問題在于,和尚也僅僅是“知道”自己是一名僧人。他在“僧”這個身份上找不到實感,也找不到歸屬感。 和尚不明白自己怎么會是“僧”。 他不能理解自己是基于什么樣的心態選擇了去做“僧”。 誠然和尚明白自己是少年出家,出家是為了救人救世??伤粋€前塵盡忘的人哪里能體會一個心懷大愿的少年人的想法? 但事到如今,讓他選擇以“僧”之外的身份去走別的路子,他又光是想想就覺得格格不入。 左邊是踩上去沒有實感的僧路。右邊是從來沒有走過,每走一步都會覺得別扭的陌生路子。兩條路擺在面前,選熟悉的路總歸是穩妥一些。再說,多走走僧路說指不定就能找回自己屬于佛法僧的那顆心了不是么? 和尚是這么想的,因此這些天他一直在用僧人的方式、或者說是他認為僧人應該有的生活方式生活著,試圖去做一名合格的僧人。 如果是僧人,必定會日夜修習,鉆研佛理吧。所以和尚每日都會早起晚睡地打坐誦經。 如果是僧人,必定會崇拜佛祖、祈求佛祖能聽到自己的聲音進而點化自己吧。所以和尚撿來木料、找來香草,打算雕一尊木佛出來以煙火供奉。 無論是打坐誦經還是雕佛造香和尚都做得很順手。但和尚想要找回的感覺一次都沒有浮現過。 不是和尚沒有耐性,這么幾天的蹉跎就足以讓他心焦氣躁。實際上他的心平和如水,根本不起波紋。然而正是這種死水般的平靜讓和尚多了一分真情實感的迫切。 對于自己真正關心的東西,人是沒有辦法保持死水般的冷靜的。越是能客觀地審視自己,就越發說明人沒有投入。 和尚就像一個旁觀者在客觀地指導著自己行動,并為自己的行動打分。于是他很快就明白了,現在的他只是順著僧人的慣性在模仿僧人行動。 他并不是真的擁有一顆慈悲為懷的心。 證據就是他救的那只小狐。 雖然他為救小狐做了很多,但就算他出門一趟回來發現那只與他日夜相伴、會用尾巴輕輕纏著他的手臂撒嬌的小狐已經死去他也不會傷心。 他只會平靜地為小狐念上幾遍往生咒,再挖個坑讓它葉落歸根回歸大地。僅此而已。 和尚厭惡這份平靜。 他害怕自己一直這么平靜。 在看到離群的飛天從漫天神佛中向自己飛來的那一刻,和尚萌生出一種奇特的感覺。 ——他眼中的離群飛天既是飛天,也不是飛天。這個飛天身上有著奇異的頻閃,每次頻閃他都能從飛天的身上看到一個陌生女子的影子。 和尚與女子素不相識,但看到女子的那個瞬間,和尚就知道他一定是為了她而生的。 她是他的使命,縱然他記不起自己的過去,但他的未來一定是與她聯系在一起的。 所以和尚問披著飛天外殼的女子:“你……這位施主,你是何人?” 女子并未回答,只是想逃。和尚便下意識地出手攔了女子,問她:“施主為何要逃?” 他分明沒有惡意。 女子身上的飛天外殼隨即融化。那沒有活物氣息的漫天神佛也消滅殆盡。和尚恍然了悟:自己不想看幻影虛像,所以這些幻影虛像便全都消失了。 于是和尚再問:“施主所求為何?” 焦慮恐慌的女子沒有回答,與之相對的是和尚與女子所處的這個空間突然倒映出無數支離破碎的畫面。 這些畫面里有女子從劍修手下死里逃生,有女子看見漫天大火,有女子穿過衣冠冢爬上山崖,有女子立于崖邊豎起中指高聲咆哮,還有女子從萬仞絕壁上縱身一躍。 不想死,不想死不想死! 為什么我得死在這種地方呢???憑什么我什么都還沒做成就得死呢? 王八羔子想要我的命,我就得沒命?天底下哪里有這種道理! 我想活!我想活著!我還想活下去,為我的姐妹們報仇??! 女子心中的聲音順著那只被和尚握住了手腕的手傳進了和尚的心里。和尚感受到了她跳崖時的絕望與不甘,同時也為女子那強烈的求生欲所震動。 怔然的表情只持續了一秒,和尚在女子看怪物一般的眼神里松開她的手腕,慈悲垂眼。 “原來如此?!?/br> 和尚總算明白了。自己為什么會是“僧”。 只要這世間還有女子這樣的人,他就永遠會是僧。這就是他的道,他的無上心。 一枚刻印在識海最深處的佛印驟然亮起,和尚如夢初醒。 他就像是漂在水里沉沉浮浮渾渾噩噩的人,一腳踩實在了地上。 須彌山金光琉璃塔中,正為慈航護法的蓮華驚見慈航肩頭一震,嘴角一縷鮮血蜿蜒而下。 “慈航……!” 蓮華不知慈航在識海中.出了什么問題,又不敢貿然進入慈航的識海以免刺激到慈航的神識。他吃力地撐住慈航搖搖欲墜的身軀,卻見慈航帶著一絲欣慰睜開了眼。 “慈航?” 慈航搖搖頭,并未向蓮華解釋自己的化身找回了無上心,從而激活了自己留在他識海中的一枚佛印。 無上心重歸,佛印亮起,慈航與化身之間重新建立起了聯系??纱群降淖R海遭心魔污染,縱使他方才第四次擊退心魔,心魔也只是一時蟄伏。慈航若此時分神到化身身上,化身的識海必然也會遭到污染,繼而使得心魔又多上一個復生之處。 是以慈航并不準備分神到化身身上控制化身?;肀闶撬陨?,他了解自身,便也了解化身。既然化身已然找回無上心,相信有沒有過去的記憶,化身都會受到無上心的驅使去做對的事情。他不用過于擔心。 倒是另一件事—— “……蓮華,鳩蘭夜那邊,如何了?” “并無動靜?!?/br> 蓮華見慈航臉色稍霽,便松了手讓他自行坐穩,自己從袖中拿了方白帕遞給慈航。 慈航沒接蓮華的帕子,他拿僧袍抹了抹自己的嘴角,笑道:“沒有動靜怕就是此刻最好的動靜了?!?/br> 蓮華微嘆一聲,頷首算是同意慈航的話。 鳩蘭夜便是那吞噬了慈航金身的魔將。 當年魔尊在魔族大長老的暗算下殞命,爾后魔族大長老又在大戰中為慈航所滅殺,之后魔域群魔無首,本就誰也不服誰的眾魔將直接開打,鬧作了一鍋粥。 妖修向來與魔域走得近,魔域這般內戰自然也殃及到了眾妖修。不少魔將打不過其他魔將就去禍害妖修。大戰中魔域屢次敗在佛國弟子手下的鍋也被扣到了妖修的腦袋上。不少大妖小妖死在魔將手下,有的甚至舉族被滅。 慈航倒是想阻止魔域混戰,但魔域并不隸屬于修真界,魔將魔人沒必要聽慈航的話行事。慈航的菩薩心腸只被當成是別有用心,不少魔將甚至當著佛國弟子的面直接罵慈航這禿驢手伸太長,竟想干涉魔域內政。 之前為阻止大戰,以須彌山為首的佛國弟子是傾巢而出,不計代價??上フ呤邪?九是有去無回,這其中還包括了伽藍尊者。 整個佛國,大尊者只余三位,尊者不滿十一。伽藍尊者的隕落對須彌山和整個佛國來說都是莫大的損失。而伽藍與慈航本就理念不同,伽藍隕落后伽藍的支持者見慈航還想對魔發無上心,自是大為不滿。 慈航若再堅持己見,在魔域分裂之前佛國就要先分裂了。無奈之下,慈航只能依大尊者須菩提所言,將自己關入禪房之中入定靜心。 慈航這一入定就入了八百年。入定中他偶然參得天道玄機,開始逐漸能看到一些尚未發生的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