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何況卓云是真沒看出麥秋有哪抑郁的樣子。 事實上,麥秋自己的確沒有這個傾向,或者說,她有煩惱也是比較普通的煩惱, 而且系統的沙雕緩解了不少她在這個世界的恐懼和孤獨。不管是人也好,是貓也好,麥秋能夠有一個地方去宣泄自己的情緒。 她說這件事也不全是為了排除卓云眼中的嫌疑,而是因為她想起了蘇葉秋和樸鐘鉉。 如果蘇葉秋當時能夠自己去尋求幫助,或者有一個朋友能夠陪伴她,也許情況會好很多。 而樸鐘鉉,如果蘇葉秋還活著的話,也許兩個人會更有話可以說。 人們總是說能為自己負責的只有自己,這個道理是對的,麥秋也很清楚。 但她現在的身份是演員,也算個偶像,她還有不少的粉絲,不管這些粉絲會不會聽進去她的話,她覺得她有義務,或者說她想代替想要求救卻無法發聲的蘇葉秋說幾句話:不要害怕,不要逃避,世界上有很多跟你一樣的人,包括我。 偶像是個夢想行業,很多年紀還不大的孩子們把偶像當作信仰,來躲避現實的苦悶。 可歸根究底,人還是要回歸現實。 麥秋希望她能夠以偶像的身份告訴她們,現實沒有那么可怕,時間可以治愈很多東西,也許長大了你就會發現,小時候那些覺得恨不得自己去死的事情,長大了也可以能夠看淡,甚至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剛開始學演戲時,我的表演很差,真的非常差,就像個木頭,比現在大家吐槽的爛片主角還差。當時我大概比現在胖上兩倍,我去考藝校人家都奇怪地看著我,在這里我要非常地感激母校的區劍鳴教授,是他讓我看到我也有自己另外的閃光點——別看我初中沒畢業,我對角色的理解還行,畢竟當時已經工作好多年了,想得會比學生稍微深刻點?!?/br> 麥秋說,她一直都很喜歡寫東西,只是一直都不敢自己落筆,感覺一下筆就要露怯。 也是這些年不斷地上課,重新開始學了好多的東西,讀預科就沒少寫讀書報告,才開始真的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在國外的專欄,”她給自己打了個廣告,順便坑粉絲一把:“當然,純英文的?!?/br> 評論里全是發“說好了一起當學渣,你卻偷偷開了掛”的復制粘貼,麥秋哈哈哈地樂。 她和卓云彼此都清楚,經此一役,哪怕是卓云拿出什么證據證明麥秋有問題,吃瓜群眾也不會信的。 何況她還沒什么實質性的證據。 這種“我就喜歡你看不上我又干不掉我”的感覺,某種程度上讓麥秋蠻爽的,讓卓云滿心塞的。 簡直如鯁在喉。 在媒體公關這一方面,麥秋經歷過無數的陣仗,她看過無數明星團隊自己作死,被粉絲作死,明星自己作死的典型。 所以她很清楚,公關這種東西,不要太頻繁,也不要在事情發生之后裝死,這樣只會令公眾留下你完全不在乎口碑的印象。實際上,有哪個藝人會真的完全不在乎口碑這個東西呢?不過現代藝人慣于背后打·黑qiang罷了。 積毀銷骨,眾口鑠金。 以前藝人們的團隊跟狗仔,跟正規媒體打好關系,現在藝人們的團隊跟狗仔,跟正規媒體,跟站姐,跟營銷號打好關系。而通常來說,后兩者比前兩者要有用得多,特別是在撕資源黑對家的時候。 這樣藝人的形象才能在公眾面前始終是一朵遺世獨立的白蓮花。 看,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曉得,什么都沒做啊…… 這話大概也就沒成年的粉絲才會信一信了。 甚至有些沒成年的粉絲,明明不信,假裝信一信,哄哄偶像開心,誰還不是小公主咋的? 麥秋自己算的話,她的粉絲構成,未成年的應該不算太多,起碼不是過半的那種。很多都是路人粉,看到有作品出現看一看,要是有需要的東西,看到代言人是麥秋不會反感,這些差不多就夠了。 路人的數量永遠比粉絲多,這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事實。 粉絲造出來的不過是虛假繁榮,假的就是假的,看起來像真的也不是真的。 靠著粉絲購買力沖銷量什么的,她已經過了那個階段了。 中花里逼格最高的就是她,上官芷說已經有品牌跟她聯系,等麥秋明年上完學,邀請她去看品牌大秀。 潛臺詞,好好接觸接觸,有望代言。 其實也是麥秋自己比較怠惰了,不然她看中哪個品牌,只要主動去接觸,一般都不會讓她吃閉門羹的。 只是麥秋自己實在太忙,之前也經歷過到處倒時差的時候,為了身體她也不想那么干了。 在不缺錢時,還是身體比較重要。 直播到了這里,基本上已經早就脫離了恐怖游戲的重點,不過就是這樣,估計投資方也不會怪麥秋。 誰還真的想讓一個明星跟專業玩家似的玩得轉那么復雜的東西了?說真的,麥秋的水平遠遠高出他們的期盼,這已經是意外之喜了。何況麥秋這次還帶了好幾個明星,又在直播里爆了那么多的大料。 游戲投資商簡直要謝謝麥秋,真心感謝她,太敬業了! 游戲內容也有了,預定熱搜也有了,還要什么自行車?他們花的錢簡直太值了!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