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整個架構抄襲了《瘋狂的石頭》,只不過把石頭換成了“寶藏”,那時陳容青拍攝電影已經駕輕就熟,“寶藏”就成為了這部電影里他炫技麥格芬手法的標志性物品。 由于他最后時刻幾近瘋狂的拍了很多部經典電影,《瘋狂的寶藏》就變得不是那么起眼,甚至還有人對這部電影表示失望。 陳容青的財產很多,但很多同樣被他揮霍掉了,剩下的他分別委托了律師在他去世五年后交給他的子女們。每份遺囑里都有一個移動硬盤,里面包含了陳容青從出道以來的所有作品…… 也包含了《瘋狂的寶藏》,貌似排在最后一部。 陳容青做的事情都太符合他的人設,系統完全沒有意識到有什么問題。它以為他只是想要給子女們留念,順便炫耀一下自己,直到麥秋收到電話,它翻遍了所有陳容青做事的細節,才隱約意識到自己犯蠢了,而且很可能不止這一次。 麥秋聽完都有那么一丟丟的同情它,人類的套路是無窮無盡的。這跟下棋又不一樣,下棋雖然思路千變萬化,總歸有個規則在那里。人生則完全不同,有的人遵循規則,有的人利用規則,有的人破壞規則……陳容青的技能點可能都點在陰謀詭計、考試作弊上了。 系統不能觀察人的思想,這對麥秋來說是好處,現在卻成了弊端。據它自己說早期是可以的,但被人投訴沒有人權和隱私,后來改造了好幾代,就變成了現在這樣。 畢竟研究出系統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振興演藝界,發掘人才,而不是監視全人類。它現在這樣更符合未來的法律法規,避免被銷毀的風險。 同樣的理由,刪除記憶什么的就更不要想了。 “研發階段用死刑志愿者做過類似實驗,人腦神經非常復雜,刪除記憶有變白癡和植物人的風險?!毕到y蔫蔫地說。 麥秋站在全人類的角度還是很支持的,誰都不希望自己的腦子變成別人家的筆記本,說裝就裝,說卸就卸。想想《黑鏡》,就感覺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不太安全。 只不過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好想一死。 麥秋當夜就買了會員重新看了一邊《瘋狂的寶藏》,早前為了工作,她也是看過無數好片爛片的人,所以情節什么的并不是很打動她。唯一讓她感到不對勁的是結尾那句話:“寶藏,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我們永遠不清楚它帶來的會是什么?!?/br> 麥秋是知道系統是根據人來訂做的。 在每個人面前它都是橘貓的形態,但作用完全不同:對林非波更像是陪客,給他獨立的創作空間;對陳容青來說則是腦白金,增加他對于演藝作品的記憶,幫他創立作品庫;對麥秋自己是學校,讓她查漏補缺,定制學習計劃……那陳容青知不知道呢? 系統說不知道,他只以為,系統就是記錄收集作品的東西,之前林非波同樣可以這樣收集,只不過一個是抄襲,一個是原創。 因為系統不喜歡陳容青,所以在他跟前都是公事公辦的。 如此說來,陳容青想要留給子女的也是這些傳世作品,這比任何寶藏都更加值錢。麥秋開始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多虧了系統還是只性情中喵。 陳容青不明白系統內核,而他用的都是這種隱晦的方式傳遞信息,那么他的子女更不可能明白,所以就病急亂投醫似的滿天撒網。 凡是跟陳容青有接觸的可能都調查過。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趙宣還意圖接觸麥秋,因為蘇葉秋的成名曲就是陳容青copy的其中一份作品,后來兩個人還合作了幾回。蘇葉秋的日記里寫過某個陳姓前輩老不要臉半夜敲她房門,她叫劉陽給他勸回去了。不知道劉陽使用了什么辦法,就是后來聽說公司有個不出圈的女團成員演上了陳大導的女二號。 麥秋自我代入了一下發現老父親常年為老不尊的陳容青子女們:“……” 哎呀,感覺他們很可能要找到天荒地老呢。 有點小開森~ 第29章 現實 假期就幾天,因為不是本地人,三個人非常表面的去了一下幾個比較有名的游樂園,蠟像館,博物館之類的,麥秋都感覺有點不好意思。 太敷衍了,好像游客一樣。 不過朱家兩姐弟倒是都不一而同地非常滿意。 朱婷婷說以前來S市都是陪著家長來的,去的地方都是某某塔,某某公園,某某廣場,某某動物園等等,可以說是十分中老年氣質了。想瘋一下都不敢,怕她爸媽受不了。這次的路線就很年輕化,就棒棒的。 還說要不要晚上去酒吧看看,她還想試試現調雞尾酒。 朱辰辰……偶像說的都是對的,不對請參考前一句。 麥秋:“……”好吧,她果然跟小同學們有不是很長的代溝。 當然,距離去廣場什么的年齡還是遙遠一點的! 中間朱婷婷依舊抓緊一切時間給麥秋科普八卦,說起他們之前參加的那期速成班,瘦瘦小小但樂于拔尖的班長單詩文和白的反光總是八卦麥秋的那個袁鑫成了同班同學,就在朱婷婷的隔壁校。 不曉得是不是之前認識的關系,反正他們兩個就關系變得非常不一般了起來,朱婷婷說有次在大門口見過他們兩個從學校里出來,簡直形影不離,這才幾個月的時間就變成彼此的真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