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麥秋上輩子是普通學生,工作后也多數是和工作人員對接,明星本人也見了不少,跟還是學生們的藝人接觸也都是在工作場所,成年人犯錯的黃·賭·毒也報道過,倒是沒有想到在學校里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況。人都說大學是一座象牙塔,幫助學生遮擋了外面的風雨,卻也沒人說學校也會幫學生遮掩內部的陰云。 系統這些天一直沒有催她做任務,總是樂于待在虛擬教室里,但是麥秋也做了不少日常任務。比如壓腿,比如繞口令,得到的獎勵都是幫她回復狀態的,比如按摩膏,比如喉糖,以致于一天下來軍訓的疲憊也變得可以接受了。 早上艱難掙扎起床的時候,麥秋也給自己開了個網絡賬號,她開始記錄起每一個聽過的見過的學生,所有人都用數字做代號。 林非波說讓她觀察學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麥秋不好記在紙上,也只好用這種辦法了。當然,為了避免被人發現,這個是用微博記錄的,對所有人都不可見。 期間區老師問她最近有沒有什么新的構想,就像上次那個短劇里面的人物那樣的,好像對她抱有很大期待,麥秋有點不好意思讓他失望,只好把自己的記錄發了一部分給他。 區老師特別高興,看到格式就知道是微博,還問了她賬號,他想看全部。 于是麥秋有了個不敢不回的潛藏催更者,登時心力交瘁,人比黃花瘦,時刻假裝自己很忙\不在線\沒有窺屏。 ……拖延癥作者寫得慢啊。 求不要催更! 第24章 “網戀” 記者跟演員的共同點在于他們都需要觀察,一個是寫出來,一個是演出來。 這是麥秋自己的生活體驗。當記者的時候同樣要做詳細功課,看很多的訪談,節目,當娛記的要把論壇、貼吧、微博玩得非常熟練,從只言片語里觀察要采訪的人物特點,過去、現在、未來,有什么忌諱,還要跟明星的團隊溝通好。 有時候團隊比明星本人難溝通,有時候則是完全相反,還有的時候兩個都不好溝通,以及兩個都好溝通。當然,最后這種是最少見的。 她現在做的作業跟上輩子提前做調查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她的對象不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更多的可能是毫無名氣,很多人腦海中完全沒有概念的路人。 區老師倒是非常鼓勵她,跟她說藝術的確是在生活的基礎上架構的,但同樣也來源于生活,想要演得自然,首先要知道自然是什么樣子。 還跟她說,如果她堅持下去,起碼也能演個學生專業戶了。 身體年齡二十三,心理年齡XXX的麥秋并不是那么想做“學生專業戶”。 這總會讓她想起上輩子許許多多“不能說的名字”,畢業之后她就要二十七了,心理年齡就更不好說了,演十七歲實在有障礙,她都忘了十七歲什么樣子了。 區老師罵她“孺子不可教”:“這個東西就像是做菜一樣,你可以不想做,但是不能不會做,沒角色選只能演這個的時候難道餓死不成?” 就是隨便一說的麥秋聽了一肚子教訓,只好任勞任怨地繼續兢兢業業的做作業。 回班級隊列的時候一群人正圍了老大一圈看熱鬧呢,這個時間點大多數人都是剛吃過午飯,正好當消食了。表演系在學校里面一點,跟正門隔了一棟樓,麥秋往那邊一看,好家伙,大門都讓人堵上了。滿滿當當,除了人還是人,有穿迷彩服的,還有穿便裝的。 因為快要開學,不少外地本地的同學們都提前回校了。之前還有惡趣味的學哥學姐們一邊吃冰淇淋一邊搬個小板凳坐那兒看他們軍訓,看得眾多非洲兄弟們都火冒三丈的。 麥秋來得晚,擠不上前排吃瓜位不說,身高業限制了她的發揮,沒辦法只好問旁邊的人怎么回事,不是下午要練軍體拳嗎?教官還有半個小時就回來了,不練了? 被她拍到肩膀的男同學一回頭,滿是興高采烈的表情來不及變化就驚訝了一下。 “哎?秋姐,你怎么才回來???” 錢作人同學你能否克制一下自己興奮的表情?這樣非常的不矜持。 麥秋問到底怎么回事?打架了?誰那么大膽子?(聯想到朱婷婷說的八卦)難不成還真的有人膽大包天跟教官打起來了? “那倒沒有,”錢作人有點惋惜(?)的說,隨即又高興地說道:“是因為女人!還是咱們上一屆的學長,我去,真帶勁兒!” 然后開始給麥秋科普前因后果,主要發生在上一屆表演系的音樂劇專業。要說音樂劇專業,這是個很神奇的專業,由于就業率太低,學?;救晡迥瓴砰_一屆,開了也并不代表一定能在畢業的時候找到工作,以至于不少人讀了四年跟白讀一樣。 但是!這畢竟還是表演系的專業,開辦的時候照樣無數人報名,其中也不乏帥哥美女不知道內情的瞎心馳神往。故事的開端,就發生在音樂劇專業的一個學長身上。學長長得膚白貌美,呃,就是挺可愛的那種,不是濃眉大眼,眼睛不算大,聲音很低沉,很韓系的帥哥。 所以哪怕學長是音樂劇專業的,本身依舊是上一屆校草之一 。 不過學長很低調,每天認真練嗓子,也不成天炫耀自己的美貌。 問題就出現在太低調上了。 這不就有人來找他對自己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