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被笑馬屁精的茉雅奇只樂,暗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臭小九你給本公主等著! 小哥倆著人將那毛衣用錦緞遮好、抬著,就這么一路說(da)說(he)笑()笑(hang)往乾清宮而去。 處理了大半政務,剛閑坐品茶的康熙樂:“喲,他們倆倒是會找時候!獻寶么?傳!朕倒是看看,到底是真有寶,還是他們兩個活寶?!?/br> 茉雅奇跟胤禟并肩進殿,齊刷刷給康熙見禮后。茉雅奇就揚起比花兒還要燦爛的笑臉:“皇阿瑪是不是嘀咕來著,這倆小破孩兒能有什么寶?怕不是久未見朕,心想念。罷罷罷,再不省心的娃子,也是親生的。就看著他們好歹也一片孝心的面兒上,見見這倆活寶吧!” 咳咳咳! 康熙覺得自己宣人進來之前,就把茶盞放下的動作簡直英明無比。 否則的話…… 一代帝王當眾噴茶的畫面太美,他都不敢想。 默默把可能引自己壞了形象的礙事兒茶盞又往邊上推了推,他這才笑著擺:“茉雅奇說的這是哪里話?從金雞納霜、馬鈴薯、玉米、毛線,你這一回回的可正經沒少獻寶?;拾攽岩烧l,也不會懷疑你說假話誆我??!” “這不,正批著的折子都放一邊了,著急忙慌召見我的小公主?!?/br> 茉雅奇得意笑,嘴上卻矜持的很:“也沒有啦,女兒是皇阿瑪的女兒,是大清的公主嘛!當然要想皇阿瑪之所想,急皇阿瑪之所急。有丁點發現,就忙不迭地跑來說給皇阿瑪聽?!?/br> “就想著皇阿瑪您是真龍天子,英武圣明。在我等不起眼的小東西,皇阿瑪若得了,將之推行天下了就必然讓百姓受益頗深?!?/br> “聚沙成塔,攏指出拳,說的就是個積少成多,量變引起質變?!?/br> “女兒想著,在您的英明領導下,咱們大清若能在各個領域都領先一小步,方方面面加起來,不就領先世界一大步?” 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登基多年,求的就是個繼往開來,以被譏笑為滿洲韃靼人的身份趕秦皇超漢武,讓大清江山長治久安。使祖宗基業在他里發揚光大,漸漸走上最最煊赫的頂峰。 茉雅奇這字字句句的,簡直都說在了他心坎上。聽得他眉眼含笑,看著茉雅奇的目光都能柔出水兒來。 他們這父慈女孝,你夸我我夸你的。 卻聽得胤禟雞皮疙瘩撲簌簌掉滿地,特想讓皇阿瑪睜睜眼,看清某馬屁精諂媚的嘴臉??上?,他老人家就滿滿毒已深,拒絕清醒的樣子。胤禟失望搖頭,只覺得他這個明君也不是特別明…… 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兒剛在腦海閃現,就聽著上頭他皇帝老子冷聲問:“朕叫你回話呢,想些什么亂八糟的?” 被抓了個正著的胤禟臉上一白,慌忙跪地:“回皇阿瑪的話,兒臣……兒臣滿心紛亂,全無頭緒,這才御前走神,還請皇阿瑪贖罪!” 康熙皺眉:“茉雅奇說那個什么毛衣是你著研究出來的,朕不過是問你其工作原理、優缺點。是否可以大面積推行開,又是什么叫你個堂堂皇子阿哥沉迷這等小道。有那么難答,還至于你滿心紛亂、全無頭緒?” 眼見胤禟那俊臉都見了汗,茉雅奇忙笑著插話:“皇阿瑪您這樣,好像尚書房的先生哦!扯冷子丟出來個大問題,直叫被choucha的差生滿心惶恐,會也不會了?!?/br> “您好歹,給九哥個整理思路的時間嘛!” 雖不愿,胤·差生·禟還是對茉雅奇投去了感激一瞥。后又快速整理了下思路,這才微笑開口:“不敢瞞皇阿瑪,其實這個毛衣非兒子一人所為。是……” “皇阿瑪知道的,兒子也喜歡西學,酷愛研究他們那邊的化風俗等。為此也結交了不少洋人,得了許多洋人的書籍札等?!?/br> “這毛衣其實是百余年前,英吉利的一個叫威廉李的牧師發明的。當然他那個較為簡單,也就織個襪子之類的小物件。兒子加以改進后,速度、針法的繁復程度上都有了較大提高。還不僅僅能織小件兒,也能織毛衣……” 說起自己的發現與改進,胤禟就很有點滔滔不絕。從想法構思到實踐,每一處都被他講得精彩紛呈。 直到再度被問及,為何他個堂堂皇子不是試圖從事商賈賤業,就沉迷這種奇yin技巧。 胤禟才又跪下,滿臉堅定地道:“因為兒子覺得,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未必只學習武,將來才可以為皇阿瑪分憂、替大清江山出力!譬如這個小小的毛衣,若是運用得當,也能大批量增加毛線制品的產量?!?/br> “比如?” “比如說毛衣產量大了,用料也必然多??刹痪透?、更徹底刺激蒙古各部養羊?這牧民還是那么些牧民,草場也還是那么大的草場。多養羊,自然就少養馬?!?/br> “而馬匹少了,蒙古各部的實力自然也就下降,對朝廷的威脅也會漸漸降低?!?/br> “再有就是牧民收入提高,自然不用朝廷再行賑濟。國省了大的銀子不說,還能讓牧民對朝廷對皇阿瑪您這個阿木古朗汗的認同度越來越高……” “哇!”茉雅奇驚呼,連連鼓掌:“好棒喔!難為九哥就比我大不到一個月,卻這么的聰明有見地。不但能改進毛衣,連個道理也說的頭頭是道。就,不愧是茉雅奇的哥哥,皇阿瑪的兒了!”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