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爽文女配后我爆紅了、八十年代小媳婦、月亮奔我而來、爺爺,你關注的UP主結婚啦、不嫁給侯爺很難收場(穿書)、千萬別惹藥修、公主她嬌軟可人(重生)、落入他的溺愛、侯門嬌香、饕餮靠吃爆紅娛樂圈
第12章 傻眼 孟首長臉黑歸臉黑,他并沒有傻到直接問葉知秋在粥里放了什么,而是打算等葉知秋再給送過粥來時,讓他的‘病友’也分擔一些,看看他的那些病友會不會也起這種反應。 他還在等晚上的藥膳,葉知秋已經催著林國棟帶她去后勤部了。 后勤聽說她是過來學縫補手藝以給三個孩子做衣服的,都挺熱情地教她,還承諾說可以借后勤部的縫紉機給她用。 葉知秋看著時機差不多了,就在心里默念了一聲。 “簽到?!?/br> “簽到成功,獲得‘人形縫紉機光環’一個,光環冷卻時間:18小時?!?/br> 葉知秋愣了一下,她沒明白這個‘光環’屬于什么外掛? 點開說明書仔細看了幾眼,葉知秋明白了。 技能書是那種無時無刻都能用的,只要學會了,之后再用根本不愁,‘光環’同技能書類似,但擁有一個冷卻時間,冷卻時間內這種技能就不能用了。 “所以,這個‘人形縫紉機’每天只能用六個小時?”葉知秋皺眉,不過她很快就想通了,“六個小時就六個小時吧,一天干太久這種活兒也吃不消?!?/br> 將‘人形縫紉機’的光環試著掛上,葉知秋拿起針和給林英準備的衣服布料來,把棉花細細地攤平攤好,開始落針。 感覺明顯變了! 原先她落針的時候總是因為用力不均而要么針腳松松垮垮不成樣子,要么因為用力太猛而導致縫合跡扭曲,現在就不一樣了,每處落針的地方都整整齊齊,與縫紉機縫出來的衣服基本看不出區別來。 如果非要找點區別的話,那就是她做活兒的速度同縫紉機根本沒法比??p紉機只要一踩腳踏板,噠噠噠一條線就縫好了,她用手得縫好半天。 故而葉知秋雖然簽到了這么一個光環,但還是借了后勤部的縫紉機,按照自己原先的設計,款式略顯新穎俏皮的衣服就做好了,一下午就將林英和林剛的衣服都做了出來。 她同后勤部的馬席大姐約定好第二天上午再過來接著做,然后匆匆回了家,用中午沒用完的食材給孟首長又做了一鍋升正扶陽粥,然后才做自家的飯 現在已經入秋,沈城的秋風可比老家那邊的秋風厲害多了,刮在人臉上就像鋼刀一樣,葉知秋自個兒早起的時候就被凍得打了好幾個噴嚏,她擔心林國棟在來來回回的路上被凍感冒了引發炎癥導致前功盡棄,沒讓林國棟回來拿飯,是自己拎著兩個飯盒給送過去的。 孟首長的是升正扶陽粥,林國棟的是海帶排骨枸杞湯。 將林國棟的飯放在病房里,又讓林國棟拎著孟首長的飯盒給孟首長送了過去。 孟首長看著那飯盒里與中午如出一轍的粥,眼皮子就開始狂跳,不過他經歷的大風大浪多了去了,很快就把心里那點兒心思給壓下去了,他笑瞇瞇地問林國棟,“國棟啊,你吃過了沒?你媳婦兒的手藝做的是真的好,不過我下午吃了點別人慰問時送來的水果,實在吃不下了,要不你替我分擔一些?” 林國棟面露為難之色,“領導,這不大好吧……” “有什么不大好的?不就是一碗飯么?你吃吧,我實在吃不了太多,咱也不能把這些東西給浪費是不是……” 林國棟想了想,覺得孟首長說的有道理,便端起飯盒來給飯盒下面的隔層里倒了一小半,自己呼嚕呼嚕喝了下去。 味道還挺好的,不過沒有之前給他做的好吃。 想到這些,林國棟就感覺心里很順暢,他拿著飯盒的隔層去樓梯間的水房里沖洗了,然后才回了自己的病房。 葉知秋見林國棟拎著飯盒的隔層回來了,疑惑地問,“你這是……怎么還拎個隔層回來?” “孟首長說你做的有點多了,他吃不了那么多,怕浪費,就讓我吃了一些。我覺得你給孟首長做的那粥的味道沒給我做的好吃,嘗著有點腥臊……嘿嘿嘿” 林國棟因為粥與粥的對比感覺到了自家媳婦兒對自己的偏愛,正當他內心美得冒泡時,葉知秋沖他露出一個一言難盡的笑容。 林國棟臉上的笑瞬間凝滯,背上生出一層汗來,他結結巴巴地問葉知秋,“媳婦兒,你為什么這樣笑?是那粥里有什么問題嗎?” “沒,沒什么,”葉知秋收回眼神,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她催著林國棟吃了海帶排骨枸杞湯,然后步履匆匆地拎著飯盒回去了。 升正扶陽粥是為了彌補孟首長腎臟上的虧空而特地做的大補藥膳,林國棟的身上雖然虧損挺多,但這段時間連著吃藥膳,早已補起來了,而且林國棟身上主要補的是心臟,其次是肝臟,最次才是腎臟。 林國棟這會兒吃了她特地加了豬腰子和大補藥材的升正扶陽粥,把平時食補最溫和的地方下了猛藥,這一晚怕是不好過。 回到家后,葉知秋栓上門就催著三個孩子趕緊洗澡睡覺了。 臨入眠前,葉知秋稍微腦補了一下林國棟身上可能出現的場面,險些笑出聲,她笑罵道:“讓你貪嘴,活該!” ------------------------------------- 每天都有老軍醫負責給孟首長檢查身體,孟首長頭天中午吃了滿滿一份,晚上又吃了小半份,等第二天早晨起來找老軍醫給把脈的時候,老軍醫的眉毛都跟著抖起來了。 瞧著老軍醫的這架勢,孟首長心里緊張啊,“謝老哥,我這身體是不是出什么問題了,你怎么把脈把了這么長時間?” “你的腎……”老軍醫猶疑不決地說。 還沒等老軍醫把話說完,孟首長就一巴掌糊在了自己的額頭上,他后悔不跌地說,“我的腎是不是出什么問題了?是不是虧損得越發厲害了?我就懷疑那粥里頭不對勁,果然是?!?/br> 老軍醫疑惑,“你說什么?我可沒說你的腎虧損了,你是腎陰虛,而且虛得很重,連帶著腎陽也跟著虛了,按理來說,就算下猛藥也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給補起來,可現在我發現你的腎陰真的有些抬頭的趨勢了,你最近吃什么藥了?誰給你開的?” 這下輪到孟首長迷惑了。 孟首長問,“要是被人下了春-藥之類的,會不會也是這個情況?” 老軍醫斬釘截鐵地否定了這個荒唐的說法,“怎么可能,如果是用了那種藥,你的身體只會更虛,越來越虛,漸漸被那種不正經的藥給掏空。你的脈象顯示,你很明顯不是用了那種藥,而是用了很是滋補腎臟的藥,是大好事,藥方是什么,能不能給我看看?” 聽老軍醫這么一說,孟首長放心了,老軍醫的醫術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國內杏林都算得上是豐碑一座,鮮少有人能夠跨過。 “藥方我手頭沒有,不過謝老哥你可以去問問,就是那個險些傷到心臟的小林,我吃的是他媳婦兒給弄出來的藥膳。我之前聽說小林傷的很重,就算現在勉強看著治好了,那也是外強中干,稍微遇到點情況就能要了命,但前陣子他媳婦兒不是來了么?頓頓都給他做藥膳吃,身體都補起來了,就動了也吃點藥膳的念頭,沒想到效果這么好。我昨天還懷疑是不是這粥里下了什么強效藥呢,我聽說西方國-家就有那種吃一粒就能讓人那個那個的藥,懷疑粥里有那個?!?/br> 老軍醫哈哈大笑,“你這心眼兒是真的多,不過我敢肯定,絕對不是那種藥。如果你吃的是那種藥,那你現在這會兒就不是腎陰虛了,腎陽也肯定很虛了,說不定會變成腎虧和腎衰竭。繼續堅持吃那藥膳吧,鞏固一段時間,我估摸著你的情況會好轉很多?!?/br> 送走老軍醫,孟首長就氣憤地在自己大-腿上捶了一拳,他心疼昨天晚上分給林國棟吃的那半份粥。 孟首長心想,如果林國棟也和他一樣,葉知秋肯定早就用藥膳給調理好了,林國棟身上那么重的傷都能調理成現如今的樣子,人家會缺那么一口滋補的粥?他就是窮人裝富,明明自個兒最缺,卻把那粥推出去半份。 孟首長打定主意,葉知秋再送來那滋補藥膳時,他一定會吃的干干凈凈,一粒米都不剩,吃完之后還得用開水燙一下飯盒,把燙飯盒的水也喝干凈。 可惜啊,孟首長人算不如天算,他還想著怎么省著吃,把滋補藥膳的藥效發揮到最大呢,葉知秋卻因為林國棟的一句‘孟首長說他吃不下這么多’就覺得孟首長胃口小,也覺得這滋補藥膳有點腥臊……等多個原因,她把孟首長的藥膳飯量減半了。 既然孟首長吃不下,那就不能多做出來浪費是不? ------------------------------------- 等到了飯點兒,孟首長忙完手里的那攤子事兒后,他就揣著虔誠的心思等葉知秋送飯過來,左等右等,總算等到了拎著飯盒進干部病房的林國棟。 林國棟手腳麻利地把飯盒打開,遞到孟首長面前,說,“領導,您吃吧,還熱乎著呢?!?/br> 孟首長看到那少了一半的藥膳,傻眼了。 第13章 上學 孟首長看著那半盒飯,腦子在瘋狂地轉,他不能同林國棟說實話,還不想說漏嘴穿幫,只能絞盡腦汁地想,試著找一個能說得過去的理由。 還真叫他給找到了! 孟首長靈機一動,同林國棟說,“國棟啊,你是不是領會錯我的意思了?我沒說我的飯量變小啊,那一份都不夠吃呢,只是昨天下午趕了巧,我吃了別的東西,而且還吃得挺多,所以實在吃不下了,這才分了你點。之后還是按正常的分量送來就行,多送一點我都能吃得下?!?/br> 老實巴交的林國棟不疑有他,就這樣同葉知秋傳達了孟首長的訴求。 葉知秋哪里會知道自個兒做出來的藥膳因為功效太過強悍而被孟首長懷疑里面是不是摻了春-藥,她只當孟首長說的是真的,還在那兒因為自個兒的藥膳手藝被人認可而偷樂呢! 之后再吃那升正扶陽粥,孟首長心里極高的期待,皇天不負有心人,等到那反應再出現時,他激動得險些哭出來。 自從之前執行任務傷了腰,這件事就成為了他心中的隱痛。為了重振雄風,孟首長各路醫生都找過,中醫西醫都看了,藥吃了不少,效果倒也見了一些,可總是反復無常,吃藥的時候還能稍微感覺到一點兒反應,一停藥,那反應就也跟著沒了,后來他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壓根沒想到會遇到葉知秋。 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接下來的好長一段時間里,孟首長那張素來不茍言笑的臉上總是橫陳著隱隱約約的笑意,讓他的下屬時時感覺毛骨悚然,還被送了個‘笑面虎’的稱號。 孟首長自個兒受益之后,還不忘同那些與他關系不錯的人都介紹了葉知秋的藥膳手藝,給葉知秋介紹了不少客戶。 原先只做孟首長的升正扶陽粥賺點小錢,葉知秋在自己家里就能搞定,可后來陸陸續續又加了不少人進來,家屬院里的那個小鐵皮爐子實在忙不過來,葉知秋就去見了炊事班的老李頭,在炊事班里借到了灶。 炊事班的食材充足,哪怕需要一些比較少見的食材,負責采購的人也能找到買回來,比葉知秋之前從商店里買方便多了,而且炊事班做的是大鍋飯,各種鍋碗瓢盆都有,灶火眼也有很多,可以同時給很多人做藥膳。 不過葉知秋做藥膳耗的時間比較長,她不想耽誤炊事班做正餐的時間,就選了半上午和半下午的時間過去做藥膳,也就是炊事班的早灶一停,她就過去開始做了,做好之后就放在大蒸鍋里溫著,等炊事班打算開灶做中午飯時,她正好做完,趕回家去做午飯恰恰好,下午三點多過來,五點多就做好了,一點也不耽誤事。 最最最吸引葉知秋的,不是那些吃藥膳的人給開出來的工資,而是她能從那些給炊事班采購食材的人身上沾上光,家里想吃點什么都能買到了,而且花費的價錢也不算高。 炊事班的老李頭看葉知秋一天都忙忙碌碌地來回跑,就勸葉知秋說,“你家孩子天天都過來這邊玩,路也都認識,咱這營區里面安全得很,不用擔心走丟。林連長更是不用說,我看他身體恢復得不錯,現在已經能在營區內溜達了,自己過來食堂吃就行,你為什么每天要在路上折來來回回折騰時間?” “直接在這邊把三頓飯做了多省事,回去都省得開灶。而且啊,孟首長同炊事班這邊打過招呼,給你發津貼的,你家里人吃的東西直接從你津貼里扣費不就好了?” 葉知秋原先不大好意思帶著孩子來炊事班吃飯,就是因為擔心老李頭不收三個孩子的伙食費,現在聽老李頭說三個孩子的伙食費可以直接從她的津貼里扣,立馬就答應下來,回頭等三個孩子過來找她的時候,她就把這事兒同林英說了,讓林英去衛生隊跟林國棟講一聲,到了飯點兒也得讓林英帶著林剛和林凱過來。 家里那鐵皮爐子也就只是平時燒點喝的水與洗涮用的水了。 葉知秋半上午和半下午忙著做藥膳,因為從她這兒預定藥膳的人太多的緣故,她特地去商店買了個紅旗本,一頁上面記一個人名,然后就記這個人的身體情況以及應當吃的藥膳名字,不需要記太多,她自己看到能想起來給人做什么藥膳就行。 她把藥膳做完,炊事班就得忙著做正餐了,葉知秋也不好意思閑著,她先是幫忙切菜洗菜,大廚有事臨時要忙時,她還會頂替上去炒幾個大鍋菜。 家常菜從入門到精通的技能可不是白點亮的。 林國棟一開始還擔心葉知秋做不了大鍋飯,炒出來的菜交待不了眾人,可當他去吃了一次后,他就把這點疑慮和擔憂給打消了。 林國棟每天都帶著三個孩子吃飯,他不是舍不得吃喝的人,給三個孩子打飯打菜時都挺舍得,rou菜素菜和湯都會有,三個孩子吃得很高興,林國棟就邊吃飯邊坐在位子上隔著打飯窗口看葉知秋。 他實在想不明白,葉知秋身上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兒,怎么瞧著人還是那個人,卻又覺得哪哪都不是原來那個人了? 林國棟又不是傻子,葉知秋在三個孩子旁邊的時候,他管著自己的嘴不敢多問,現如今葉知秋每天都在炊事班忙活,三個孩子同他相處的時間直線上升,他能不找幾個機會撬開三個孩子的嘴問一問? 哪怕是最大的孩子林英,對自家親爸林國棟也沒什么提防心,林國棟問她什么,她都會如實回答,將葉知秋夏收時忙得暈了幾次,然后就大變樣的事兒同林國棟說了。 林國棟聽完之后,心里一半是心疼,一半是想笑。 他心疼葉知秋之前過日子緊巴巴的,連自個兒都舍不得吃,一邊又覺得葉知秋總算朝著他勸的方向再走了。 他原先就經常勸葉知秋花錢舍得一些,不要總是扣扣搜搜的,反正他賺得津貼不低,足夠養活一家人了,葉知秋從來沒聽過,甚至還會因為他多勸幾次就和他生氣,現在被現實這么一教訓,葉知秋總算不那么摳了。 林國棟還想,原先的葉知秋應當也不是不會做飯,只是太摳了,稍微放點鹽巴都心疼,做出來的飯菜能好吃才怪?,F在葉知秋想通了,不再摳著過日子,做出來的飯菜滋味自然就好了。 ------------------------------------- 葉知秋是秋收前來的沈城,一轉眼都已經深秋了。 林國棟被葉知秋變著法兒地灌各種滋補藥膳,身體恢復得相當好,給他體檢的醫生總說是葉知秋給了林國棟第二條命,說得葉知秋都有些不大好意思。 林國棟也無須再在衛生隊里住著了,只需要每隔三天去衛生隊檢查一次就可以。隊上給他安排了轉職,從最危險的崗位上退了下來,轉去訓練新兵蛋子去了,新兵蛋子的訓練強度不算高,他也跟著新兵蛋子慢慢練,恢復自己的體力。 葉知秋依舊每天都會去一趟衛生隊,看過那些病人的基本情況后再去炊事班做藥膳,津貼領了三個月,扣除一家人的伙食費后還余下不少。 等到了領津貼的這天,葉知秋連林國棟的也一并領了,跟著采購的車去了一趟沈城里頭,買了一些新鮮的魚蝦,還新扯了幾匹布,買了十斤棉花,打算回去再給家里人做一套棉衣。 后勤里的老太太時常找葉知秋預定一些滋補藥膳,同葉知秋的關系不錯,在得知葉知秋同炊事班請假卻因為實在忙不開而沒被準假后,后勤的老太太主動從葉知秋身上包攬過做衣裳的活兒,葉知秋熬夜把布匹剪裁好,還燉了一鍋山參枸杞老母雞湯給那老太太送了過去,可把老太太給高興壞了。 老太太名叫魏連紅,兒子也在后勤,不過管的都是些機密物事,兒媳婦在營區小學當老師,一家人都有穩定工作,在這營區里算是富戶。再加上這老太太的脾氣好,逢人都會露一個笑臉,人人都喊她一聲‘魏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