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節
蕭朔:“錯在何處?” 云瑯:“……” 端王叔英靈在上。 小王爺越來越得寸進尺了。 云瑯自詡已夠體貼,歉也道了禮也賠了,此時竟還要反思。他咽不下這口惡氣,切齒準備絆先鋒官個大跟頭,才抬腿,便被蕭朔俯身握住了腳踝。 云瑯一激靈,耳后倏地滾熱,要將腿收回來。 “我沒有生氣?!?/br> 蕭朔伸出一臂,攏了云瑯坐下,輕聲道:“我只是在想,那時你我都在做什么?!?/br> 云瑯駭然:“你想就想,卷我褲腿干什么?” 蕭朔拿過梁太醫特制的護膝,替他套上,又去拿脛甲。 云瑯瞪圓了眼睛:“五十歲了才戴這東西!” “五十歲戴的是羊毛,內襯黑布?!?/br> 蕭朔摸摸少將軍的發頂:“你這一副是兔毛,內里襯了蜀錦,比外祖父的好看?!?/br> 云少將軍隱約覺得不對,卻仍被不由自主說服了,被握住另一條腿伸直,讓蕭朔仔細戴好了那一副護膝。 兔絨溫熱,內里襯著厚實的蜀錦,已鞣制得柔軟貼合,戴上了再活動,也幾乎察覺不到半分阻滯。 隱約透著寒意的酸疼膝髕,竟真像是被一股暖融融熱意烘著,舒服了不少。 “北疆干燥,雖冷些,卻反而比京城利于調養。只要保暖得當,日日再以艾灸熱敷,拔除了寒濕之氣,便不必戴了?!?/br> 蕭朔道:“都是能養好的,別怕?!?/br> 云瑯失笑:“我怕什么,你當我是景王?” “別怕,我的毛病也能養好?!?/br> 蕭朔迎上他視線,繼續緩聲道:“御米之毒的確害人心神,我知你去嶺南,是要找茶晶?!?/br> 云瑯微頓,視線在他眼底停了停,順著向下,看見蕭朔腕間袖箭,瞬間想明白了緣由:“就不能找景王辦事……” “南人將御米叫罌粟,其果漿最毒。我當初中毒不深、及時拔毒,仍有些后患,要慢慢調理?!?/br> 蕭朔道:“但那時京中傳聞我曉驚夜悸、頭風將死,的確夸大了?!?/br> “……”云瑯訕訕:“我知道?!?/br> 蕭朔看他:“你知道?” “我如今知道了!” 云瑯惱羞成怒:“你這人怎么這么煩人?!” 蕭朔垂眸,替他仔細扣好脛甲,套上牛皮靴:“傳言嶺南茶晶可治頭風驚悸,定神止渙,是百越族神物,不貢中原。你是為了這個轉道南下去的嶺南?” “別提這個了,我到了人家百越才知道,這是以訛傳訛瞎扯的?!?/br> 云瑯扯扯嘴角:“茶晶不是茶,就是種好看的透明石頭,連玉都不是。人家百越小姑娘人人脖子上一串,沒人要的東西,所以才不往中原進貢……” 云瑯被他裝束妥當,起身活動了下,接過蕭朔遞過來的披風:“況且我如今也知道了,要治你蕭小王爺,得本將軍舍身,親自來當這個藥引子?!?/br> 蕭朔不語,視線落在云瑯燦白鎧甲上。 云少將軍白袍銀甲,胸前鎏銀護心明光鏡,尚且不必持槍上馬,全不掩飾的鋒銳已流溢出來。 雪飛炎海,萬里歸來。 蕭朔來時有許多話要同他說,此時竟一句也不想了。他眼底烙著云瑯的影子,安定暖意暖熱熨著,應和凜凜戰色,視野里再不剩其他。 蕭朔起身,抱拳俯首聽命。 云瑯稍一怔忡,隨即反應過來,笑影在眼底一漾,伸手扯住蕭朔,將他拉過來。 冰冷的鐵甲碰在一處,鐵甲下胸肺滾熱,血燙得能呼嘯出一片沛然真心。 蕭朔伸手,用力回攬住云瑯,吻上來。 他從未這般熾烈主動過,云瑯眼睛稍稍睜得圓了圓,嘴角不由跟著抬了下,抬手探進蕭朔披風下罩著的鎧甲縫隙,輕輕一摸。 蕭朔呼吸猛滯,視線釘住云瑯,眼底掠過暗色。 “這里……不夠合身,若有兵戈趁虛而入,不安全?!?/br> 云瑯并指成刀,在先鋒官的背后慢慢劃過,觸到左肋,輕輕一點。 指腹下,是琰王殿下近乎激烈的有力心跳。 “君王不早朝,將軍要早趕路?!?/br> 云瑯將手收回來,彎了下眼睛,低聲道:“先鋒官后行壓陣,記得來帳中侍寢……須得趁早?!?/br> 蕭朔握住他那只手,慢慢握實,用力攥了攥。 云瑯甩開披風,旋身出帳上馬,一聲凈鞭,朝來迎的連勝一頷首,策馬當先率軍出了陳橋大營。 作者有話要說:愛大家!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蘇軾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第一百一十章 守境護國, 拒敵復土。 本朝不見軍隊赴邊,朝堂昏聵裝聾作啞,任憑邊界受鐵蹄踐踏, 竟已有五六年。 禁軍隨主帥出金水門, 走到外城城郭,路上已擠滿了送行的百姓。 樞密使揣著圣旨有去無回,宮中發了詔令, 禁軍威嚴,不準百姓私自犒軍,違者按當街滋事論處。 皇命不可違,開封府的衙役抱著水火棍殺威棒,打著哈欠,闔了眼皮懶洋洋立在路旁。 無人鳴鑼宣告, 街道兩側隔些地方便隨手糊上張紙, 貼了軍威不可侵、不可擾、不可私自犒軍的皇榜告示。 告示下擠滿了公然犒軍的百姓, 人人懷抱家中富余的糧食布匹,盡力向押送糧草輜重的后軍里塞。 “誰說是給禁軍的?” 為首的老者斷了條胳膊, 須發皆白, 見將官始終推辭不受,瞪圓了眼睛:“這是給朔方軍的東西,莫非也不行?也要被那什么鳥皇命管著?” 這話已有些大不敬,旁人咳了幾聲提醒, 壓低聲音道:“老哥哥慎言, 叫侍衛司的暗探聽見了, 是要發配充軍的?!?/br> “充軍便充軍!” 老者不以為意,大笑道:“老王爺嫌我斷了條胳膊,非要我給婆娘兒子留條命, 將我轟回了汴梁。充回朔方軍,還跟小將軍小王爺打仗!” 連勝壓著中軍,聽見這一句,勒馬看過去。 說這話的老者已年過半百,一臂自肩頭齊齊斷去,卻仍矍鑠精神,一眼就知是軍中錘煉過的。 前些年朔方軍退下來的老兵,有端王親自安置,盡皆妥當。后來端王府出事,朔方軍歸給了樞密院,所有人都以為那些傷殘老兵們的生路自此斷絕了,年復一年,兵部的補給贍養卻始終不曾間斷。 “兵部不說,誰不知道那些補給都是琰王府出的?除了琰王府,誰還記得老軍和遭了冤枉的小將軍?” 老者道:“如今小將軍竟也回來了,親自帶兵回北疆打仗,誰知道這等好夢還能成真……” 有沒見過朔方軍的少年,在一旁小聲問:“甘叔,你說的可是琰王與云將軍么?” 京中傳聞都是琰王能止小兒夜啼,少年們自小聽到大,此時仍覺畏懼:“那琰王不兇?我娘說,犯了錯便要被琰王爺抓起來打屁股?!?/br> “荒謬!” 老者不屑嗤道:“琰王打過你?” 少年連忙囫圇搖頭。 老者又轉向另一個:“你家那jiejie,皇上說賜給琰王府為奴婢,琰王府收了?” 那少年猶豫半晌,也搖了搖頭,小聲道:“不曾?!?/br> 官府強征的奴婢,再賜出去,命就成了主家的。父母攔不住,正哀切垂淚時,琰王府已將人連奴籍一并冷冰冰退了回來。 連夜進的家門,玄鐵衛兇得叫人不敢說話,當著他們的面將奴籍燒了,拋下一錠銀子,叫他們給jiejie自尋去路。 官府入過冊,這一燒,就當是jiejie已經死了,從此再不必將命給貴人們隨手拿捏。 后來他jiejie偷偷改了名,與鄉下一家農戶成親,日子過得極好,如今還生了個小外甥女。 少年日日被父母嚴厲告誡,從不敢多說。他牢牢閉著嘴,攥緊了袖子里jiejie給縫的荷包,朝后軍遠遠飄著的蕭字旗跪下磕了個頭。 “世人以訛傳訛,這種事多得是。有些最該長命百歲的忠良,就是叫這些流言害苦了?!?/br> 老者沉聲道:“你們年紀尚小,辨黑白明事理是萬事先,讀書時要記得?!?/br> 少年們無人敢再多說話,齊齊低頭,老老實實聽訓。 其中一個膽子大些,瞄了瞄威風凜凜的禁軍,悄聲道:“甘叔,云將軍是不是當真像傳聞那般厲害?” “自然是?!崩险叩?,“你們可知道當年跟著云小將軍,仗都是怎么打的?” 汴梁安逸,一群少年人只歷過叛軍攻城那一仗,還是被爹娘牢牢捂著眼睛、堵著耳朵,死死護在屋子里,聽著外面拼殺的聲響提心吊膽過了一夜。 此時聽老者說起云瑯,少年們沒有不想聽的,眼睛倏而亮了,紛紛湊過來。 “只要豁出命聽令拼殺,什么都不必想,也用不著怕?!?/br> 老者掃了一眼身邊屏息凝神聽著的年輕后生,不緊不慢道:“總歸沒有打不贏的仗,沒有攻不下的城,只要旌旗指著那塊地方,跟牢了云字旗,就定然能拿腳站上去?!?/br> “遼人兇不兇?西夏人兇不兇?那鐵鷂子你們也見了,像是殺神臨世,見了云騎一個比一個跑得快?!?/br> 老者笑道:“若是你下手不快,打完一仗回去,領賞的人頭都未必能拿著一個?!?/br> 少年們聽得心血激蕩,眼底的畏戰怯色漸漸淡了,目光也跟著亮起豪氣。 為首的一個忍不住,攥了拳道:“等我成年了,也想從軍?!?/br> “輪得到你?” 老者拍了拍他的背,大笑道:“若不是不到年紀禁軍不收,我連兒子都要塞進車隊里,給些糧食布匹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