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書迷正在閱讀:你如星我如月、天后家的小哥哥[重生]、煤老板的閨女、魔教妖女和正道俠女一起穿越了[古穿今]、我踩著主角翻身了[快穿]、藏風、薄爺的男嬌妻被寵壞了、和豪門大佬協議戀愛后、逆襲萬歲、同時被兩個無限系統看上了怎么辦
“此人脅迫太后和皇上,更是謀害先皇和先皇后的兇手!”劉御史站起身,抬手指向御階之上,高聲道,“臣所參奏之人,便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陳同!” 變故來得太突然,殿內可以聽見官員們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陳同初時還沒反應過來,愣愣站了一會兒,才明白這言官說了什么。前面幾條罪名對他來說算不得什么。偏偏后面這兩條,本該隨著先帝永遠被埋葬的秘密,怎么會有人知道?陳同渾身僵直,面色煞白,轉頭看向唐挽。唐挽仍舊垂著眼睛,神色淡淡,仿佛方外諸事,都與己無關。 徐階唇邊揚起機鋒,對陳同道:“陳公公,參你啊?!?/br> “你……滿口胡言!”陳同怒喝。 “我是不是胡言,你心里最清楚!”劉御史毫不示弱,“先帝英靈尚未安息,你竟脅迫太后和皇上,竊奪朱筆,禍亂朝政。致使內閣政令不通,百官惶惶度日?;叵肭俺矞绐q在眼前,陳同,大庸便要毀在你的手里!” 劉御史不愧是靠參人吃飯的言官,幾句話便將陳同推到了整個朝廷的對面,還不忘將太后和皇帝拉過來。 他罵完了陳同,又轉向滿朝大臣,瞬間淚流滿面:“諸公!玄武門前流過的血你們都忘了嗎!就是這個太監弄權干政,杖殺文臣,至皇帝英明于不顧,將朝廷的體面踐踏于足底!如今先皇尸骨未寒,皇上年幼,我們怎么能容忍這條瘋狗咆哮于御前?諸公,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這一番話直戳進在場眾官員的心窩里。這些年來的屈辱和恐懼,都在這一刻席卷而來。陳同的身上瞬間被施加了許多道目光,憤怒的,仇視的。他頓覺一陣寒氣直沖天靈,高聲喝道:“來人!” 殿外立時跑進來四個健壯的黃門。 “將這妖言惑眾之徒拉出去!”陳同厲聲道。 那四個太監立時上前拉扯劉御史。劉御史的衣袍也歪了,官帽都掉落在地。兩旁的官員如何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僚受如此折辱?有人高聲喝道:“陳同,你要干什么!這是乾清宮,你眼里還有皇上和太后嗎!” 百官都在殿上,那么多雙眼睛看著,陳同也不敢造次,于是向著御座急急說道:“陛下,太后,此人口出狂言,應當立即杖殺!”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一個宦官,竟然在朝堂上公然叫囂要杖殺大臣?幾年來后宮與前朝之間那根越繃越緊的弦終于被扯斷。圣人訓誡、前朝典故,不在此時搬出來,還等何時?大殿上已然亂了,言官御史,都有話說。不知是誰說了那一句:“豈能容閹人誤國!” 聽著耳邊紛亂嘈雜,陳同反而冷靜了下來。這樣的場面,他早在至和一朝就見多了。陳同心里冷笑,吵吧,罵吧。他伺候了三代皇帝,深知帝王心思。君主可以容許一個弄權的宦官,卻決不能容忍大臣們公然反抗皇權。如今的劉太后,可比先帝要更懂其中的道理。陳同毫無畏懼。只要皇帝依賴他,太后寵信他,他就無所畏懼。 陳同的雙眼閃著寒光,冷冷地望著滿殿大臣。凡是今天說話的人,他要一個一個都記下來,以后再好好清算! 忽然一聲高喝,百官禁言,滿殿寂寂。徐階站起身來,緩緩走向御座:“皇上,太后。老臣斗膽問一句,您可真是被這閹貨脅迫了?” 小皇帝垂著兩足坐在御座上,尚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么。忽而珠簾一挑,竟是劉太后走了出來。 太后一出,眾臣跪拜。 陳同唇邊含笑,低身退到一旁。局面自有太后來收拾,他只管看戲就好。 殺李后,劉氏也有份。離了自己,她如何制衡朝臣?陳同絲毫都不擔心。這后宮不過孀妻弱子,都只能仰仗著他。 劉太后的目光掃視群臣,最終落在御座上的皇帝身上,向著他伸出了手。小皇帝便走下座來,牽著母親的手,立在珠簾前。 太后深吸了一口氣,揚聲道:“李皇后的確是被陳同所殺!陳同脅迫我母子已久。請諸公厲清君側,匡扶社稷!” 大殿內死一般的寂靜。就連陳同都說不出話來。他瞪大了眼睛看向太后。怎么可能?這女人怎么可能背棄自己? 所有人都在震驚之中。徐階沒有說話,唐挽也沒有說話。元朗看準了時機,轉過身,對候在大殿外的拱衛司侍衛高聲道:“還不將陳同拿下!” 侍衛們的反應極快,不過眨眼的功夫便將便將陳同縛了膀子壓在殿前。陳同手中的拂塵掉落,順著御階骨碌碌滾下來。他高聲喚著“太后”,元朗卻不容他在說什么,沉聲道:“押入詔獄待審!” 還不及眾人反應,拱衛司的侍衛已經熟練地摘了陳同的下巴,將人拖出了大殿。眾人耳邊只剩下陳同含混的呼叫聲。 這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一片靜默中,唐挽終于抬眸,沖著小皇帝招了招手。 皇帝抬頭看向太后。太后便放開了他的手。小皇帝便快步走下御階,朝唐挽走來。 唐挽低身,在皇帝耳邊說了什么。小皇帝點點頭,轉身又回到了御座上。 他看著滿殿的大臣,清了清嗓子,道:“眾臣聽旨?!?/br> 百官尚未反應過來,倒是徐階帶著唐挽和元朗掀袍下拜:“臣聽旨?!?/br>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急忙低頭:“臣聽旨?!?/br> 小皇帝把剛才唐挽教給他的話又在心里過了一遍,方才奶聲奶氣地說道:“即日起,廢除司禮監代圣批紅之權力,朱筆仍歸圣案。內外諸事,交內閣裁決;后宮內侍,不得干政。欽此?!?/br>